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番梳洗更衣,等著薛長憶的人先走了,長玉才從摘星閣當中往沐宸殿的方向趕。

  為了避開薛長憶,長玉從沐宸殿的後門入的殿,前頭的小太監引著她往前殿過去的時候,她瞧見薛長憶已經跪在沐宸殿之前了。

  長玉頓足一刻看了看她的這個妹妹。

  遠遠的,薛長憶就跪在台階之下,渾身縞素,長發未綰,身後跟著同樣跪下的竹姑蘭姑二人。

  她跪了一陣,便揚聲道:「——今日是母后頭七,兒臣求父皇,以皇后之禮斂母后於皇陵!兒臣求父皇!」

  前頭引路的小太監見長玉良久沒有跟上來,便回過頭去:「九帝姬,您在瞧什麼呢?」

  長玉回身過來,瞧著小太監微微一笑:「十一帝姬今日來得比我還早了。」

  前面的小太監輕輕嗤了一聲:「來得早有什麼用啊?如今陛下正為魏皇后死前辱罵薛氏的事情發怒,這個節骨眼上,能保全一個全屍都已經是開恩了,十一帝姬這麼天天來跪著,陛下連見她一面都不肯,也沒人為她說話,來這兒不過是浪費時日罷了。」

  長玉聞言,沒再說話,只笑了一聲,便跟在太監後頭進來沐宸殿當中。

  沐宸殿裡,鄭小宛與明昭帝正在用早膳。

  鄭小宛一見長玉來了,便笑著給她招手道:「今日九帝姬來的時候巧了,正趕上本宮與陛下用早飯,帝姬也一同用些吧。」

  明昭帝也放下筷子笑道:「長玉來啦?坐吧。父皇著人給你添雙碗筷。」

  長玉上前跪拜行禮,之後才笑道:「這早膳兒臣不急著用,今日過原是為了立後之事。」說著叫身邊燕草將一疊捲軸交給明昭帝身邊的吉祥,「這裡是兒臣所集後宮眾妃的意見,看來如今貴妃娘娘為皇后,乃是眾人之意。」

  明昭帝一聽這話便大笑起來:「好,長玉。朕將這件事情交到你的手上果然是對了,你真是沒辜負父皇的期望,把事情辦得這樣妥帖。」

  長玉微笑奉承道:「原是父皇英明。鄭貴妃娘娘品性溫敦,宅心仁厚,能立為皇后,乃是六宮之福。」

  明昭帝笑道:「好啊,長玉,今次你立了大功,待貴妃立後大典,朕就加封你為順慶帝姬,立帝姬府,位同親王。」

  長玉連忙跪下,恭順道:「兒臣只願父皇龍顏大悅,別的爵位不敢有索求。」

  明昭帝大笑,命人將長玉攙扶起來。

  鄭小宛坐在明昭帝身邊,給他遞了一杯酒,嬌笑道:「後宮的人倒是好說,只是前朝那兒一群老頭子煩得很,只怕到時候又要對臣妾多加彈劾了。」

  明昭帝擺了擺手:「這個愛妃放心,前朝那兒自有……」

  「稟陛下,外頭三殿下求見。」如意上前道。

  明昭帝一頓,隨即撫掌大笑:「朕正要說他,他這就來了。請進來。」說著與鄭小宛道,「愛妃不必擔心,前朝那兒自有薛止這孩子替你擺平,我聽說經由他手,如今你義父李家丞相頭一個同意立你為後的事情,有他帶頭,後面的人還怕擺不平麼?」

  長玉坐在一旁靜靜聽著明昭帝與鄭小宛說話,一抬頭,便見薛止已經從外殿走了進來。

  這段時間長玉一直沒怎麼見過薛止,如今再一見,倒真有些認不出來了。

  不似從前總是一身玉龍府棗紅官服穿在身上,加封親王之後,穿戴得更加隆重了一些,一路穩穩走進來,比起從前溫潤如玉的氣質,倒是多加了幾分鋒芒在其中。

  薛止在明昭帝跟前跪下,行了一個禮:「兒臣給父皇請安。」

  明昭帝笑道:「你來啦?你九皇妹正與朕交代鄭貴妃立後之事,朕想問你,朕交代你安撫前朝的事情辦得如何了?」

  薛止回眸過來,看了一眼坐在身旁的長玉。

  長玉觸及薛止目光,微微垂頭笑了一下。

  薛止收回了目光,看著明昭帝笑道:「自然是已經安排妥當,父皇無需擔心,只要等欽天監的人算好良辰吉日,立後大典便能如期舉行。這段時間兒臣已經在著手布置,父皇無需勞心。」

  明昭帝笑道:「這件事情辦成之後,之後的獎賞朕自不會少了你的。」

  薛止拱手:「多謝父皇。」

  鄭小宛笑道:「有三殿下在,陛下與本宮自然是放心的。」

  明昭帝點點頭,笑著伸手去提筷子。

  可是剛提起筷子,明昭帝卻覺得眼前一陣暈眩,手裡失力,捏在手中的筷子啪嗒一聲掉在了地上。

  鄭小宛第一個察覺到,立馬起身攙扶明昭帝,焦急道:「陛下這是怎麼了?」

  長玉與薛止對視一眼,也立馬上前。

  明昭帝緩了一會兒,方才慢慢推開鄭小宛的雙手:「朕無事,想來是昨夜沒怎麼睡好。」

  薛止忙道:「既然父皇覺得身子略有不適,還是先回去補覺吧。」

  明昭帝的臉色有些虛浮,他慢慢點了點頭:「也好。」

  鄭小宛連忙起身,「臣妾陪陛下進暖閣歇息。」

  長玉垂頭,恭送著明昭帝與鄭小宛回了內殿。

  甫明昭帝消失在正殿裡,長玉第一刻便抬頭,靜靜盯著薛止:「是不是你對父皇做了什麼?」

  薛止眉眼帶笑:「長玉妹妹,這兒可不是說這個的地方。」

  長玉看了他一眼,轉身往沐宸殿外的方向走。

  薛止跟在她的身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