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齋頓了頓,道「還有一口大曆鍾,存放在桃溪鎮延福寺,相傳為葉法善所鑄。不過有另一種說法,說是他成仙后58年,這口鐘才鑄成。我去和尚廟找茬的時候,特意瞧過,就是一口凡鍾,沒什麼特別的。」

  「哦,不過這些信息也很有價值。」

  顧璵想了想,道:「我們應該把它們按年代梳理,自己編纂一本《修行軼聞錄》,算是啟蒙讀物也好。」

  「正有此意。」小齋笑道。

  交流完這些,倆人又是不語,繼續揣摩,挑揀。

  《玄珠心境錄》里的東西,一段段一字字的被扒干抹淨。有些內容實在深奧,但又覺得很有用處,只能暫且摘取,單獨存放一枚玉簡,日後慢慢研究。

  如此過了三日,總算挖出了一個比較厲害的道法。

  「布虛術,雙足離地行走,踏風而行,速度極快。」顧璵通俗易懂的介紹。

  「離地行走?」

  小齋皺眉,問:「可是縮地成寸?」

  「不是。」

  「可是神行千里?」

  「有點那個意思,效果怎樣,學會了才能知道。」

  顧璵拿著一枚玉簡,提議道:「最好作為遁法類,單獨列冊。」

  「可。」

  又過兩日,小齋也有發現。

  「小搬運術,將另處空間的實物搬運到此處空間,將此處空間的實物搬運到另處空間,不能作用自身,體積不能過大。」她解釋的也很通俗。

  「可是五鬼搬運術?」顧璵來了興趣。

  「五鬼搬運是求財法,用符咒驅使五鬼,幫忙運財。那是下茅山的齷蹉手段,弄不好還會被五鬼反噬,上不了台面。」

  小齋乜了他一眼,道:「這個術是正統道法,也能作為遁法類,一併列冊。」

  「可……呃,你說的算。」

  道法之中,一般與空間轉移、交換有關的法術,都稱作遁術。比如逃遁術,就有五行遁法,利用五行之物遠遁千百里。

  還有隱遁術,將自己身體隱去;還有九宮遁術、穿牆術等等。

  小搬運術貌似作用單一,但實戰性超強。兩口子瞬間領會,對其超級重視,甚至列在布虛術之上。

  ……

  整整十五日之後。

  隨著吱呀一聲,那扇木門終於被拉開,倆人面容憔悴,拖著疲憊的身子走出靜室。

  這段時間,他們只吃了少量的食物和水,每天每刻都在消耗著精氣神,縱然有聚氣香補充,也是快到了極限。

  不過內心卻是異常興奮,他們不僅整理了《玄珠心境錄》和兩枚玉簡,還將鳳凰山現有的全部道法、凡術,一一列冊。

  原本很貧瘠的修行底蘊,在等級和逼格上,一下子就拔高不少。

  正映了顧璵的那句話,馬無夜草不肥。

  第二百四十二章 道法萬千 不拘於形(下)

  山谷,老樹下。

  顧璵和小齋各捧著一杯靈茶,慢悠悠的品著,身姿歪斜,半癱半坐。他們在屋裡憋了十五天,消耗太大,這會一放鬆,只覺內心空虛,連話都懶得講。

  鳳凰山的茶園已經鋪開了一部分,主要集中在後山。

  節點的靈氣屬木、屬土,極適於植物生長。茶農種下茶樹,本想著明春採摘,誰成想在今冬就收穫了一波。

  一般而言,2-4月採摘的**茶,等到5月,茶樹的一個生長周期就基本結束。

  然後到6月,開始新的周期。6-7月采的稱夏茶,8月的稱暑茶,9-10月的稱秋茶,11月以後就是冬茶。

  他們喝的,正是冬茶。

  「呼……」

  顧璵將空杯放在石桌上,提起水壺沏了第二開,然後才抬眼,看了看對面。

  對面是龍秋和小堇,倆妹子緊閉雙目,一言不發,好似神遊太虛。而在她們跟前,齊整整的排著七枚玉簡。

  小齋用青玉石做了五枚,顧璵把那兩枚玉簡中的殘存氣息抹掉,也留作自用。他們剛好整理出七個分類,內容其實不多,但對末法時代來講,已是相當寶貴。

  自此,鳳凰山一脈修行七篇:

  第一篇,有《食六氣法》:採食朝霞、正陽、飛泉、沆瀣,以及天地玄黃氣(尚未復甦)。同時淬鍊精氣神,修行速度和積累深度當世第一,可到人仙—神仙—地仙境。

  同冊在列,另有《無界幻術》:以七情六慾為引,將其拉入幻境。幻境中生,則人生;幻境中死,則人死。除非自己識破,或施術者撤除,絕不可脫離。

  同冊在列,亦有《分虛化影術》:可虛實互轉,神蹤詭謎,變幻無窮。

  第二篇,有《神霄大雷琅玉書》:修習五雷,存想如龍,為道門第一殺威之術。速度緩慢,浩然天威,對陰魔凶靈等物天生克制,亦可到地仙境。

  第三篇,有遁術三章:

  布虛術:雙足離地行走,踏風而行,適用遠程奔襲,傲遊四方。

  小搬運術:將實物空間互轉,不可作用於身,體積不能過大。

  履水術:兩枚玉簡中的小道術,可在水面上如履平地。

  第四篇,有基礎術八章:

  小封禁術:設空間禁制,可作用於物體和人身,防護抵禦,屏蔽外界探測。

  化息歸物術:將信息錄入玉簡,神識調取,非先天不可察。

  飛符傳訊術:也是兩枚玉簡中的小道術,煉製飛符一道,可千里傳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