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卻聽劉氏繼續說道:「你三舅舅說是平王世子身邊的人幫了忙,若不是因為朝兒的關係,平王世子哪裡知道你三舅舅啊。」

  「顧恆安?三舅母誤會了,我與他並無什麼。」

  劉氏略微尷尬,她以為花朝什麼都清楚的。不過話說回來,原本她也奇怪,平王繼妃是魏氏,想想魏氏,正常花家也不會同意花朝嫁給平王世子啊。可她夫君的的確確說的花朝和平王世子有婚約,所以她才直接提出來,倒沒想到花朝全然不知的情況。

  「這個,這個,許是咱們弄錯了。」

  花朝聞言笑道,「三舅母說的這麼肯定,可不像是弄錯了。不知舅母到底聽到了什麼,告訴我嘛。說實話,我一直懷疑我爹爹同意我來京的原因。」

  把她爹搬出來,自然是告訴劉氏,說了也無妨。

  「哎,都是我嘴快。」瞧著目露靈光的花朝,劉氏才真的體會到她夫君說的,花家小姑娘不能小瞧了。想了想還是老實說道:「具體的我也真不知道,就是聽說朝兒和平王世子是有婚約的。這種事一般不能亂傳,你舅舅說的斬釘截鐵的,我就以為……」

  婚約?她和平王世子有婚約?什麼情況?

  花朝震驚了,可顧恆安總沒事找事的接近她,顯然是有原因的。

  「姐姐,想不明白的事情要麼就不想,順其自然,要麼就問問知道的人啊,自己琢磨即沒效果又費神。」

  從勁爆消息中回神,花朝看了看魏玉瓊,暫且壓下心底疑問。轉頭對劉氏笑道:「舅母將表妹教的真好。日後魏家,有舅舅和舅母在,想來也能平順很多了。」

  劉氏聞言,與自家女兒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喜悅,這才連聲應道。

  「日後魏家自有大房的賀哥兒撐門楣,大嫂子也是能幹人。我們啊,就過好自家的小日子就成。不過朝兒若是有什麼事兒,來找舅舅舅母,咱們定是不會推脫的。」

  花朝想到喬女官對劉氏的評價,「周全」,倒還真是的啊。花朝笑而不語,彼此心裡都有數了。都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復又想起一事來,問道:「倒是真有一事想跟舅母打聽。不知舅母是否記得原來魏家有個親戚,大家都稱呼悠姑娘的那位。」

  劉氏神色微冷,自然記得,也知道花朝為什麼問,答得很爽快。

  「記得,當年出了那樣沒臉的事,她被你家送回來,老夫人竟然又把她送到我們那兒去,真是,這種沒臉皮的人怎能讓她進家門,拼著翻臉我也沒讓進門。後來好一陣子沒聽到消息。不過說來也怪,前兩天我從城外回來,經過城北的時候,竟然看到她了,這麼多年她竟然還在京城。」

  「舅母在城北遇到了悠姑娘?」

  「對,我聽到路邊吵嚷,就從馬車裡瞧了瞧,正好看到她不知怎麼與人起了爭執,被一個大娘打掉了幃帽,露出臉上好大一片疤痕呢,不過認還是認得出來的。梳的婦人頭,許是後來嫁了人,這些年倒真沒聽說她找上魏家。」

  城北啊,怎麼這麼巧。看來還要再派人去打聽下。

  「先不說她現在,我就想知道這悠姑娘什麼來頭,我娘出事後,我爹和祖母都不讓我問。可當初她去我家的時候,我還挺高興來著,覺著有人陪我玩兒了,誰知道……年前我進京了,這魏家上下絕口不提這個人。」

  劉氏搖頭又嘆氣。

  「說起來,她也出身可憐。原本家裡也是世家望族,一夕獲罪,滿門就剩了她跟她姐姐。你舅舅說,她們姐妹的爹曾幫過你外祖父,所以你外祖父就使人使力的將姐妹倆贖出來了。在外頭找了個宅子養著,說是魏家的遠親。那對姐妹都長得不錯,姐姐性情溫和,倒是挺不錯的。當年跟四叔好像還有點意思,不過老夫人自然不會肯答應她進門的。後來你四叔娶妻生子,那位聽說是疾病沒了。」

  這些往事,前頭花朝就想打聽了,可從魏家老僕口中打聽到的都是些皮毛,真正會知道內情的魏家主子們,花朝也沒個好問的。劉氏就不一樣了,當真是問對了人。

  「那就剩悠姑娘一個?後來呢?」

  「悠姑娘與她姐姐年齡相差不小,性格也不像,估計從小就養在市井,很會看人眼色,對人下菜的。她姐姐沒了,她反倒在老夫人跟前得了臉,有段時間跟這府里的正經小姐似的。老夫人對你母親,哎,也不知道是不是前世的冤家,要我說這姓魏的,就倆人最好,一個是三舅舅一個就是你母親。當年我們一窮二白的去了縣上,你母親還讓人送了千兩儀程來。竟是真沒想到,魏家會把悠姑娘送到你家去,你舅舅聽說的時候氣的要回來找老夫人問問是什麼道理。」

  三老爺有沒有真替她母親回魏家算帳,這個不可考,不過三房的態度很明確就是了。

  魏老夫人覺得花朝他娘不聽話,送了個年輕貌美的姑娘去花家,說是照顧生病的表姐,卻打著照顧到姐夫床上去的主意。而悠姑娘這樣的出身,顯然也是想處心積慮的往上爬的,正好與魏家不謀而合。

  當初她娘出事後,他爹恨不得打殺了那位悠姑娘,可她祖母說悠姑娘非奴非婢,不好直接打殺了,反而還派人親自給送回魏家。

  從三房出來,花朝回了魏家給她的那個小院。其實屋子裡的東西都搬的差不多了,過來跟喜媽媽她們打聲招呼,而且魏賢忽然改換武舉的事,必有內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