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個臭小子,你怎麼說話的?欠揍啊?」

  顧恆安才不怕他爹虛張聲勢,早兩年他爹就打不到他了。哼了一聲,道:「爹,我說真的,您找個門戶低的,以後靈月嫁過去想做主還能做主。那家裡瞧著咱們府上估計也不會太難為她。您要是真找個高門大戶,靈月的脾氣,弄個不好,您等著看和離或者被休吧。靈月跟鍾宇的事兒,您知道外頭多少人聽到風兒沒啊,嫁到哪個世家去?萬一哪天扯出來,你說怎麼辦?」

  「這……你妹妹好歹是縣主,找個太低的也太什麼了……」

  「那您把她嫁出京城去?反正以後就算京里鬧起來,只要不傳過去就成。」

  平王又是搖頭,道:「你妹妹也沒出過京城啊。」

  顧恆安兩手一攤,說:「那我真沒法子了。本來您老人家在,就輪不到我做什么妹妹的主。您看著辦吧,反正別耽誤我娶媳婦就成。」

  「你個臭小子能不能不要這麼自私。」

  平王剛吼完,顧恆安就翻了個白眼,懟了一句「跟您學的。」然後偏頭躲開了一個飛來的茶盞。

  沒兩天京里就爆出個新鮮事兒,鍾家的小公子被人發現去了小倌樓,還欠了樓里銀子還不上。本來這事兒也就不大不小吧,鍾家都壓下來了。

  突然又聽說有一王姓公子,留書自盡,當然沒死成被救回來了。然後那王公子據說還是個遺腹子,救是救回來了,可人有點呆傻了。王家翻出來遺書,一看,不得了啊,這是為情而死啊。關鍵是這情的對方似乎還是個男人。信上倒沒說是誰,可王家公子身邊也是有小廝的,拷問之下吐口了,正是之前宿小倌樓的鐘宇。當即王公子的母親,王家三房夫人就到鍾家門口哭去了。

  這下子,京城裡炸鍋了啊,男子斷袖之癖不是沒有,許多人家如果自家出了這種子弟,也多是睜隻眼閉隻眼,只要能好好的娶妻生子延續後代,有些連妻子都不管的,覺得總比弄出庶子女強呢。

  王三夫人就說鍾家必定是知道的,不然怎麼鍾宇去小倌樓,就急急忙忙壓下來了。又哭鍾家是要斷人香火,若她兒子有事,她就在鍾家門口一根繩子吊死。連哭了三天,鍾家派了人請王三夫人進去說話,王三夫人不去,派別人相勸,王三夫人不聽。這倒也不怪王三夫人,王公子是個遺腹子,王三夫人就指望這個兒子呢。

  王家也氣啊,雖然王家不是什麼頂流世家,那也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那個「王」分出來的一枝,王家三房本來就剩一兒一母,出了這種事外頭還有人說王家苛待三房的。結果為了自家兒孫出頭也好,為了自證清白也好,王家這任家主一個摺子把鍾家給參了。

  直接參整個鐘家,從鍾老爺庸碌無為又搶下屬功勞,到鍾夫人背地裡放印子錢,再到鍾家出嫁的女兒不守婦道,鍾宇誤人子弟。說的一條條一件件都還有理有據的,讓人想駁斥一句血口噴人都覺得說不過去。那些證據都像是擺在那裡似的,王家一抓一個準。

  朝堂之上從爭吵鍾家和王家的事情,到慢慢變成了爭吵官員的庸碌之害,又發展到官員選任提拔,最後引發了一場巨大的政敵與政敵之間的攻訐戰。

  當然現在還沒發展到那麼嚴重,花朝也處於看鐘家好戲的階段。聽到說鍾家還出了個不守婦道的女兒,花朝就猜到說的是誰了,再一打聽,果不其然是老熟人,當初起過爭執又被家族犧牲嫁給寒門舉子的那位。

  聽說是成婚沒多久,鍾姑娘,不,鍾氏就吵著要和離。結果那個寒門舉子又高中了,鍾家不想放棄,就沒答應鐘氏和離,甚至為了拉攏自家女婿,還訓斥了鍾氏,然後又把鍾氏的一個遠房表妹給了那個寒門子做妾。於是,氣不過的鐘氏就不守婦道了。

  具體怎麼個不守婦道,花朝就打聽不到了,也沒人會跟她說這個。不過鍾家的操作卻再一次震驚了花朝。自家姑娘要和離,不許,不許就算了,還給姑爺納妾。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啊。而鍾氏也是,氣不過就這種報復手段?根本是自己把自己害死啊。怪不得都說鍾家不行了,鍾宇也行事猥/瑣。這種家風能教出什么子弟來。

  又過了幾日,聽說鍾宇落髮出家了。鍾夫人追到寺里哭也沒把兒子哭回來。鍾宇說要替他喜歡的人祈福,什麼時候王家公子好了,他什麼時候還俗。

  這下好了,鐘王兩家的官司更有地打了。官司沒打起來,鍾夫人和王三夫人先打起來了。有言官又參奏鐘王兩家有辱斯文,治家不嚴等等。反正要多熱鬧有多熱鬧。

  外面這麼熱鬧的時候,靈月縣主的婚事也悄悄的定下來了。

  其實原本也沒這麼快,平王雖然管的少,可他就這一個女兒,到底有幾分不忍。可鍾宇出事的時候,靈月竟然還想溜出府去看望,被顧恆安的人給逮了個正著。平王仔細一問,是鍾宇那邊偷偷送了信過來。平王是苦口婆心的將前因後果都說了,靈月反過來說平王是看不得她好,要去東宮告狀,說一切都是顧恆安主使的。

  結果,靈月被禁足了。然後平王大概用了三天的時間就把靈月的婚事定了下來。

  南方的世族司馬家,家裡什麼都好,就是家族遺訓,家中之人潛心做學問可,出仕不可。所以司馬家以教書育人為己任,南方最有名的書院就是司馬家辦的。家中出的要麼是詩詞大家,要麼是文豪,最差的也足夠在國子監執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