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丞相府書房當中。

  薛止面前的茶已經換過好幾趟了,對面的年近半百的李丞相卻仍舊沒有答話。

  薛止抬手捧起茶盅呷了一口,半晌眉眼一抬,靜靜盯著對面沉默不言的李相微笑道:「舅父考慮得怎麼樣了?」

  李丞相默然一陣,烏沉沉的眼珠子抬起來,盯著薛止道:「三殿下今日特地過來再拜訪老夫一次,是已經等不及了?或是身邊沒有旁的能人給三殿下當槍使?」

  薛止微笑道:「外甥只是不忍李家落到不久之後的境地。何況,魏氏陷害我母妃致死,如今後宮裡能說得上話的李氏女子,一個都無。再者,舅父也知道如今魏皇后越發囂張,趁著陛下不理朝政,借著自己皇后的名頭,在朝廷當中安插了不少自家的親臣。眼瞧著魏氏這樣給李氏當奴僕都不配的家族忝居上位,外甥替舅父覺得不值。」

  李丞相靜默了片刻,道:「三殿下的身邊的人手已經足夠多了,宮中幾乎都是三殿下耳目,想來登位路上,也不會有什麼阻礙。李氏一族,恐怕幫不上殿下什麼忙。」

  對方的拒絕倒並沒有使薛止急躁,他微笑了一下,「舅父,你當真願意瞧著魏氏如此囂張?從前太后娘娘尚在人世的時候,李家自然無需擔心自己的地位,可是如今太后娘娘不在了,魏皇后在宮中獨大,鄭妃就算再如何受寵,到底背後無什麼根基。現在趁著李氏黨羽尚在朝中,若是不將魏家壓制,來日真到分庭抗禮那一日,咱們未必就有勝算。何況,舅父,難道您心中真的就不恨麼?」

  李丞相的身形微微晃動一下。

  薛止抓住機會,起身踱步至李相身邊盤腿坐下,「李氏忠君,扶持著陛下登極,可是陛下卻未曾有一日真正信賴李家。陛下他,憎恨太后多年的約束,也憎恨他登基之處李家的獨攬大權。當年縱容魏氏謀害我母妃腹中的皇子,後來又對魏家在朝廷上的舉動視若無睹。這麼多年,舅父您為陛下鞠躬盡瘁,太后與我母妃伺候陛下也是如履薄冰、盡心盡力,可是到頭來,李家如今得了什麼?」

  李丞相聽著耳邊薛止的說話聲,半晌冷笑了一聲:「我乃燕臣,非吳臣。」

  薛止卻只輕笑一聲:「舅父,您心裡其實心知肚明。這天下之主誰來當,都可以。但只要李氏是唯一的權臣就足夠了。您如今再扶持著陛下,只怕將來所得的結果不盡如人意。陛下原本昏君,而我有意代之,除天下萬民之疾苦,這個時候您站在我這邊,是順應天理。舅父,您一定要想清楚了。」他從袖子裡抽出一封書信,擺在李丞相的面前,微笑道:「只要舅父站在我這邊,我絕不會讓舅父失望,來日的燕國,不論有我薛止,還是無我薛止,李氏都會是毫無疑問的寵臣一族……何況,我是您如今唯一與薛氏一族有所關聯的外甥。」

  李丞相靜靜瞧著擺在自己面前的那封信箋。

  燈火搖曳當中,薛止笑意輕柔:「舅父,您做一個選擇吧。」

  *

  坤寧宮當中,宮人都屏退殿外,內殿唯余魏皇后與蘭姑竹姑二人。

  魏皇后聽著蘭姑在耳邊低聲回稟這些天來宮內外的消息,越聽,手就攥得越緊。

  一剎那,她手中那一顆葡萄便被捏碎了,鮮紅的汁水流得滿手都是。

  「噹啷——」

  魏皇后隨手便抓了身邊一個果盤恨恨扔在摔碎在地上,瞪著蘭姑不可置信地咬牙問道:「李丞相今日當真在陛下面前說要認鄭小宛那個賤人為義女!?」

  蘭姑竹姑見魏皇后發這樣大大的脾氣,連忙跪下。

  蘭姑惶惶低聲道:「如意嘴裡說出來的話,估計不會有假。娘娘,您還請息怒啊。」

  魏皇后氣得臉色發青,她一手捂著臉背過身去,不住地冷笑:「息怒、息怒。要本宮怎麼息怒!?李家這是什麼意思?從前還不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樣,憎惡鄭氏妖妃惑君嗎?怎麼轉眼要認鄭小宛作義女?」

  蘭姑忙低聲回話:「這、如意說他也不甚清楚,只是今日李丞相突然入宮,就上奏了陛下這件事情。陛下龍顏大悅,鄭氏也很是高興,當場便叫了李相一聲父親。」

  魏皇后冷笑:「她能不高興麼?從前她身為貴妃,可也不過就是一個背後無什麼背景的空架子罷了,如今有李家在背後為她撐腰,她豈不是準備一躍本宮登頂後位了!?」

  竹姑忙道:「皇后娘娘,鄭氏這種罪臣之女怎敢?」

  「怎敢?」魏皇后冷笑,「她都有天大的本事把薛長玉回宮的事情壓下來,還能有什麼不敢的?如今她仗著陛下的恩寵囂張至此,在宮中處處收買人心,又認下李丞相為義父……李家可真是審時度勢啊,從前仗著太后和賢妃那兩個妖婦,如今太后賢妃不在了,便與鄭氏勾結……」

  竹姑憤然道:「娘娘,自從九帝姬回宮之後,處處奉承鄭妃,如今借著鄭妃,九帝姬多得陛下寵愛。有她二人在陛下身邊,久而久之,奴婢害怕她二人讒言於陛下,陷害娘娘與十一帝姬啊……」

  蘭姑也道:「竹娘的話確有道理,娘娘,咱們也應該早做打算。當初安氏的死始終是九帝姬的一個心結,娘娘又是致使她當初和親的第一人,想來她心中對娘娘多有怨恨。當年安氏為娘娘做了那些齷齪事,奴婢只怕安氏臨死之前托人與九帝姬交過底,若是讓九帝姬知道了,只怕不妙。何況如今她與鄭妃勾結,定然也有心對娘娘不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