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看到標題想到了誰?

  放假比上班還忙,哎

  第64章 瑣事

  中元之後第一件要辦的是非語出嫁的事。非語瞧中了一個小衙吏, 往上屬兩代是跟著顧恆安祖父的,家裡幾代都有個可以吃皇糧的衙差名額, 也有點家底的。花朝放了非語的奴籍, 給了四副銀首飾, 一個空心的金鐲子, 還有衣裳布匹,都選了六六的吉利數, 還有一小封壓箱銀子,算是不少的陪嫁了。

  兩邊沒多少講究,男方也急著娶媳婦, 花了五六日的時間簡單的走了禮節,喜媽媽做了非語的娘家長輩, 選了個吉利的日子, 把非語送上了花轎。

  非語出嫁那日是一大早給花朝磕頭的,哭得泣不成聲,妝都花了。這段時間她在府里的日子也不算舒坦。原本是主子姑娘身邊的一等大丫鬟, 到哪兒也有下面人捧著的, 轉頭說要放出去嫁人,原本的小姊妹嫌她背了主子, 而那些巴結她的下人也很快的換了臉色。

  好在非語沒說出來又要留下的話, 不管心裡是怎麼想的吧,至少臉面上彼此都保全了。不然,非語即便說了,花朝也留不了她, 退一步說,花朝答應了,榮藍郡主也不會允的。屆時等著非語的恐更沒什麼好路子了。

  花朝想,其實她也還是有點生非語的氣的吧,不然府里那些踩低捧高的事兒,但凡她多問一句,估計也沒那麼厲害。可這還是在府里啊,外頭怕還不止呢。她多給點陪嫁,只希望非語日後能過的還順利吧。

  非語出嫁後,花朝正式提了春天上來,二等丫頭裡也就剩下秋天和冬天,等到花朝出嫁時,也都要提成一等的,這下子一看,倒是花朝身邊的人少了。

  榮藍郡主說要給花朝選幾個小丫頭,可花家知根知底的家僕都在南延呢,想了想還是覺得再湊合一段時間吧。花朝自己倒也不覺得不夠用,她的丫鬟都是能幹的,而且似乎真的對選丫頭這事兒提不起興致了。想當年她祖母教她如何挑丫頭的時候,她可是頭一天就興奮起來,大半夜不睡盤算自己想要什麼樣的,還惹了喜媽媽的教訓。

  天熱,花朝就鎮日的窩在房裡了。

  最近新找到一個樂事,就是顧恆安隔三岔五的會畫些小繪,據是他日常做了什麼,卻又不說明白,送來給花朝看,然後讓她猜是什麼意思,還要花朝提了句子在畫上,再送還給顧恆安,看猜的對不對。

  花朝感覺比之前只看顧恆安說了什麼還有趣些,倆人一個畫,一個寫,一來一往倒也玩的樂此不疲。

  今日送來的就一幅,一人席地而坐,旁邊一燭台,地上一書卷,旁邊還擺著一壺一盞,燭台無光,頭頂有月,人正舉手抻腰。

  花朝左思右想,琢磨了許久,在畫上提了一句「吹滅讀書燈,一身皆是月」,蓋的是寶卿雅正的小印。正欲喊人送回去,卻見春天從外頭正進來,手裡捏著的似是花箋。

  「這是誰送來的?大熱天的請客不成?」

  花箋有兩種,一為信,二為帖,瞧春天手裡的大小、厚薄,不像是信。

  春天聞言笑道:「姑娘眼神兒真好,送來的人還在等著姑娘答覆呢。周家的,姑娘瞧瞧。」

  花朝聽到「周家的」就眼神望著春天,一副「不是我想的那個吧」的模樣,見春天捂著嘴笑,這才擱了筆,擦了擦手,接過花箋看起來。

  的確是花朝想的那個周家,未來的善郡王妃周美欣送來的。花箋上不過兩三句話,曰:三日後為懸悅之辰,木樨初綻,特請溫宜縣主共賞。

  花朝看完,抬頭問春天道:「你剛才說人還等著回話?」

  春天點點頭,頗為無奈的樣子回答,「沒錯,奴婢說了等回頭給回信兒,那人還堅持要等等,說是省得再麻煩姑娘派人跑一趟。」

  這麼堅持,倒像是有點逼著人答應的意思,花朝又問:「我祖母知道嗎」

  「是老夫人身邊的人先接了的,然後才又喊了奴婢過去,奴婢覺著老夫人應該是知道的。」

  既然是祖母身邊的人曉得了,那又沒別的話傳給她,想來她祖母也是同意的,花朝這才跟春天道:「那便應了吧,說我會到。」說完又加了一句,「打聽下看還請了哪些人。」

  春天應聲而去,花朝卻是拿著那張花箋翻來覆去又念了幾遍,其實沒什麼好念的,只是有點想不通,她跟周美欣沒那麼熟悉吧,怎麼周美欣生日反而來請她,還一定要等到回話。想了想,又拿來紙筆,將大概事情說了一下,送去給溫寧,也問問她收到邀請了沒。

  溫寧的回信來的快,說她也收到了,不過她婚期近了,不宜出門就婉拒了。另又說起,周家這次似乎送了不少帖子出去,對外說是周美欣出閣之前娘家過的最後一個生辰,但據說是周家想給周美欣造勢,畢竟周美欣之前離開京城多年。溫寧還在信上叮囑花朝,若是要去就仔細著些,又說問問董湘去不去,好做個伴兒。

  說到董湘,先前花朝尋著機會跟她祖母提了,她祖母沒說好也沒說不好,只說「再看」,倒是她二哥不知哪裡曉得了,跑來刻意叮囑她,權當不知道莫多事,鬧得倒好像花朝多愛管閒事似的,為此,花朝還跟她二哥氣了兩天。溫寧那邊,雖然聽花朝說了一次董湘的事,可畢竟還沒有真的嫁進董家,也是不好插手問的。這事兒啊也就一下子擱下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