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吳氏也嘴硬的說:「她自己要回去的,憑什麼要我派人去接啊?」

  王氏提了個管事,平白惹來一身麻煩,而吳氏也把這事兒算在了自家兒媳婦頭上,只是她從祠堂出來,王氏就回了娘家,倆人還沒遇上。再聽說兒媳婦是自己跑回娘家,還跟她兒子吵了架,吳氏氣的自個兒在屋裡就罵了很久了。

  魏老夫人眯著眼睛,手按著太陽穴,實在是覺得累的慌。

  「賢兒這兩年要科舉入仕,當初看上王氏,也是因為她爹恰恰能幫上賢兒。年輕小夫妻床頭吵架床尾和,小媳婦面子薄一時想不開回娘家也沒什麼,你當初也回娘家過呢。讓你媳婦在娘家鬆快幾天,咱們派人去誠心接回來,這事兒也就過去了。你一直不去接,那是不打算要這麼親了還是怎的?」

  聽魏老夫人拿她當年的事來說,吳氏面上微紅,扭著帕子道:「那倒也不是,我這不是氣她脾氣太大嘛,賢兒又沒幹嘛,她倒是一副不依不饒的樣子。成婚這麼久她也沒懷個孩子,我都沒讓賢兒納妾呢。」

  「行了,孩子的事急不來。賢兒這一年時間都在外頭讀書,怎麼有孩子。要我看書院別去了,就在家裡讀,還能照應的好些。」

  這話說到了吳氏心坎兒里,她也是恨不得見天兒的能見到自己兒子才好呢。趕忙附和道:「哎呀,娘,我也是這麼想的。可是賢兒總說書院安靜。要不,您跟他說說。」說完,想了想,又支支吾吾的開口道:「還有啊,娘,雖說這孩子不能急吧,可王氏本來就比咱賢兒大呢。您說要不要給賢兒安排個人?」

  魏老夫人瞪了吳氏一眼,不就是想壓兒媳婦一頭嘛,當初要娶的時候說年紀大點好,大點會照顧人。

  「安排個人?通房丫頭還是妾?你準備讓庶生子生在嫡子前頭?賢兒這兩年重點是讀書,你別折騰的他心散了。日後若是你媳婦真年紀大了,那另當別論。做事情要想清楚了,不要被人拿了話柄懂不懂啊?你老實的呆著,聽我安排就行了。算了,我也不讓你派人了,我派吳媽媽去接你媳婦。」

  吳氏微微撇嘴,卻也不敢反駁什麼。

  「進屠蘇酒,膠牙餳,下五辛盤」,是為新年之俗。

  五辛菜,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

  即所謂「春日咸作春盤嘗,蘆菔芹芽拌韭黃。互贈親友同此味,果腹勿須待膏粱。」

  出正月前饋春盤,以示春將來到。

  南延的風俗跟京城大致一樣,不過是換了幾樣莘菜。花朝未進京的時候,花家離得遠,給魏家走節禮也就是按著幾個大節來,饋春盤這道風俗也就略過了。但花朝如今在京中,便沒打算省這點小事兒。

  原本是讓非語走一趟的,可花朝跟溫寧商量生日的時候,興王妃也聽說了「內情」,便派喬女官往魏家走了一趟。外人看著好像是對魏家很禮遇,可關起門來說了什麼可只有魏家自己知道,魏老夫人就算再不高興,為了面子也不好意思往外說。這倒的的確確省了花朝不少事兒。

  喬女官回來的時候,說正好在魏老夫人那裡遇到了魏家三房的人。聽說是魏三老爺連續三年考評是優上,估計能調回京中任職,三夫人就先帶著一雙兒女回來了。

  魏家三房啊,花朝倒真有些想見見。劉氏先回來,要麼是魏三老爺回京任職十拿九穩了,要麼是需要劉氏先回來再走動走動。可即便是後一種,想必也是有希望的。忽然有點想知道魏老夫人的表情。二老爺、四老爺不談,唯一還算能看的大老爺也就是占著位置沒什麼實權,而且是萬年不挪窩的了。偏偏魏老夫人最看不上的魏家庶出三老爺,有一步步的爬上來的意思了。

  「喬女官覺得我那三舅母如何?」

  「我接觸的並不多,可聽魏三夫人說話,應該是個周全的。」

  花朝點了點頭,「周全」啊,這可是不低的評價了。

  「那三房的姑娘和少爺呢?」

  喬女官聞言,笑了,思索了下,道:「這個是真說不好,我去的遲,那位少爺應該是已經請過安又避開了,並未見到。姑娘倒是在,可很安靜,長輩問什麼答什麼,不問就不說話。不過,不管長輩們說什麼,她都臉上一直帶著笑。對了,魏三夫人和姑娘的穿著打扮也都很不錯。」

  懂了。二少爺魏贇今年該是十二歲了,正常不該常呆在內宅,請了安後不在場,至少說明守規矩。三姑娘魏玉瓊比花朝小一歲,說是十五,可應該生日還沒到。想也知道,見到三房人的魏老夫人不會太高興,說話估計也不會很好聽,三姑娘既不插嘴還能一直微笑,不是個麵人兒就是個有成算的。

  興王妃聽完了,也是若有所思,想了想對花朝道:「若魏家三房真是可交的,對朝兒來說倒是好事。也不要多親近,能客客氣氣的有時候也挺好。」

  花朝明白興王妃的意思,點頭道:「人和人的親近也是看緣分的,按我爹的脾氣,我娘走的時候魏家就不想理了。是我祖母一直說,我們若是主動斷了親,那世人倒是說我們錯的多,倒不如現在這樣,心裡明白,面上不顯,再往後還能有什麼呢。我倒真不指望魏家什麼,可他們總辦些噁心人的事情,也的確讓人受不了。」

  「娘,三房再好,那也是庶出,我看對朝兒沒什麼幫助。別到時候又多個想攀扯上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