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爹爹路上小心,等過兩天我搬去陪您。放心吧,外曾祖父那裡我可以說定的。」

  花景進京,看似風平浪靜,誰也沒有驚動,可該知道的,會關注的,幾乎都盯緊了。

  二月十六,宮中,御書房。一君一臣。

  「無問如今竟也有了白髮,想當年,卿頭一次入京中,可是引起不小的關注啊,還差點做了朕的女婿。」

  「聖人笑話臣。當時年少輕狂,真是不好意思再提起。」

  今上五十向後,老態已顯,許是這兩年思慮甚多,花景覺得比他五年前見時瘦了許多。

  「年少輕狂啊,真是個好詞。太子當年也是頗有才名,你與他相交甚篤,當時並稱文武雙英,也是美談。可惜……都是朕的錯啊。一會兒你且去東宮看看太子吧。過年時太子病重,太醫都說不太好。」

  提起太子,花景沉默,斟酌言語後冷靜答道:「是,聖人吩咐,那臣便遞了帖子去東宮。」

  今上眯著眼睛,以上位者的神情俯看花景。若無當年之憾事,他的太子也會如花景這般,即便沒有花景俊俏,應該也是英姿賢德。哪裡像眼下,纏綿病榻,人不人鬼不鬼的。

  「不必遞帖子了,一會兒我讓人去傳話,你直接過去就好。」頓了頓,又道:「這些年太子一直不怎麼願意見人,朕知道他是對當年的事心中有怨。那件事的確是朕的縱然疏忽,可朕老了,白髮人送黑髮人,最是心酸的啊。朕的一個兒子走在朕之前,不想第二個兒子也走在朕之前。你去與太子說說話,寬慰寬慰他。還有恪謹,好在太子還有恪謹。朕看著恪謹長大,朕的長孫,小時候就抱在朕的膝頭,他寫的第一個字還是朕教的,朕如何不疼他呢。」

  花景垂著頭,不言不語,今上也不需要他言語,今上只需要他去做一個傳聲筒,或者也是警告他,到底站在哪邊。也難為今上找了這個理由把他詔來京中,當年他與太子相交,太子直言知己。一晃這麼多年過去。太子出事後,他只見過一次。

  今上說完,見花景並不接話,似乎又想起什麼,加了一句。

  「說起來,若論親緣,你也該喊我一聲舅父,與太子也是表兄弟。」

  花景急忙跪下,道:「臣不敢。」

  「舅父」這個稱呼太親近了。即便把表字去掉,稱「舅舅」也不敢稱「舅父」。

  卻見今上笑著擺擺手,道:「無問總是這麼謹慎。無妨無妨的。」

  「聖人信任臣,臣明白。」

  「哈哈,花家忠心,你教的女兒都好。無論南北,皆為皇恩。說的真好。朕都知道。當年你非要娶魏家的女兒,朕還擔憂來著。如今看,無問眼光好,娶了魏家最好的一個。」

  前一句還淒風苦雨,後一句便和風細雨。帝王策啊。

  不過,這些話花景聽的高興,應和的笑道:「謝聖人誇讚。當年初見亡妻,臣就動了心。我娘說姻緣天定,可不就是這樣嘛。說起來,臣還想同聖人討個主意。」

  「哦?還有你決定不了的事情?說來聽聽。」

  「臣也是最近才知道,亡妻與原平王妃是閨中密友,還曾言要結兒女親家。前段時間臣岳母將小女接入京中,如今平王繼妃又是小女的姨母,便提起這段親事來。臣只有一女,不求小女嫁入高門,只求她平安順遂。可平王府似乎很想與臣家結這門親事,臣覺得奇怪打聽了一番,聽聞平王世子有些紈絝,所以想請聖人看能不能與平王府說項一下,各自婚嫁較妥。」

  今上聞言,仿佛來了莫大興趣,道:「你家與平王家竟然還有婚約?哎,其實雅正這孩子就是玩心大,其他也還好。再說男人嘛,成婚前哪有定心的,成婚後就好了。」

  花景皺眉,一副沒想到今上會維護平王府的神情。猶豫之後仍道:「聖人,這不妥。臣婚前也沒這樣。」

  「哎呀,你就是個無趣的,當年朕就知道。我看這門婚事不錯,之前我還在頭疼雅正這孩子眼光高,你女兒是朕親封的縣主,朕還賜了「敏慧」二字,多好的緣分啊。實在不行你讓他倆先接觸接觸嘛。正好,馬上春蒐了,到時候一起都去。」

  花景面上糾結無奈,外加不放心,內心卻是各種呵呵和滾。

  太子沒見到,卻是見到了皇長孫。

  「恪謹見過將軍。父王身體不適,說還是下次再見吧。將軍見諒。」

  花景認真的打量顧恪謹,五年前他進京述職,見過一面,那時還是半大小子,一副傻乎乎的樣子,五年過去,卻是已經帶了深沉與風霜。果然,宮裡就不是個好地方。

  「殿下客氣了。臣奉聖人之命前來,太子殿下以身體為重。」

  「多謝將軍。恪謹會轉告父王的。將軍此次入京不知會呆上多久,若是哪日父王身體好些,再請將軍入宮敘話。」

  花景笑,這些小手段還太嫩,可憐皇長孫已經要擔起東宮的重擔,也可憐他那位知交好友,生在帝王家。

  從懷中掏出一枚玉扳指,花景遞與顧恪謹,道:「殿下與太子殿下當年極像,見到殿下就仿佛看到當年的太子殿下。當年臣入京求學兩載,太子殿下詩文勝我,騎射輸我,言臣與他一文一武甚好。這個扳指是當年太子殿下所贈,道臣乃武將,常做彎弓之事,玉扳指與臣合適。請殿下將這個扳指轉交太子殿下,其他的太子殿下會明白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