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殺手,見識到很了不起的東西
1.
他不是普通的劍客。
雖然沒有劍客會承認自己僅僅是所謂」普通的劍客」,但他的確不是。
他的劍,長四尺,寬四寸,鋒口寬大烏沉,鐵鑄冶造,較尋常利劍要重二斤。
雖沉,但劍質平凡無奇,卻因在他的手中有了不凡的名字。
炎楓。
炎楓劍不殺無名之輩。
金銀、財帛、女人、權力,都無法擾動他的心,使喚他手中的劍。
只有崇高的理想,才能讓他的俠名飲動。
荊軻。
---------------
秦王政十七年,韓國被滅,易名穎川。
趁著趙國乾旱鬧饑荒,秦王派大將王剪、羌瘣、楊瑞和率軍,輾轉兵分南北夾擊趙國首都邯鄲。趙王派李牧與司馬尚率軍抵抗。時逢秦王政十八年。
公認戰神的李牧將軍採取一貫的逐壘固守,避免倉促決戰的方針,秦軍屢攻不勝,形成漫長的對峙。
但同樣是軍事天才的王剪利用趙王庸碌,著手進行反間計。
王剪停止進攻,一面派使者與李牧和談,一面遣間諜攜重金入趙都,賄賂趙王身邊的佞臣郭開。郭開利慾薰心,在宮內散布惡毒流言,毀謗李牧私自與秦軍議和,相約在秦軍破越後分地代郡。
趙王聽信郭開讒言,欲派趙蔥與顏聚代替李牧。
李牧治軍有方,在邊境與匈奴戰鬥多年,又曾大敗秦軍無數次,深受軍民愛戴,是以王宮內謠言鑿鑿,邯鄲城老百姓卻大罵趙室無情。
多年前,趙王以光會嘴上談兵的趙括替換老將廉頗,在長平一戰慘敗,趙兵遭秦坑殺四十萬,從此元氣大失,失卻與秦並列戰國雙強的契機。有了悲慘的前例,李牧毅然拒不受命。
然李牧此舉卻」驗證」了談判媾和的非議,昏庸的趙王大揣,軍隊與王室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
邯鄲城裡城外,無不瀰漫著詭異的氣氛。
秦滅趙國,只是時間的問題。
2.
如果要說,天底下有一群人對即將臨頭的戰爭麻木不仁、還能夜夜杯酒笙歌,那一定是拒斥沙場,遙遙指揮戰爭的達官貴臣們。
他們掌控了軍隊的糧草補給,兵餉的發放,戰具的維修,以及任意調度將帥的權力。只因他們與王的耳朵最近,只有一句毀謗或讚美的距離。
在前線衝鋒陷陣的將帥若想打勝仗,就要用盡各種方法疏通王宮裡的小人,將戰功分給毫無干係的臣子甚至太監。雨露均沾的情況下,前線的弟兄們才能獲得差強人意的支持。
積弱不振的燕國也不例外。
防守邊境的數萬大軍,一邊看著搖搖欲墜的趙國步入滅亡,為千古名將李牧感嘆之餘,更不忘從軍餉里扣出大筆金銀,不斷送進王宮,送進對燕王最有影響力的」那個人」的手裡。
太子,丹。
「這是這一期弟兄們的奉獻,請太子笑納。」
下跪的人,甚至還穿著軍服,一臉風塵僕僕。
太子丹慵懶地點點頭,左手擁著酒樓名姬的香肩,右手隨意一揮,遣退了來使。
在酒樓里收受軍隊的賄款,這個王前紅人也未免太膽大妄為。
但太子丹今天心情極差,極差,極差,顧不了這麼多。
「你剛剛說什麼來著?我才三天沒來,素仙兒就嫁給了……嫁給了那個誰?」太子丹怨忿難平,左手用力過猛,抓得歌姬的香肩都紅腫了起來。
半個時辰前,一聽到酒樓第一名姬素仙兒偷偷下嫁樊於期的傳言,太子丹一個大驚,既羞且怒地率眾而來。聲勢之壯,來意之不善,嚇得酒樓其它尋歡客紛紛奪門而逃,免得遭到池魚之殃。
「說啊!」太子丹重重一拍,桌子上的酒杯劇震。
「稟太子,是樊於期那廝。」酒樓店主害怕得全身發抖。
「樊於期!樊於期算哪根蔥!」太子丹一腳踹下,將酒樓店主踢了個狗吃屎。
角扛著劍,在後面看著太子丹氣急敗壞的模樣,不禁暗暗好笑。
不就是個女人麼?
而且,還是個酒樓里的破瓷爛瓦,有什麼好計較?
「太子爺,不如我們就大刺刺過去,鏟了樊於期,把那素仙兒給搶回來!」站在角旁邊的劍客獰笑。
「說得是。樊於期不過是亡命來投的假將軍,竟敢跟我們家太子搶女人?」另一個高大的劍客也跟著忿忿難平。
太子丹卻狠狠瞪了他倆一眼。
「我還要那種賤貨做啥!」太子丹大喝,眾人噤聲。
樊於期,這位被秦王通緝賞以千金的落魄將軍,無論如何還是燕國的客人,也是合縱政策下的受惠者。與籌碼。
收容了樊於期,燕國就擁有合縱下各國捐輸的利益。胡亂為了個女人殺了他,不僅貽笑大方,也會失去實質的支持,引起燕王的不悅。
太子丹閉上眼睛,讓幾千個惡毒的想法在腦中沉澱下來。免得自己一時衝動。
「這姓樊的傢伙,到底哪點比我好?素仙兒竟然要跟了他去?」太子丹的額上青筋暴露。
面子,是面子。
面子才是太子丹的罩門。
太子丹過去幾年遊歷各國,各國無不以上禮接待,不敢分毫怠慢,何況在大燕境內?太子丹簡直就是神人一般的人物。
1.
他不是普通的劍客。
雖然沒有劍客會承認自己僅僅是所謂」普通的劍客」,但他的確不是。
他的劍,長四尺,寬四寸,鋒口寬大烏沉,鐵鑄冶造,較尋常利劍要重二斤。
雖沉,但劍質平凡無奇,卻因在他的手中有了不凡的名字。
炎楓。
炎楓劍不殺無名之輩。
金銀、財帛、女人、權力,都無法擾動他的心,使喚他手中的劍。
只有崇高的理想,才能讓他的俠名飲動。
荊軻。
---------------
秦王政十七年,韓國被滅,易名穎川。
趁著趙國乾旱鬧饑荒,秦王派大將王剪、羌瘣、楊瑞和率軍,輾轉兵分南北夾擊趙國首都邯鄲。趙王派李牧與司馬尚率軍抵抗。時逢秦王政十八年。
公認戰神的李牧將軍採取一貫的逐壘固守,避免倉促決戰的方針,秦軍屢攻不勝,形成漫長的對峙。
但同樣是軍事天才的王剪利用趙王庸碌,著手進行反間計。
王剪停止進攻,一面派使者與李牧和談,一面遣間諜攜重金入趙都,賄賂趙王身邊的佞臣郭開。郭開利慾薰心,在宮內散布惡毒流言,毀謗李牧私自與秦軍議和,相約在秦軍破越後分地代郡。
趙王聽信郭開讒言,欲派趙蔥與顏聚代替李牧。
李牧治軍有方,在邊境與匈奴戰鬥多年,又曾大敗秦軍無數次,深受軍民愛戴,是以王宮內謠言鑿鑿,邯鄲城老百姓卻大罵趙室無情。
多年前,趙王以光會嘴上談兵的趙括替換老將廉頗,在長平一戰慘敗,趙兵遭秦坑殺四十萬,從此元氣大失,失卻與秦並列戰國雙強的契機。有了悲慘的前例,李牧毅然拒不受命。
然李牧此舉卻」驗證」了談判媾和的非議,昏庸的趙王大揣,軍隊與王室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
邯鄲城裡城外,無不瀰漫著詭異的氣氛。
秦滅趙國,只是時間的問題。
2.
如果要說,天底下有一群人對即將臨頭的戰爭麻木不仁、還能夜夜杯酒笙歌,那一定是拒斥沙場,遙遙指揮戰爭的達官貴臣們。
他們掌控了軍隊的糧草補給,兵餉的發放,戰具的維修,以及任意調度將帥的權力。只因他們與王的耳朵最近,只有一句毀謗或讚美的距離。
在前線衝鋒陷陣的將帥若想打勝仗,就要用盡各種方法疏通王宮裡的小人,將戰功分給毫無干係的臣子甚至太監。雨露均沾的情況下,前線的弟兄們才能獲得差強人意的支持。
積弱不振的燕國也不例外。
防守邊境的數萬大軍,一邊看著搖搖欲墜的趙國步入滅亡,為千古名將李牧感嘆之餘,更不忘從軍餉里扣出大筆金銀,不斷送進王宮,送進對燕王最有影響力的」那個人」的手裡。
太子,丹。
「這是這一期弟兄們的奉獻,請太子笑納。」
下跪的人,甚至還穿著軍服,一臉風塵僕僕。
太子丹慵懶地點點頭,左手擁著酒樓名姬的香肩,右手隨意一揮,遣退了來使。
在酒樓里收受軍隊的賄款,這個王前紅人也未免太膽大妄為。
但太子丹今天心情極差,極差,極差,顧不了這麼多。
「你剛剛說什麼來著?我才三天沒來,素仙兒就嫁給了……嫁給了那個誰?」太子丹怨忿難平,左手用力過猛,抓得歌姬的香肩都紅腫了起來。
半個時辰前,一聽到酒樓第一名姬素仙兒偷偷下嫁樊於期的傳言,太子丹一個大驚,既羞且怒地率眾而來。聲勢之壯,來意之不善,嚇得酒樓其它尋歡客紛紛奪門而逃,免得遭到池魚之殃。
「說啊!」太子丹重重一拍,桌子上的酒杯劇震。
「稟太子,是樊於期那廝。」酒樓店主害怕得全身發抖。
「樊於期!樊於期算哪根蔥!」太子丹一腳踹下,將酒樓店主踢了個狗吃屎。
角扛著劍,在後面看著太子丹氣急敗壞的模樣,不禁暗暗好笑。
不就是個女人麼?
而且,還是個酒樓里的破瓷爛瓦,有什麼好計較?
「太子爺,不如我們就大刺刺過去,鏟了樊於期,把那素仙兒給搶回來!」站在角旁邊的劍客獰笑。
「說得是。樊於期不過是亡命來投的假將軍,竟敢跟我們家太子搶女人?」另一個高大的劍客也跟著忿忿難平。
太子丹卻狠狠瞪了他倆一眼。
「我還要那種賤貨做啥!」太子丹大喝,眾人噤聲。
樊於期,這位被秦王通緝賞以千金的落魄將軍,無論如何還是燕國的客人,也是合縱政策下的受惠者。與籌碼。
收容了樊於期,燕國就擁有合縱下各國捐輸的利益。胡亂為了個女人殺了他,不僅貽笑大方,也會失去實質的支持,引起燕王的不悅。
太子丹閉上眼睛,讓幾千個惡毒的想法在腦中沉澱下來。免得自己一時衝動。
「這姓樊的傢伙,到底哪點比我好?素仙兒竟然要跟了他去?」太子丹的額上青筋暴露。
面子,是面子。
面子才是太子丹的罩門。
太子丹過去幾年遊歷各國,各國無不以上禮接待,不敢分毫怠慢,何況在大燕境內?太子丹簡直就是神人一般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