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蔣琬琰卻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擅自跨越他為心門設置的防線,一步一步,闖進他的世界中。

  至此,唐琛的身上多了塊軟肋,可心裡卻反而變得愈加堅韌。

  ……

  待蔣琬琰坐完月子以後,再重新執掌起後宮事宜,境遇卻是徹底地不同於以往。

  雖說她在當時,同樣也掌握著鳳印,但舉凡帳務或者人事調度這等大權,皆由錢玉華所把持住。因而宮中眾人即便嘴上不說,心裡也或多或少有些怠慢她這個正經皇后。

  如今蔣琬琰有意敲打命婦,便發帖廣邀前朝那些有頭有臉的官夫人,前來嶄新落成的鳳棲宮,品茗賞景。

  「啟稟娘娘,各府的夫人與小姐都已經到齊了。」夏青半弓著腰,畢恭畢敬地說道。

  蔣琬琰手邊正忙於整理髻上的步搖花釵,嘴上只隨口問道:「齊了?名單上的賓客全都在麼。」

  「回皇后娘娘,正殿列席的二十六個座位,毫無空缺。」夏青答著話兒,嚴肅的面容顯露出絲絲笑意,「各府夫人皆以能得到您的請帖,視為莫大的臉面,自當準時赴約了。」

  對於眼下的結果,蔣琬琰並未表現出多少意外或是驚喜之情,反倒異常的平靜,像是根本不在意場面是否熱鬧。

  只因她現在一門心思,都系在自家夫君和兒子的身上,巴不得時時刻刻都守著他們爺倆,哪裡還分得出精神,來顧慮這些微不足道小事。

  「既然這樣,咱們做主人的也不好讓賓客們久等。」說罷,蔣琬琰當即起身往外走。

  今日有資格獲邀出席的女眷,皆非等閒人物。反之,她們的丈夫多半是朝廷的棟樑之臣,見識過各種大風大浪。

  即便等會子要面見的是當朝皇后,依舊神色如常,甚至時不時還壓低音量,與四周左右閒談幾句。

  直待蔣琬琰由宮娥攙扶著,現身在前殿時,滿屋子人方齊齊下跪行禮,道:「臣婦拜見皇后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乍見一室里珠環翠繞,香粉撲鼻,蔣琬琰沒忍住用手絹半掩住口鼻。但也僅僅是片刻的功夫,她便恢復了正常的樣子,仿佛剛才那點不適應從未存在似的。「今兒原是為著新居落成能夠討個吉祥,才邀請諸位過來添點人氣,無須這般拘束。」

  有蔣琬琰這番話打頭,在場氣氛頓時變得熱絡起來,紛紛出聲道了幾句喬遷的賀詞。

  由於燕王攜著王妃留守在封地,因此,在座的婦女改以德郡王妃為首。

  這德郡王爺是唐琛的堂兄,為人低調寡言,但其王妃卻八面玲瓏,頗善於交際。

  她先是出言關心蔣琬琰的起居生活,接著眼看寒暄得差不多,方才切入主題道:「臣婦的小姪,上回曾短暫地與娘娘打過照面。您怕是記不清了,可他回去以後卻時常叨念著娘娘,說您風華雍容,氣度萬千呢。 」

  德郡王妃話音剛落,立即有和她交好的夫人幫腔道:「淵哥兒小小年紀,說話談吐儼然像個小大人般成熟穩重,當真是叫人羨慕。」

  德郡王妃娘家的姪子陳世淵,年僅三歲,已經識得兩千多個字兒,天資確實聰穎靈慧。換做以往,蔣琬琰定然不會吝嗇於誇讚,但是眼前的情況卻不允許她隨意表態。

  果然,後面陸陸續續又有數名夫人開口,欲舉薦族內的晚輩予蔣琬琰認識。當中無一不是才華卓絕,機靈過人。

  這下別說蔣琬琰,連身旁的夏青都瞧出了她們的意圖——有女兒的,盼著給皇長子做妃妾。有兒子的,只好退而求其次,以期能留在宮內當伴讀。

  蔣琬琰將這些女子殷切盼望的模樣看在眼裡,不由輕嘖兩聲。沒想到,她家大寶才剛滿月,已然成了眾人眼中的香餑餑,往後還不知道得如何的搶手。

  她這當人娘親的,真不知道該高興還是擔憂。

  「所謂天下無不是之父母,想必在座諸位都是由衷地望子成才。」

  話至一半,蔣琬琰卻突然調轉話鋒,說道:「可本宮以為,有時候還是應該適度尊重兒女的意願,不是麼?」

  言下之意,將來不論挑選伴讀或者娶妻納妾,都要合乎皇長子的心意,她一點兒也做不了主。

  眾人聽罷,難免有幾分失落。但轉念一想,既然皇后娘娘心裡尚未有定論,那便是誰都可以爭取向上游的機會,隨即低迷的情緒又變為高亢,連連應聲說是。

  於是這場別有目的的喬遷宴,便在還算和諧的氛圍下,畫上句點。

  蔣琬琰面上雖不顯喜怒,內心卻暗自焦急著,也不清楚大寶這半日沒見到娘親,有沒有乖乖的不哭鬧。

  夏青似乎是看穿了她內心所想,不由開口說道:「娘娘,轎輦早已備妥,您是否現在移步?」

  蔣琬琰聞言,自是毫不遲疑地答應下來。

  皇城裡殿宇樓閣,園林亭台彼此相連,布局緊湊,而帝後寢宮是相距最為靠近的兩處,不出半刻鐘即可抵達。

  蔣琬琰吩咐抬轎的宮人停在門首,自己則徒步走進乾元宮。遠遠地,她便瞧見內侍們三五成群地躲在角落裡,竊竊談論著什麼。

  蔣琬琰下意識張大耳朵,結果聽進腦海中的內容,卻令她有些啼笑皆非。因為那些個內侍口中談論的並非旁人,正正是她自己。

  那年紀最輕的小內監,口風亦不甚嚴密,一張嘴就直言不諱地說道:「最近陛下的脾氣,當真是越來越暴躁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