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黑球瞬間消失,轉眼出現在洞外,嘩啦啦的下了場黑雨,都澆在了山林中。

  「……」

  顧璵不想理她,只打量那四個部件,而這一瞧,頓時驚艷。

  蒙塵千年的珍寶露出了真容,當炭層褪去,一種似金非金,似石非石,似土非土的古拙色彩就呈現出來。

  「這才有個神爐的樣子,委屈你了。」

  顧璵甚是歡喜,小心的組裝完畢,大傢伙往那兒一擺,簡直厚重如山。

  忙完這些,天色已暗。

  天師道的四位弟子挑著諸多物件,迅速上了山。張金通考慮的很周到,像住宿的帳篷被褥,吃食用的碗筷蒸鍋,照明的手電汽燈,還有添火用的木炭,一應俱全。

  顧璵和小齋在洞外搭好帳篷,沒再繼續,而是閉目打坐,調節精氣神。

  要知道,古代修士煉丹,須齋戒、頂冠、披道,跪捧藥爐,禱請大道天尊,再行入山。時間要在開山月(三或九)的吉日良辰,築壇要燒符篆,爐鼎插置寶劍古鏡等等。

  有的或許是心理安慰,有的可能真管用。

  他們沒刻意布置,只是剛好趕上三月份,便也挑了個吉日,即是明天。

  …………

  次日,晨曦。

  顧璵整整修煉了一宿,此時還沒停止,一吞一吐,正採食朝霞之氣。當初陽完全跳出地平線,驅散了淡淡的山間白霧,他才收功起身,自覺神氣充盈。

  對面的小齋也睜開眼,同樣光彩流動,華蘊內斂。

  倆人目光一碰,腳下一踩,齊齊躍入洞內。

  顧璵打開箱子,取出一份祛邪丹的藥材,祛邪丹的品級比鍊形益神丹要低,先試試手也好。

  道教的外丹術,經過長期試驗,已經形成了一套系統方法,包括飛、升、抽、伏、點、關、養、煮、煉、鍛、研、封等數十種。

  每一種,都需要靈力、神識、技巧、火候各方面緊妙配合,稍有不慎,就可能浪費了一份材料。

  《玄珠心鏡錄》有云:祛邪丹,半數材料研作小塊,二兩作一包,包入粗布袋內。半數材料陰乾,加水沸煮,並將布袋懸於鼎內,頻加水,二三日布袋漸輕,汁漸濃。煮至四五日,藥已在汁內,取布袋,再煮之,升丹,而成丹胎,即收。

  添火則是,卯酉頂火各六兩,是指每日上午和下午七點,各添木炭六兩。

  簡不簡略?簡略!沒辦法,試唄。

  顧璵把材料放入鼎中,再將布袋懸掛,然後蓋上塔頂。小齋則添炭生火,轉眼間,爐內紅通通一片,熱度升起。

  跟著,二人盤坐在兩側,神識探出,時刻留意情況。

  「咕嘟!」

  「咕嘟!」

  那材料本是草木之物,泡在水中蒸煮,很快就變得軟爛。水也呈現出一種紅、綠、黃、黑混雜的古怪顏色。

  而懸掛的幾個布袋,也迅速被蒸汽浸透,濕濕軟軟。

  等待的時間大抵是漫長的,好在二人邊修行邊查看,也不算無聊。中午時分,張金通來過一次,見洞內煙火繚繞,愣是沒敢進去,站了片刻就離開。

  如此這般,二人按時添炭添水,小心看護,晃眼就過了一天。

  果然,那布袋似乎乾癟了些,顧璵用神識觸動了一下,重量也輕了幾分。而那一鍋怪湯,顏色慢慢相融,已無限接近於綠色。

  就這樣,過了四天。

  布袋完全乾癟,湯汁濃稠無比。小齋運起小搬運術,瞬間取出布袋,打開一瞧,嗬,藥材近乎氣化,只剩些碎渣子黏在裡面。

  「差不多了。」她道。

  「嗯,我先來。」

  顧璵雙手伸展,似環抱丹爐,兩股柔和的靈力順著掌心散出,從兩邊的灶口灌入。火勢被其一催,立時漲高數寸。

  而隨著靈力越來越大,火焰熊熊,猛舔著鼎底,似要將其吞噬融化。本就黏稠的湯汁更是咕嘟作響,不斷有氣泡崩裂,很快就變成了半液半固的形態。

  這個步驟,就叫升丹,是丹成的前置程序。相對的,還有降丹,煉製複雜丹藥的時候會用到。

  小齋挺擔心的看著男朋友,短短十幾分鐘,那張臉上全是細汗。饒是他靈力深厚,也禁不起這等喪心病狂的輸出。

  一哆嗦,幾個億就沒了。

  「呼……」

  又堅持了十來分鐘,顧璵終於支持不住,喝道:「接手!」

  小齋不敢怠慢,連忙替過對方。顧璵一撤手,馬上摸出酒葫蘆,灌了幾口,然後抓緊時間調息。

  「……」

  小齋抿著嘴,前所未有的嚴肅,她靈力不是強項,大概挺了十五分鐘,就要撲街。而偏偏此刻,那湯汁越來越干,越來越小,眼瞅著要成丹胎,卻聽「砰!」

  一股綠蓬蓬的東西炸開,在鼎內四濺紛飛,已然流胎(材料沒有控制住,報廢的意思)。

  「唉,我的錯!」

  小齋嘆了口氣,面露不爽。

  「沒關係,第一次麼。」

  顧璵又喝了口酒,道:「升丹消耗靈力極大,下次你先來,我支撐的時間多一點,便於你調息。」

  「好!」

  於是乎,二人調理完畢,開始第二輪試驗。

  前面的都好說,到了升丹時,小齋先上,完了顧璵接手。這次的策略不錯,他氣竭之後,小齋剛好續費成功。

  她一邊催動靈力,一邊探出神識,那鍋湯汁已變得跟果凍一般,通體深綠,真像個史萊姆軟趴趴的pia在裡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