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58章 兩秒┃他算是知道為什麼古代有這麼多的昏君了

  曙國開元十三年, 小冰河期第二年,從關外有八百里加急信件從官道飛馳入京,街上人頭聳動,原是近日無雪, 天氣暖和, 躲在家裡取暖的百姓難得從房子裡鑽出來活動。

  信使阿丘圖自進京之後便放慢了速度,繞著內城青石板路從人煙稀少的巷子裡往皇城前去, 途經河水凍結之後成了溜冰場的運河, 路過冒著滾滾黑煙的鋼鐵加工廠, 耳邊一面是孩童們溜冰時哈哈大笑的童聲, 一面是工廠里工人們搬運鋼鐵的聲音。

  此地空氣按理說應當不如何好的, 可海邊風大, 工廠上空的黑煙飄上去沒多久,便被寒風卷食殆盡, 留下一片湛藍的天空, 與滿地白霜。

  入宮時, 信使露出腰牌, 宮門口的守衛便恭恭敬敬的放人進去, 只不過進去後不得騎馬, 信使便疾步走去東宮,將信件親手交予東宮總管太監花公公的手裡。

  花公公這兩年升了品級,平日裡除了伺候太子, 取信這種小事根本不必親自來取,可這信箋不同其他, 更何況送信之人還是鮮卑王子身邊最親近的近衛,更是不敢怠慢,笑眯眯得將信收到袖中後, 正要告辭,卻被信使攔住。

  「花公公,殿下就沒有什麼東西要讓屬下轉交的嗎?」信使阿丘圖微微彎著腰,詢問。

  花公公嘆了口氣,硬著頭皮說:「咱家殿下沒說有什麼東西要轉交的,信使請回吧。」

  信使習慣每次問一句,不然回去不好交差,哪怕得的永遠都是『沒有』這種回答,也算是一種回答啊。

  信使任務完成,出宮即刻返回草原,如今戰事緊張,從前三日一次的信件都漸漸變成半月一次,可見形勢不好。

  花公公送走了信使,就回了正殿,正殿內東宮的主人正在宴請賓客,酒到酣時,舞女登場,搖曳身姿,主位之上的太子殿下美目半斂,靠在椅背上,微微仰著纖細白皙的脖頸,露出那十足優美的頸間線條。

  見花公公鬼鬼祟祟的回來了,太子殿下眸子斜過去,愈發冷淡威嚴的氣勢叫花公公急忙加快了幾分步伐,走到殿下身邊,從袖中將信箋遞出。

  席間眾人皆是近兩年來被各位王爺推舉或者太子自己為自己找的能人義士,這些人有布衣上來的,有身份貴重的,有年過五旬的,還有十四五歲的,全仰仗跟科舉一塊兒展開的『曙國第一屆機巧大賽』。

  如今這些人在太子的領導和意見指揮下,終於將鋼鐵廠的產量造了上去,正準備開遍全國各地,用於房屋建造與機器生產、橋樑修建,並展開下一步太子口中的蒸汽機研究中,在席上大談對未來的美好嚮往,和同僚吹水打屁,都醉得可以。

  唯獨太子殿下的酒壺裡裝的是白水,喝多少都千杯不醉,此刻捏著竹筒,將裡面卷好的信紙抽出,就看見了整整三十幾頁紙都寫得滿滿當當。

  眾人瞧見太子看信,以為是什麼邊城軍機秘事,所以瞧見太子站起來,與各位告罪說是有事先行告退,眾人也沒有一個人敢攔著,全部恭送太子離開。

  太子殿下捏著這三十幾頁紙,大致掃了幾眼,卻是沒有細看,將信都放到書房裡的一個大箱子裡後,便又走了出來,花公公看殿下又沒有讀信,忍不住說道:「世子爺這次約莫又送了十幾封信來,殿下當真一封也不看?」

  長身玉立在廊下準備回去席上的顧寶莛聲音冷淡毫無旖旎之情:「感覺看了也沒什麼意思,平白惹幾分不快來,還不如繼續回去與他們喝酒談天,而且威廉也在席上,他幫本宮良多,總不好讓他一個外國人呆在那兒,沒個說話的人。」

  花公公心那叫一個拔涼拔涼,總覺得有點兒看不透殿下,兩年前殿下還什麼都寫在臉上,好懂得很,如今卻說話做事都薄涼不少,也規矩不少,輕易不會在外人面前露怯,也不會朝任何臣子表露真情,儼然一代絕世好太子的樣子,沉迷讓錢幣銀票流通迅速起來,然後賺取更多的稅錢用來開廠給他口中的員工發福利。

  要花公公來看,這曙國簡直是一日三變,倘若三年前坐個牢進去了,等現在出來,估計都要不認識這個世界了!

  原本這人吶,吃飯雖不成問題,但是也只是吃飽喝足便萬事不管,覺得人生足矣,現在在提倡發展地方經濟,建設繁榮新城,每個家裡都有那麼一兩個讀書不好的孩子響應號召,做生意去了,做生意的本金可以去當地地方官府邸申請貸款,一旦成功,獲得一百兩以上的存款,那可不得了,當地還要發小證書,是太子殿下親筆寫的優秀企業家了,是給國家上稅的優質商人。

  哪怕是為了這份光宗耀祖的榮譽,整個曙國也開啟了一場生意熱,這也導致種地的人大不如從前多,但這沒關係,每年農忙雙搶之際,當地政府就是花錢僱人去收地種田也不能將糧食廢了,不然完不成朝廷的指標,整個城市的評級都要少一顆星。

  等級制度大大提高了每個地方的經濟創造與流動,每個地方甚至還設立了圖書館,裡面的書籍全部免費借閱,京城月報則是免費發放,不用還的。

  花公公本人最喜歡看的便是京城月報了,上面每月寫一個大人的成功事跡,跟看說書的寫故事一樣,那叫一個傳奇!

  起初花公公還覺得不就是故事麼,看看也就圖一個樂呵,可長期下來,花公公發現很不得了,這些故事聽的人多了,非常激勵百姓上進,原本溫慧大師四處講學,都沒辦法調動全民讀書熱情,現在一個京城日報倒是讓百姓識字熱情調動起來,就連七老八十的老嫗都愛聽家裡年輕人念月報上的故事,然後拿去教育小朋友,讓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