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去灶房取了筷子,插著打糕讓小常樂抓著啃,喬深盯著祁碩,開口要東西:「碩哥,你能給我也做個貨郎的那種走貨工具嗎?」

  「工具可以做,只是打糕需費大力氣,一日下來,很累。」而且現下,家裡也並沒有走到需要喬深如此勞累的地步。

  「不是做打糕,我做的可比打糕輕鬆的多,我做紅豆芋圓,解暑又美味。」

  第6章

  喬深懷揣著迫切要發財的心,和祁碩說了心裡的想法。

  「芋圓可以晚上就做好,只等早上和紅豆一起煮了,我就在附近巷子賣,上午走兩趟,午後走兩趟,累不著,還能鍛鍊身體。」

  祁碩思考了下可行性,食材家裡都有,就在東壽蘭鎮外十多里路的守雲村里,家裡父母都是農戶,這些產量高的紅薯南瓜,農村家家戶戶多的吃不完都餵了豬。

  紅豆也可以在村里以物易物來換取,唯一需要銀子買的就是澱粉和糖了。

  「就先試試,如果太累,我就再想法子。」喬深眨巴著眼睛央求著祁碩。

  喬深瞳孔黑亮,眼睛黑白分明,就如一雙小鹿眼,襯的喬深溫潤如玉,看著這樣的喬深,祁碩同意了。

  「只一點,不可勞累,常樂還小,正是鬧人的年級,可不能只顧生意忽視了他。」

  「不會,我就在附近巷子游賣,不弄多。常樂也需得鍛鍊了,我帶著他多走走,才能走的穩當。」喬深一聽祁碩答應了,開心的摟著乖乖吃糕的小常樂,吧唧親在他腦門上。

  看小常樂嘟著嘴用一口小米牙吧嗒吧嗒的咬著打糕,喬深被萌的親完一口又一口。

  小常樂一開始還笑眯眯的任親任抱,親了四五下後,他忍不住掙了掙,討厭,爹爹一直打擾他吃糕。

  祁碩考慮到喬深平日在家,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索性給他打一個小木輪拖車。

  和喬深商量了下,喬深憑藉著現代黑科技的見識,給出了大致的草圖思路,於是改良版的小推車正在製作。

  第二天祁碩忙活一天,小推車就做好了。

  小推車其實就是仿照現代那些老太太去菜市場買菜,裝菜的小拖車。在兩個擴大了的木輪軲轆上支起兩個結實的杆兒,最下面嵌著一塊厚厚的板子,用來放木桶,木桶後面有個小空間,架起隔板,就可以放勺子錢罐子之類的東西。

  當天晚上,喬深欣喜的試了試小推車,放上裝了水的木桶,桶里裝個三分之二的水,既不會撒出來,推起來也不費力氣。

  第三天,祁碩便帶著喬深坐上牛車回守雲村探親。

  趕牛車的阿爺是守雲村的農戶,他三五天的來東鎮送菜給一些酒樓賣錢。

  早些年的時候,祁碩還是個木匠學徒,因為在鎮上生活,便幫村里談了這單子買賣,守雲村不少農戶各自產出不同的蔬菜,統一讓阿爺運到鎮上賣給酒樓。

  因著這層關係,阿爺到鎮上也順路給祁碩送些菜,走得近了,祁碩一家時不時的便搭著阿爺的牛車回村,阿爺也多賺幾個銅錢。

  一路上喬深看看古代農村的面貌風景,時不時的和阿爺聊上幾句,晃悠晃悠便進了守雲村。村里背靠大山,村子前面一條小河流穿過守雲村向前不知盡頭,守雲村可謂是依山傍水的寶地,空氣清新,令人心曠神怡。

  付了車錢,告別了阿爺,祁碩抱著小常樂,領著喬深往家裡走。

  祁父當年圖著方便擴建,所以家建在了村尾,祁碩小時候找小夥伴玩耍都不方便,好在大一點後進了縣城當學徒,不再貪玩才罷。

  農村民風質樸,偶有院門大開,主人家坐在院子裡乘涼,有人路過,都大方主動的打著招呼。村民們見祁碩領著夫郎兒子回來,都熱情的出來寒暄。

  祁碩在守雲村村民心裡就是別人家的孩子。還是個小小子的時候就去到縣城謀生計,年紀輕輕的就在縣城買了院子,還開了鋪子,村里人教育孩子都喜歡拿祁碩做榜樣。

  「祁二,鎮上生意可還行?」

  祁碩抱著小常樂,停下回應:「湊合,能過日子罷了。」

  祁碩回應了出來打招呼的村民,別人邀請他,他也回邀,這才拜別了村民,回到祁家。

  祁家除了祁父祁母,還住著祁碩的大哥,祁硯一家,祁硯大兒子是個小哥兒,叫小常喜,十二歲了;小兒子是個漢子,叫小常安,也九歲了。

  祁母在院子納鞋底。雖是午時,農村的人還是大都還在地里忙農活,祁父和祁碩大哥一家都還在地里。

  祁母高興的迎接小兒子一家,抱著小常樂不撒手。

  又是切甜瓜,又是端自家炒的南瓜子給喬深吃,看著小常樂捧著一小塊甜瓜吃,祁母小心翼翼的問:「還是不會說話?問過大夫沒?」

  「看過,大夫說正常。沒事,現下天天開口學著呢。」祁碩趕緊讓祁母放心,怕喬深介意多疑,他自己知道母親沒有怪喬深的意思,所以趕緊轉移話題:「娘,家裡紅薯南瓜還有多嗎?」

  喬深嗑著南瓜子,倒是沒多想,還心大的逗著小常樂喊奶奶,小常樂吶吶了兩聲,繼續小口地啃著甜瓜。

  祁母見喬深大大方方的,鬆了口氣的同時,也不再小心翼翼地開口:「可多呢,你這回走,多裝些去。」

  幾人坐在院子裡,看著小常樂噠噠噠的東摸摸,西踩踩,聊著天,嘮著家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