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之後再發現類似的土著居民,科學家們的常用做法是將那塊區域隔絕起來,遠遠地進行研究他們的行為習慣。

  類似的部落,亞馬遜熱帶雨林里還有許多個,他們甚至會將玻璃瓶、飛機等東西,當成神一樣來崇拜……

  亞馬遜河是世界第一大河,下游平均寬度達到二十公里,快艇只貼著岸邊穿行,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跋涉,期間停下加了兩次油。

  此時從一條支流里往上遊行走,期間韓宣根本不敢站起身,生怕不幸落入水中。

  因為據嚮導所說,這些河裡不僅有臭名昭著的食人魚,還有令男人聞風喪膽的「切蛋魚」。

  魚如其名,它們不像食人魚那樣喜歡吃肉,但卻喜歡尾隨著男性,伺機用鋒利牙齒,一口咬下他們的蛋蛋。

  已經有許多人,因此而變成半個太監,他可不想那些名字里,多出自己的名字。

  當年有人因為覺得有趣,還將切蛋魚帶回國當寵物養,造成的後果就是,歐洲那邊有人在游泳時候,也被這種魚給切了蛋……

  原先以為很快就到,路程比他們想像中更遠,剛才經過的地方,大片都是荒蕪的空地,根本不能算是雨林。

  親眼見到,韓宣才明白如今的形勢有多嚴峻。

  以前聽說它在退化,每分鐘消失六個籃球場的大小,可對此並沒有清晰的概念。

  現在發現,這裡如今就像是中年男人的髮際線,越退越後。

  周圍地區人民貧窮,因此1970年時候當時的巴西總統,做出了一個愚蠢的決定:開發亞馬遜熱帶雨林。

  發達國家毫無節制地,向亞馬遜雨林索取廉價木材,才是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進而引發溫室效應。

  雖說溫室效應的真正原因,在科學界還不能確定,但雨林面積減少後,對全球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加上再加上雨林周圍居民有著焚燒開荒的壞習慣,每年大約製造出兩億噸二氧化碳,地球已經不能承受。

  如今巴西政府正在試圖控制,不過效果並不太好,它的衰退速度依然很快。

  身在高位應該要有責任心,韓宣此刻就在想,自己能夠為保護這裡做點什麼……

  第1039章 會走的植物

  中午時候,經過長達半天的跋涉終於到達目的地。

  沿途走過來的地方原先都是熱帶雨林,現在卻不適合作為拍攝節目的場地。

  因為那裡的樹木已經被砍伐一空,就地加工做成紙和一次性筷子等物品。

  其實這些東西的附加產值並不高,都是以量掙錢,然而如今的亞馬遜熱帶雨林,根本經不起人類折騰。

  這就是為什麼,前段時間雪山投資公司改革提倡「少紙化辦公」創意時候,獲得各個環保組織空前讚賞的原因。

  以目前的技術來說,「無紙化辦公」基本不可能實現,因此韓宣才提出「少紙」這個新概念……

  沒有任何交通工具,只能靠腿徒步行走。

  腳下有一條小路,說明周圍應該有人居住,剛才停靠快艇的木頭碼頭,也說明了這點。

  大約走了一公里多,他們眼前出現一片用木頭搭建而成的建築,大約有四五十棟,人口不足三百。

  屋頂的坡度很陡峭,這樣有利於排水,房頂鋪著不知名的植物葉子,已經乾枯了,看不清具體的種類。

  其實以韓宣對當地植物的了解,估計就算它還新鮮著,也分辨不出究竟是哪種植物,問過一位嚮導才知道原來是油棕,這也是他讓貝爾·格里爾斯晚上用來做頂的防水好材料。

  因為有毒生物和爬蟲太多的緣故,那些建築物底下都是懸空的,類似於雲南南邊的竹樓,這裡也能見到一些用竹子搭建而成的建築。

  三位嚮導之一的熱爾德·埃維拉先生,從小就在這裡長大。

  成年後因為渴望外面世界的生活,才離開家園從事導遊行業,已經十多年沒回來,有些鎮上的人還記得他,紛紛擁抱歡迎,詢問他們要幹嘛。

  沒有說明韓宣的身份,只是告訴說要拍攝關於雨林的紀錄片,他們很少接觸外界,因此並沒有認出他。

  鎮上的人們對此很高興,認為熱爾德·埃維拉混大了,在這裡的人們看來,電影是個很神秘的東西。

  這裡能看到一些現代化的工具,比如自行車和銅火爐,但數量不是太多,也沒有通電。

  韓宣聊天時候得知他們如今還過著,傳統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

  老人們習慣了,可是年輕人都嚮往大城市,希望能有一天住進城裡,只是苦於沒有錢去城裡買房,說起來他們將主意打在這片熱帶雨林頭上,其實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除了無主的木頭,他們幾乎一無所有,難怪很多不法商人和本地人勾結,在巴西共和國政府眼皮底下無規劃地亂砍亂伐,卻沒人舉報,反而替那些商人打掩護。

  當地人並不是沒有為此付出過代價。

  亞馬遜河有著無數的分支河流,從七十年代到現在,已經有超過十萬人死於泥石流、滑坡等,不正常的自然災害。

  由於固定水土的樹木被砍伐的緣故,這些年來發生事故的類似事件越來越多。

  更加可悲的是,當地人將木頭賣了,拿到手的錢卻極其少,依然還是很貧窮,而當地物價比紐約還高。

  韓宣想要減緩開發亞馬遜熱帶雨林的速度,就必須先讓當地人富起來,不然這些人不會支持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