第13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樣的話,手機成本價肯定比在矽谷製造的低,這不是在給自己找競爭對手嗎?」

  道森秘書聽完,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

  韓宣低頭思考了會兒,開口道:「限制出口吧,只授權在華夏和一些沒有加入專利同盟國的國家出售。那些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一般較低,降低售價之後能擴大銷量,或許還能變成好事。將藍莓手機打造成手機中的高端品牌,而其他那些則作為子品牌,公司的控股權一定要拿到手。」

  道森秘書覺得這個主意還不錯,點了點頭說:「我去安排,之前許多個國家的公司,都來申請過授權。華夏那邊應該也有,我讓人將名單整理出來……」

  韓宣給老查利CEO打了個電話,了解山寨事件的詳細情況。

  之後才得知,原來是有台灣、香港等地區的商人,在鑽華夏專利保護法不嚴格的空子。

  將核心零件製作好以後,送到華夏進行組裝,這樣一來就成了華夏的產品。

  之前覺得華夏的銷售業績這些年來起伏不大,是因為消費潛力沒有開發出來的緣故。

  現在詳細調查才得知,原來山寨手機已經出現半年左右,影響了市場。

  那些加盟商之所以沒有向總部報告,是因為他們當中的很多人也參與了。

  他們會將山寨手機,當成真的藍莓手機出售,說是香港那邊的走私貨。

  售價只有真正藍莓手機的四分之三左右,賣山寨機的利潤,比賣藍莓正品手機利潤更高。

  消費者為了省錢,一般會選擇購買山寨機。

  系統是從藍莓手機上複製改版的,除了硬體設施有所不如,其他方面相差並不大。

  韓宣粗略估算得出,自己已經不知不覺被人從口袋裡,偷走上億美元的利潤,心疼到整顆心都疼,幾百輛高配法拉利,就這麼沒了。

  華夏替那些港台商人背口大黑鍋,在華夏那邊沒辦法,但能夠對付他們,讓老查利執行官去搜集證據,打算告死那幫傢伙。

  韓宣從已經查到的資料看,電子配件的生產地幾乎全聚集在台灣,國巨、鴻海、可成科技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都能看見。

  相信去華夏查查山寨手機製造公司的股東,應該能找出幕後的人。

  這不僅侵犯了藍莓公司的利益,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公司的專利也被侵犯了,可它們應該很樂於見到藍莓公司躺槍,想讓那些公司一起幫忙很難。

  直到晚餐結束,道森秘書拿著一疊文件走來,開口說:「這些是以前向我們公司申請過製造授權的華夏本土企業。我剔除了一些規模不夠的,剩下的這些按照實力進行了排名,你先看看有沒有適合的公司。」

  「謝謝,去吃飯吧。」

  韓宣說完接過文件,驚訝發現第一份上,就寫著個熟悉的名字: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第1107章 華為

  說到華為,許多人對它的第一印象就是手機。

  老實說,華為的手機確實很不錯,而在出售製造手機之前,這家公司就已經實現了一年超過三百億美元的訂單,兩百多億美元的實際銷售額,主要業務為生產銷售通信設備。

  產品涵蓋交換網絡、傳輸網絡、無線和有線固定接入網絡和數據通信網絡及無線終端產品等業務。

  前世時候。

  如果沒有華為,西伯利亞的居民就收不到信號,非洲吉力馬札羅山火山的登山客,就無法找人求救。

  甚至連到巴黎、倫敦、雪梨等地,一下飛機接通的信號,背後都是華為的基站在提供服務。

  八千米以上喜馬拉雅山的珠峰,零下四十攝氏度的北極、南極以及窮苦的非洲大地,都能見到華為的足跡。

  很多國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國家的這家公司究竟有多牛,它就像一尊隱藏在水下的巨鱷,默默發財,巔峰時期一年利潤甚至可以達到數十億美元!

  華為可以在摩托羅拉公司最巔峰時候,和它搶占市場,成功幹掉摩托羅拉、西門子等公司的通訊業務。

  在150多個國家擁有五百多名客戶,超過20億人每天使用華為的設備通信,也就是說,全世界有三分之一人口使用華為的服務。

  《時代》雜誌稱它是所有電信產業巨頭最危險的對手,思科執行長錢伯斯也曾說:「我就知道我們最強的對手,一定來自華夏……」

  它是繼聯想之後,第二家進入世界五百強的華夏民營企業,也是當時世界上唯一一家,沒有上市就進入這個榜單的企業。

  更有意思的是,華為自主研發能力驚人,它甚至可以向巔峰時期的蘋果公司,收取每年數億美元專利費。

  人們不知道它的原因,大概是由於這家公司沒有上市,市值一直都是個迷的緣故,有人估計應該和思科不相上下。

  華為股份都分攤給所有公司員工,世界上大概只有這一家大型公司,會採用這樣的做法。

  法律允許的公司上市股東人數,上限為五百人,而華為有好幾萬……

  思科公司在韓宣心目中很重要,而華為的地位,甚至可以和它相媲美。

  接下來的名單不用再看,直接對道森秘書說:「就它了。把開發手機的授權給華為,條件是拿到它總公司百分之四十股份,合資成立的手機公司,我要占股百分之八十。先按照這些條件談,如果談不攏,到時候再告訴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