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
而後重兵湧入,叛軍四散潰逃。
待四更時,整個涼城已回到朝廷手中,重傷未愈的章孝溫垂死掙扎,被射殺在當場。
是夜月明星稀,殺聲噪天。
曾以赫赫戰功名震四海、馳騁疆場號令十萬大軍的章孝溫,於熊熊火光中兵敗身死。臨時之際,手中仍緊握寶刀,單膝跪地不肯倒下,那雙圓睜的眼睛映照火光,死不瞑目。
盛煜浴血走過,眼角冷意森然。
數月征伐,死傷無數,餘下的叛軍不擊自潰,只剩戰火燎遍的肅州滿目瘡痍。
永穆帝拿到戰報時,龍顏大悅,卻也紅了眼眶。
過後論功行賞,班師回朝,悉由皇帝裁決。
盛煜亦與趙峻一道,晝夜疾馳奔向京城。
——那裡,闊別已久的魏鸞和小阿姮正等著他凱旋團聚。
作者有話要說:就剩最後一章啦,希望明天能一口氣寫完hhhh
第151章 結局(下)
臨近臘月, 正是一年裡最冷的時候。
因肅州戰事捷報頻傳, 竊國弄權的章氏陸續伏誅,京城裡的氛圍倒比往年更熱鬧幾分。
繳清章氏餘孽後, 永穆帝遣早已選好的人手北上,接手肅州一帶的軍政事務, 李慈與常元楷則奉命班師回京,代眾將士受賞。鄭王這些年駐守在朔州, 既扛著邊防重擔, 亦為牽制章氏兄弟,在苦寒之地熬了半輩子, 如今終能喘口氣, 趁機請了旨回京與王妃團聚。
自禁軍和京畿守軍中抽調的精銳折損了近千名, 余者亦班師回京。
數千兵馬行進,又是剛經歷惡戰需稍加休養,走得並不算快。
盛煜哪裡等得及?
遂借著玄鏡司神出鬼沒的便利,與趙峻先行回京,打算在曲園偷懶兩日, 等將士們到了京畿再回到隊伍里, 按永穆帝的安排一道入城受賞, 撐撐門面。
抵京那日正逢落雪。
曲園的亭台樓閣悉被籠罩在雪天的安靜朦朧里,甬道上已積了寸許的雪,不見半隻飛鳥蹤影。秋日盛美如錦緞的景致已然改換,北朱閣外的槐樹上樹葉半凋,銀裝素裹, 晚風清寒。院牆之內,這會兒卻有笑語隱隱傳出。
魏鸞坐在窗畔,腳邊是熱騰騰的暖爐,懷裡是奶香柔軟的小阿姮。
那晚夜闖涼城時,盛煜因怕隨行的人有去無回,便將染冬和盧珣留在城外接應,免得魏鸞脫身後無人護衛。等逃出涼城後,兩人便於盛煜一道,帶著魏鸞走荒僻小道,繞過幾座重兵守衛的城池,安然到了玄鏡司駐紮之地。
過後,因趙峻被困敵營,盛煜獨自主持大局,極為忙碌。
魏鸞則被送回了京城。
此刻風寒雪重,母女倆圍爐而坐,炭盆里烤熟的栗子香氣飄出來,甚是誘人。抹春剝了一粒,舉到小阿姮跟前逗她,阿姮正是瞧見面前的東西就要去抓的時候,小胳膊抬起來,將那栗子攥到手裡,就要往嘴邊送。
抹春怕她當真吞進去,趕緊搶回,順道把栗子吃了。
這下先予後取,太明目張胆。
小阿姮才剛要笑,見狀嘴巴一癟,委屈地看向自家娘親。快到半歲的小姑娘,玉雪粉嫩的小臉蛋吹彈可破,修長的睫毛下那雙眼睛清澈懵懂,小嘴兒微噘,即便未必懂事,那委屈巴巴的表情讓魏鸞有些招架不住。
她抱著孩子,徑直塞向抹春,「喏,誰逗的誰哄。」
抹春慌忙往後躲,「少夫人饒了我吧,上回我就給她哄哭了。」
「那你還招惹!」洗夏出聲揶揄,過來抱起小阿姮。
魏鸞帶來的陪嫁里,就數她年歲最小,性子也最溫柔,跟孩子很投緣。小阿姮到了她懷裡,果真臉上由陰轉晴,將方才的戲弄拋之腦後,唆起手指頭。旁邊春嬤嬤瞧見,也跟著打趣抹春,眾人謔笑時,小阿姮也跟著笑起來。
魏鸞含笑起身理袖,因小書房裡還有沒看完的帳本,取了剝好的半盤栗子往裡走。
才走到側間門口,忽聽外頭傳來僕婦的聲音——
「稟主君,少夫人就在裡面。主君路途勞頓,外頭天冷,快進去烤烤火吧。」
話音落處,厚重的門帘忽被掀起。
魏鸞聽見男人熟悉的聲音時,心裡便猛地一跳,望向門口,便見一角玄色的衣衫晃入,旋即錦靴覆雪,披風半白,盛煜的身影繞過屏風,走了進來。外頭風雪正濃,萬籟俱靜中,他像是從地底下冒出來的,悄無聲息,幾乎讓魏鸞懷疑是眼花看錯了。
但她確實沒眼花。
卷著雪片的寒風在掀簾的那一瞬漏進屋裡,落在臉上有一絲冰涼。
而盛煜站在那裡,冷硬的臉上浮起笑意。
狂喜剎那間湧上心頭,魏鸞只知平叛之師大獲全勝,幾位主將安然無恙,過些日會回京受賞,卻怎麼都沒想到盛煜竟會這麼快,插了翅膀飛回來似的。她的目光緊緊黏在男人的臉,激動之下抬腳便衝過去,撲進他懷裡。
肩頭的積雪蹭在臉上冰涼,他的呼吸卻是溫熱的。
盛煜伸臂將她緊緊摟住,似欲揉進身體。
數月征伐,思念刻骨,是他從未體嘗過的滋味。自幼便常在外漂泊,與親人聚少離多,他從未如此次這般,對這座燈火昏黃的閣樓牽腸掛肚,恨不能立時飛回京城。嬌軀在懷,笑靨明艷如舊,原本急迫的心在此時變得安穩,盛煜忍不住親她的眉心,唇邊笑意漸濃。
待四更時,整個涼城已回到朝廷手中,重傷未愈的章孝溫垂死掙扎,被射殺在當場。
是夜月明星稀,殺聲噪天。
曾以赫赫戰功名震四海、馳騁疆場號令十萬大軍的章孝溫,於熊熊火光中兵敗身死。臨時之際,手中仍緊握寶刀,單膝跪地不肯倒下,那雙圓睜的眼睛映照火光,死不瞑目。
盛煜浴血走過,眼角冷意森然。
數月征伐,死傷無數,餘下的叛軍不擊自潰,只剩戰火燎遍的肅州滿目瘡痍。
永穆帝拿到戰報時,龍顏大悅,卻也紅了眼眶。
過後論功行賞,班師回朝,悉由皇帝裁決。
盛煜亦與趙峻一道,晝夜疾馳奔向京城。
——那裡,闊別已久的魏鸞和小阿姮正等著他凱旋團聚。
作者有話要說:就剩最後一章啦,希望明天能一口氣寫完hhhh
第151章 結局(下)
臨近臘月, 正是一年裡最冷的時候。
因肅州戰事捷報頻傳, 竊國弄權的章氏陸續伏誅,京城裡的氛圍倒比往年更熱鬧幾分。
繳清章氏餘孽後, 永穆帝遣早已選好的人手北上,接手肅州一帶的軍政事務, 李慈與常元楷則奉命班師回京,代眾將士受賞。鄭王這些年駐守在朔州, 既扛著邊防重擔, 亦為牽制章氏兄弟,在苦寒之地熬了半輩子, 如今終能喘口氣, 趁機請了旨回京與王妃團聚。
自禁軍和京畿守軍中抽調的精銳折損了近千名, 余者亦班師回京。
數千兵馬行進,又是剛經歷惡戰需稍加休養,走得並不算快。
盛煜哪裡等得及?
遂借著玄鏡司神出鬼沒的便利,與趙峻先行回京,打算在曲園偷懶兩日, 等將士們到了京畿再回到隊伍里, 按永穆帝的安排一道入城受賞, 撐撐門面。
抵京那日正逢落雪。
曲園的亭台樓閣悉被籠罩在雪天的安靜朦朧里,甬道上已積了寸許的雪,不見半隻飛鳥蹤影。秋日盛美如錦緞的景致已然改換,北朱閣外的槐樹上樹葉半凋,銀裝素裹, 晚風清寒。院牆之內,這會兒卻有笑語隱隱傳出。
魏鸞坐在窗畔,腳邊是熱騰騰的暖爐,懷裡是奶香柔軟的小阿姮。
那晚夜闖涼城時,盛煜因怕隨行的人有去無回,便將染冬和盧珣留在城外接應,免得魏鸞脫身後無人護衛。等逃出涼城後,兩人便於盛煜一道,帶著魏鸞走荒僻小道,繞過幾座重兵守衛的城池,安然到了玄鏡司駐紮之地。
過後,因趙峻被困敵營,盛煜獨自主持大局,極為忙碌。
魏鸞則被送回了京城。
此刻風寒雪重,母女倆圍爐而坐,炭盆里烤熟的栗子香氣飄出來,甚是誘人。抹春剝了一粒,舉到小阿姮跟前逗她,阿姮正是瞧見面前的東西就要去抓的時候,小胳膊抬起來,將那栗子攥到手裡,就要往嘴邊送。
抹春怕她當真吞進去,趕緊搶回,順道把栗子吃了。
這下先予後取,太明目張胆。
小阿姮才剛要笑,見狀嘴巴一癟,委屈地看向自家娘親。快到半歲的小姑娘,玉雪粉嫩的小臉蛋吹彈可破,修長的睫毛下那雙眼睛清澈懵懂,小嘴兒微噘,即便未必懂事,那委屈巴巴的表情讓魏鸞有些招架不住。
她抱著孩子,徑直塞向抹春,「喏,誰逗的誰哄。」
抹春慌忙往後躲,「少夫人饒了我吧,上回我就給她哄哭了。」
「那你還招惹!」洗夏出聲揶揄,過來抱起小阿姮。
魏鸞帶來的陪嫁里,就數她年歲最小,性子也最溫柔,跟孩子很投緣。小阿姮到了她懷裡,果真臉上由陰轉晴,將方才的戲弄拋之腦後,唆起手指頭。旁邊春嬤嬤瞧見,也跟著打趣抹春,眾人謔笑時,小阿姮也跟著笑起來。
魏鸞含笑起身理袖,因小書房裡還有沒看完的帳本,取了剝好的半盤栗子往裡走。
才走到側間門口,忽聽外頭傳來僕婦的聲音——
「稟主君,少夫人就在裡面。主君路途勞頓,外頭天冷,快進去烤烤火吧。」
話音落處,厚重的門帘忽被掀起。
魏鸞聽見男人熟悉的聲音時,心裡便猛地一跳,望向門口,便見一角玄色的衣衫晃入,旋即錦靴覆雪,披風半白,盛煜的身影繞過屏風,走了進來。外頭風雪正濃,萬籟俱靜中,他像是從地底下冒出來的,悄無聲息,幾乎讓魏鸞懷疑是眼花看錯了。
但她確實沒眼花。
卷著雪片的寒風在掀簾的那一瞬漏進屋裡,落在臉上有一絲冰涼。
而盛煜站在那裡,冷硬的臉上浮起笑意。
狂喜剎那間湧上心頭,魏鸞只知平叛之師大獲全勝,幾位主將安然無恙,過些日會回京受賞,卻怎麼都沒想到盛煜竟會這麼快,插了翅膀飛回來似的。她的目光緊緊黏在男人的臉,激動之下抬腳便衝過去,撲進他懷裡。
肩頭的積雪蹭在臉上冰涼,他的呼吸卻是溫熱的。
盛煜伸臂將她緊緊摟住,似欲揉進身體。
數月征伐,思念刻骨,是他從未體嘗過的滋味。自幼便常在外漂泊,與親人聚少離多,他從未如此次這般,對這座燈火昏黃的閣樓牽腸掛肚,恨不能立時飛回京城。嬌軀在懷,笑靨明艷如舊,原本急迫的心在此時變得安穩,盛煜忍不住親她的眉心,唇邊笑意漸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