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薛長憶更是如此,氣沖沖地就準備推開坤寧宮的後宮門教訓那幾個宮女,可卻被魏皇后輕輕一攔攔住了。

  魏皇后給身後隨行的一眾人比了一個禁聲的手勢,冷著眉眼靜靜聽著宮牆之外的話。

  坤寧宮宮牆之外的兩個嘴碎宮女並不知道牆內的情形,還在自顧自說得高興。

  一個道:「……姐姐,你說如今前朝都已經亂成這樣了,陛下也不管管?」

  另一個道:「這事兒也是輪得著你管的?你有幾個膽子?拿著這種事情議論,不要命了?如今陛下這般只顧享樂,尊貴如嫡妻皇后娘娘都只敢意味奉承討好,她都不敢勸說,誰還敢多言?如今陛下一心只聽從鄭貴妃的話,你覺得鄭貴妃可是會勸陛下勤政的主兒?」

  「姐姐提起皇后娘娘,我倒是還有一樁外頭的新鮮事兒說給姐姐聽,定然是姐姐在宮裡沒聽過的!」

  「你可說說,還有什麼是我不知道的?」

  那人得意笑了一聲,「姐姐還不知道呢,如今因著陛下不理朝政,上行下效,大燕各州郡到處都是貪官橫行,響馬作亂,就說咱們盛京都還算是好的了。咱們在宮裡還算是過得去,可那些老百姓在宮外可就是吃苦受罪哇!可是他們有不敢直言陛下,就通通說是皇后娘娘德行有失,明知妖妃惑主卻不加勸阻勸諫,不配為皇后……」

  「噓,你說這個也不怕忌諱!小聲些!」

  「沒事兒,這會兒皇后娘娘正該是在後殿歇息的時候,誰能聽見!而且姐姐你還不知道呢吧?民間諸多非議如今傳到李丞相耳朵里了,我有個姨娘的姐妹在丞相府當差,前時她陪同丞相夫人一同進宮的時候,她瞧瞧告訴我說,李丞相等一眾言官如今也在預備上書皇后無德,許是想趁著時機叫陛下廢后呢!」

  「哎呀,你這麼一說,也不是沒可能。如今鄭貴妃可是李家名義上的養女,後宮當中太后與賢妃都沒了,李家世代後族,估計是想把皇后之位奪回自家手裡。若是真按這話說,將來這後宮豈不是鄭貴妃的天下了?」

  「哼,其實當年這皇后之位本來也該是李賢妃的,宮裡私下不都說麼?說當年要不是魏皇后害了賢妃肚子裡的那個皇子,自己搶先剩生下皇子,這後位那輪得到她們一個小小的魏氏來坐?李家什麼地位?魏家又是什麼地位?哎,要我說也是萬事自有因果,你看,皇后娘娘當初生下的敬憫太子,可不就是因為皇后害死了賢妃的兒子,所以才早早去給賢妃的兒子償命了麼?」

  「……」

  坤寧宮宮牆之內,一行人臉上的神色都已經慘白。

  長玉不動聲色瞧瞧抬眼瞧了一眼魏皇后,但見魏皇后已經是面如菜色,整個人身形搖搖欲墜。

  薛長憶終於忍不住了,高聲道:「盛京宮之內,是誰這樣放肆敢隨意議論皇后?來人!把門後的兩個人給我押上來!杖斃!」

  蘭姑等慌忙應下薛長憶的話,踹開坤寧宮的後門一看,可是連一個人影都看不見了。

  蘭姑回來朝著薛長憶跪下道惶惶道:「回帝姬的話,人已經跑了。」

  「跑了就給我搜!把宮裡的人一個一個揪出來盤問!我就不信這兩個人還能翻得出這天外去!」薛長憶氣急敗壞。

  魏皇后靠在竹姑的懷裡,眼神直勾勾地瞧著遠處,半晌方才一把抓住薛長憶的手,蒼白著臉,強撐著道:「如意……陪母后回宮……」

  薛長憶不甘心道:「母后!兒臣定把這兩個賤婢揪出來輪棍打死為母后……」

  「本宮說了!回去!」魏皇后驟然一聲暴怒。

  薛長憶怔了,「……母后。」

  魏皇后按著太陽穴,面無血色,徑直攙著竹姑往坤寧宮的宮室之內走了回去,連一句告辭的話都未曾與長玉說。

  薛長憶見魏皇后這般模樣,心中十分焦急,趕緊也跟著走了。

  長玉留在園中,靜靜瞧瞧遠去的魏氏母女二人。

  燕草跟在長玉的身邊,擰眉道:「主子,皇后已經回去了,咱們也先回含章殿吧,少時候陛下還要傳您去沐宸殿呢。」

  長玉收回目光,淺淺瞧著身邊燕草:「也好。」

  主僕二人在殿外跟魏皇后身邊宮女交代了一聲,便從坤寧門走了出來。

  剛往前過了一條長街,拐角處便有兩個人跳出來,攔住了長玉去路。

  長玉沒料到突然從街角處蹦出兩個人來,冷不防被嚇了一跳,等定睛一看,跪在面前的原是兩個宮女。

  那兩個宮女朝著長玉笑嘻嘻磕了一個頭,隨即捧著手朝長玉笑道:「九帝姬,咱們可都照著您說得話去辦了,今日在坤寧宮後門處,若是我姐妹二人腿腳再慢一些,保不齊便要被十一帝姬的人抓住。您瞧著我姐妹兩個如此為帝姬您費心的份上,好歹也多賞咱們幾兩銀子。」

  長玉垂眸,眉眼帶笑地瞧著跪在跟前的兩個宮女:「這是自然的。你們肯為我費心,我豈有叫你們空著手回去的道理?」說著招呼身邊的燕草,「一人取五十兩銀子送去。」

  兩個宮女一聽可高興壞了,連忙朝長玉謝恩。

  長玉卻不急不慢,從頭上拔了兩根金簪子下來,給地上跪著的宮女一人一隻,微微笑道:「你們都是在宮裡侍候的老人了,不日放出宮去,身上盤纏若是少了,儘管托人來宮裡問我要。這兒多送你們一人一根金簪子,乃是鄭貴妃送給我的,當時我另外的一番謝禮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