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太后知道薛長憶這是撒嬌,笑笑道:「你成天男兒郎似的,哪裡有你長慈堂姐的端秀模樣?還在這兒爭嘴呢。」說著, 眉目輕輕瞥向王妃,「這樣好的模樣,今年幾歲了?」

  「回娘娘的話,長慈出了年便滿十四了。」忠勇王妃欠了欠身。

  「十四了。」李太后沉吟一番,隨即才淡淡一笑,「那倒是到了可以說親事的年紀了。」

  忠勇王妃一時不明李太后這話背後的意思,只好陪著笑,謙聲道:「王爺和妾身膝下就這麼一個女兒,倒是疼惜著,說親的事還想再遲幾年呢。何況……」她眸子轉向身後的撫南侯陸夫人,客氣笑道,「何況八帝姬才與撫南侯世子定下婚事,長慈的事情,怎麼說也得排在她長敏姐姐的後頭,方成規矩。」

  李太后眸光沉沉瞧著忠勇王妃一笑,「對了,今日陸夫人不是帶了世子進宮麼?這會兒怎麼不見人?」

  陸夫人忙起身回話:「跟著幾位皇子一處,想必是在宮中遊玩吧。太后娘娘勿怪,這孩子從小不在府里管束,著實欠規矩,等回去之後,妾身定然好好訓誡他一番!」

  「倒不是什麼要緊事。」李太后靜靜笑了一聲,「只是今日世子既然入宮了,倒是不妨叫八帝姬同他見上一面。原本也是表兄妹,他們年輕人在一塊兒玩,總比跟著哀家這個老婆子快活些。」

  薛長敏聽這話,麵皮上燙紅,趕緊低頭聲若蚊嚶一般:「皇祖母說得什麼話,今日來慈寧宮原本也是為皇祖母抄佛經的,怎麼一來二去,倒是……」

  薛長憶早也嫌在慈寧宮當中悶得慌,忙接著太后的話笑道:「那正巧了,不如孫女領著眾位姐妹一同過去御花園玩?」

  「就你乖覺!」李太后佯裝怒意,少時又笑了,朝著各家夫人們道,「也好,不如就叫她們孩子一塊玩,咱們這些就在慈寧宮說說話。」

  薛長憶一聽,趕緊拉著長玉的手上前,笑著朝太后欠了欠身:「那孫女等便先告退了。」

  長玉跟在薛長憶身邊告了退,一眾姊妹便從慈寧宮當中退了出去。

  瞧著女孩兒們走出了慈寧宮,李太后眉眼中的笑也漸漸收了回去。

  她垂眸,不咸不淡地呷了口茶,方對著眼前的一眾命婦們笑道:「瞧她們姊妹之間和氣,哀家心裡真是高興。這麼看著看著,倒是叫哀家心裡想起當年尚在閨中之時,家中姐妹們在族中私塾里一塊讀書學藝,相互早晚伴著,日子倒是過得比現在有滋味多了。」

  忠勇王妃才歸了座,聽到太后這話,垂眸客氣笑了一聲:「太后這是羨慕她們姊妹相伴的情景了?」

  「何嘗不是呢?」李太后將手裡的茶盅輕輕擺到身旁的小几上,感嘆道,「這盛京宮裡啊,到底人再多,還是冷清了。從前雖也有這些孫輩女孩兒陪在身邊,哀家到底總覺著少了些什麼。今日一見這番姊妹們熱熱鬧鬧的場景,哀家總算才清楚,這宮裡少的,就是這些女孩子家的笑聲打鬧聲。」

  座下眾命婦在聽聞李太后這一襲話之時,都不免沉默了一番。

  忠勇王妃臉上的笑意差點就掛不住了,僵白著臉半晌,方才心懷著一絲期望猶豫笑道:「……太后娘娘若是喜歡宮裡熱鬧,若是娘娘允准,妾身等倒是願意常常領著他們入宮向您請安。」

  李太后淺聲笑了笑:「到底有宮規在此,無緣由來的,怎麼好叫世子郡主日日入宮呢?」

  忠勇王妃沒接太后的話,只好賠笑了兩聲,說了幾句客套話。

  倒是一直站在李太后身邊默不作聲的連嬤嬤突然上前笑道:「太后娘娘前時不是說起私塾這事麼?若是娘娘喜歡,何不在含章殿請一些女先生來?前時十一帝姬還總埋怨,總是各讀各的書無趣得很。請了女先生入宮,再請各家小姐們一同入宮陪同著伴讀,既叫帝姬們有了玩伴,宮中熱鬧,也合了規矩。」

  李太后像是恍然大悟,回眸瞧著連嬤嬤笑道:「這倒是個法子。」頓了頓,回眸瞧著座下命婦們道,「只是,怕各位夫人們不放心孩子放在宮中伴讀。這事兒到底還得過問各位夫人們的意思。」

  李太后與連嬤嬤主僕二人一唱一和,座下命婦們豈有能聽不出來的道理?

  「這……」忠勇王妃面如菜色。

  其餘座下的命婦們見王妃不吱聲,也都不敢說話。

  李太后笑容愈發和藹:「王妃,哀家雖然不是忠勇親王的生母,到底也是瞧著他在跟前長大的,長慈也算是哀家嫡親的孫女,放在宮中陪著她幾個堂姊妹念書,哀家自然不會虧待了她。王妃,但可放心。」

  「妾身不是這個意思,在宮中伴讀,乃是天賜恩德,妾身等又怎會生出那樣齷齪的猜疑?」忠勇王妃連忙跪下,身後一眾命婦也惶惶跟著跪下來。

  「只是……」王妃臉色蒼白,滿頭冷汗,磕磕巴巴了半晌,才道,「只是長慈這孩子,素來懦弱膽小,陪在帝姬身邊,只怕討不得帝姬們的歡心。」

  「原是這麼件小事。」李太后漫不經心地笑了笑,「看來,王妃是擔心郡主在宮中受了欺負?這樁事上,王妃這份擔憂倒是可以免了。郡主是哀家的孫女,入宮伴讀,哀家自然不會虧了她。哀家都想好了,若是王妃願意讓郡主入宮,哀家便向陛下請旨,加封郡主為帝姬,可以養在皇后的膝下,身份如同嫡出一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