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道長說的有理……哎?」

  小齋笑了笑,忽而眼波一轉,道:「老顧,我有個想法。」

  顧璵白了她一眼,道:「收起你的想法,始皇帝才活了五十歲,他要真得了靈藥法寶,也不會那麼早死。」

  「那不一定,或許他無福消受呢。」

  「反正我沒興趣!我贊同李道長的說法,修士遺澤,不沾凡塵。」

  「嘖,你膨脹了我跟你講!」

  兩口子在這鬥嘴,負責人一腦袋汗啊,什麼鬼這是?

  你一句我一句的,就定了始皇陵的命運了?上特麼哪兒說理去!

  …………

  閩省,左海市。

  龍潭角是市內的一個古渡口,就在閩江邊上,與蒼霞洲隔江相望。江中有一座小島,現在叫江心公園,有懸索橋連通,是個休閒的好去處。

  幾十年前,此處是左海最繁忙的渡口之一,八條渡船,只要五分錢就能到對岸。附近還有許多小攤販,賣些水果、甘蔗、花生,以及供行人歇腳的攤子。

  後來江上架橋,渡口就失去了作用。滄桑變換,龍潭角也愈發現代,建築聳立。不過有一處始終未變,就是渡口邊上的陳靖姑祠。

  據說某年,左海大旱,陳靖姑帶孕在龍潭角設壇祈雨,甘霖普降之時,她因損耗過度,羽化仙去。此後,當地人便將這裡當作祈雨聖地,每逢大旱必來此祈佑。

  「吱呀!」

  顧璵和小齋推開木門,走進了這座指甲蓋般的小廟裡。院內十分逼仄,只容下一株大榕樹,一套石桌椅,外加一個近乎牆壁似的供堂。

  他們抬眼瞧去,見廟壁有兩座神龕,中間供奉「閭山許真君」,那是一個右手高舉拂塵的花白鬍子神仙,旁邊則是「臨水陳太后」的塑像。

  二仙對著江水蒼綠,悠悠千載。

  倆人來的早,就在廟裡等了一會,不多時,木門又開,呼啦啦進來六七位。

  空間驟滿,那邊打頭的是盧元清,另有石雲來、白雲生和原閭山派住持黃輝光。穆昆也在,帶著左海市的一個主要領導。

  雙方打過招呼,顧璵見穆昆提著一隻木匣,便笑道:「那把劍能否借我一觀?」

  「帶都帶來了,明知故問。」

  穆昆把匣子放在石桌上,打開蓋子,刷,一抹深幽詭秘的陰寒劍氣立時散出,周遭光線都暗了幾分。

  「好劍!」

  顧璵和小齋齊齊贊道,拿起黑水隱殺劍仔細端詳,頗有些愛不釋手。

  半響,他才收劍入匣,道:「也難為你們,就是我,我也捨不得將此劍當作工具來使。」

  「沒辦法,劍種沒有蹤跡,空留一把劍器,看著更憋悶。」穆昆嘆道。

  「你的心性倒開闊不少。」

  顧璵打趣了一句,又道:「黃道長,我對此事緣由不太清楚,還請你指點一二。」

  「不敢當。我派傳自唐時女仙陳靖姑,陳祖則拜師許九郎。九郎有神仙別府,便是藏於閩江中的閭山大法院。

  閭山每三十年現世一次,教化眾生,後來消失不見,地點更不可知。而我查閱先賢典籍,多番考證,終於有所收穫……」

  黃輝光回身一指,道:「閭山大法院,應該就在那江心島之下!」

  第四百零六章 閭山現

  話說在唐代時,此處還是一片遼闊的大江面。到了明成化年間,一場洪水過後,江心便出現了一塊巨大沙洲。

  當時閩縣、侯官縣、懷安縣的船民,紛紛插竿圍地,引起糾紛。於是州府判決,此沙洲歸三縣共管,亦稱三縣洲,也就是現在的江心公園。

  那麼發展到現代,龍潭角的江面仍然很寬,但政府不敢掉以輕心,事先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按照常人理解,一座山,從水底浮上來,那得造成多大的波及面?所以他們早早疏散了兩岸群眾,並布置了防洪工事,以防止江水倒灌。

  於是從龍潭角到對面蒼霞,諾大的區域建築仍在,卻空無居民,宛如死城。

  道院七大先天,最強的三個都來了,再加上黃輝光和閭山派現任主持程安松,以及顧齋二人。此七人,就是這次行動的核心。

  他們在左海呆了兩日,第三日暮間,太陽將落未落,月亮將升未升,這便是黃輝光推算出的最佳時辰。

  七人和穆昆等人齊聚龍潭角,背靠陳靖姑廟,眼前是蒼綠色的江水。平靜無波,悠悠然然,千年如一日的向東流去。

  岸邊已經設好了法壇,黃輝光和程安松也換了一身法袍。

  閭山派科儀分文武兩種:

  武場,頭系紅/黑法巾,披至項背,腦門上扎著皮製護額,上穿綠襖,下著紫色長裙,足踩草鞋。場面慘烈,動不動就穿臉、割舌,號稱不見血不下壇,主攝妖捉鬼。

  文場就跟正一齋醮相似,主請神祭祀。

  再看法壇之上,罩著南烏大蛇圖,供奉許遜和陳靖姑塑像,上擺符籙、龍角(牛角製成,可吹響)、師刀、三叉鈴等法器。

  而那柄黑水隱殺劍,就直直的插在桌案正中。

  在這些人裡面,最緊張的居然是穆昆。他代表著國家,犧牲一件堪稱國寶級的法器,來搏這虛無縹緲的閭山法院……老實說,即便現在,朝中依然有大佬反對。

  他趁著沒開始,忍不住湊上前,再度問道:「黃道長,您無需相瞞,到底有幾分把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