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黃老頭樂呵說完,伸手指指街邊店鋪:「在這誰不知道你,華人圈裡都出名了,沃爾瑪就開在街對面,他們寧願跑出幾條街,到你店裡買東西。」

  韓宣默然無語,站在爺爺身邊,內心五味陳雜。

  如今的美國雖然和一個世紀前相比,在種族平等上已經進步了很多,但無形的歧視仍然多多少少的存在著。

  華人向來逆來順受,受儒家文化影響不喜歡爭鬥,中庸思想已經深入人心,華人街跟周圍的繁華鬧市相比,就像是個被隔離的城中村。

  現在是中午時間,竟然有許多住戶排隊到路邊的水井裡打水,這在洛杉磯是很難想像的事情。

  韓宣突然覺得,所謂「只有華夏強大了,華人才會有尊嚴」這句話,是一個本末倒置的錯誤結論,美國對亞裔人的歧視,很大程度上是種族文化的歧視,並不建立在你的祖國是否強大上。

  再看看美國黑人,從一個多世紀前的奴隸,半個多世紀前的二等公民,到後世有了黑裔總統,靠的並不是哪個非洲國家的崛起,而是他們自己對平等自由不懈努力的結果。

  對美國黑人來講,有了黑裔總統,並不等於從此你是黑人,你就理所當然受尊重,美國黑人要擺脫偏見,需要他們每一個人繼續自身的努力。

  如果十個黑人里有三四個罪犯,他們作為一個團體,名聲自然不會好到哪裡去。

  這個道理對華人來說也很適用,要消除這些歧視,需要每個華人自己的努力,那些不以自己的努力來爭取尊嚴,而寄希望於依靠祖國的強大來得到尊嚴的人,在西方社會上是得不到尊重的。

  比如愛爾蘭直到二十世紀中期,都是一個非常貧窮的國家,但愛爾蘭移民們,就沒有受到過像亞裔一樣的法律明文歧視。

  日本人在二次大戰中,因為是來自敵對國,而被全部送去監禁,同樣是來自敵對國的德國人和義大利人,卻沒有遭受到同樣的遭遇。

  韓宣一直待在牧場裡,布朗大學又是以平等出名,儘管經常在書里、電視、報紙看到關於「種族糾紛」這個詞,但其實他並不太清楚。

  現在見到唐人街落後的面貌,男孩明白了點什麼。

  他現在非常不舒服,胸口像是壓了塊石頭。

  海外總共有兩千多萬華人旅居世界各處,自己也是其中一員,韓家能夠在美國立足下來,可又有多少華人跟眼前這些人一樣,落到了如此的境地呢。

  沒人知道。

  不過韓宣總覺得,華人不應該這樣。

  第114章 華美銀行和包子

  「SOS集團最近打算新建一批工廠,我會讓人照顧一下他們,到時候我告訴你,能幹的那些人可以來我這裡找工作。」

  韓老爺子站起身拍拍褲子上灰塵,眼睛看向老黃說道。

  閒在家裡的年輕人似乎挺多,沒有高等學歷或者拿手技術的華人,在國外很難找到合適的活干。

  他們大多從事體力活,比如送外賣、收營員之類,就算比白人更加勤快,不平等的雙軌工資標準,也會使得他們收入比白人要少上許多。

  老黃非常激動,跟著站起來,手足無措,最後拍拍韓老爺子的肩膀,表示感謝。

  雖然知道兒時同伴發達了,不過一直沒好意思上門去求他,嘴裡說著:「中午吃了沒,到我家去吃吧,我去買點菜。」

  「不麻煩你啦,已經在寶居樓定好,我孫子很少能吃到正宗的中餐,今天帶他來試試。」

  「那家飯館挺不錯的,小吳前幾年接受之後,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轎車都開起來了。」

  作為鎮長,老黃對唐人街的情況挺熟悉,不強留他們,開口道:「就這樣吧,聽說有兩口子吵架了,我去西街勸勸……」

  老爺子牽著韓宣走在街邊。

  這裡陽光被兩邊樓擋著,不像路中心那麼炎熱。

  男孩爺爺指著路邊掛著「華美銀行」招牌的城樓式建築,道:「當年你曾祖父他們開辦的,我們家有它百分之六十一的股份,提供商業和個人銀行等服務,前年在納斯達克市場交易了,手裡股份隨之下滑到百分之五十二,資產還沒五千萬。」

  「規模很小,基本上只在華人聚集地才有分店,賺不了多少錢,權當是幫華人們弄個可以貸款的渠道。」

  「這家華美銀行上市了?」韓宣再次看了看那邊,嘴裡說著:「既然不值錢,為什麼不多吸納點股份?我覺得以後華人圈的地位會提高,到時候他們有錢了,而且習慣用這家銀行,規模擴大也有可能。」

  「等有閒錢再說,當年跟我爸一起合作開銀行那幾家的後代,一個個爭著想把股份給套現,IPO(首次公開募股)時候還挺不錯,漲了11%左右。」

  「後來市面上流通股多了,又沒人去買,好好一家銀行,被他們給砸成垃圾股,上市費了我不少功夫,真是氣死了。」

  韓老爺子抱怨道,斜了眼華美銀行,要不是自家老子留下的遺產,他才不會去管,仔細想想孫子說的挺有道理,在心底記下這件事,抬腿往前。

  街道兩邊古典風格飛檐上,站著形狀各異的走獸,其中龍最常見。

  來到一家跟個城隍廟似的二層小樓面前,牆面漆成深紅色,頂上朱紅搭配藍黃色琉璃瓦閃著光輝,窗子框架由木頭製成,配上繁瑣木雕紋飾,完全符合西方人眼中的華夏建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