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他那身經磨鍊的心臟,卻連承受鄉親的流言蜚語都承受不住。
軟刀子最是磨人心,他這一生,其實也到頭了。
反正伺候人,伺候了一輩子,能儘量湊合過就湊合過吧。
只是心裡的欣喜卻一點點散去,剩下的只有無法言說的悲涼——這是被時勢,巨浪淘沙丟下的人。
所有的人都在前進,都在為著美好的未來奮鬥,但是他們卻被拋下了,隱沒在人後,逐漸消弭。
這又如何不可悲呢。
第121章 正大光明(6
太子殿下遣返太監這麼大的事情, 宗室那邊是最後得到的消息,相比較而言,宮內的太后倒是知道得最早。
她昨夜跟穆元詠那廝鬧到凌晨,她這麼大的年齡, 還是第一次年少輕狂, 滿腔熱血上頭, 又興奮又激動,折騰一宿沒睡, 第二天自然是起遲了。
所以她是事情發生後才知道內務府做得那檔子事。
哪怕是脾氣已經在這些年的磨鍊逐漸柔和的太后,也忍不住罵了一句:「愚蠢。」
她沒想到穆元詠動得那麼快, 她這邊剛差了人, 那邊就傳來太子殿下大風雷霆,遣返太監的事情。
那個回來傳話的侍女,滿臉的空白, 半點看不出往日的機靈勁, 呆滯的重複:「太后, 太子說, 以後就沒有太太監了。」
跟她一起出去的是叫小福的太監,她說:「小福聽到這事就暈過去了。」
「這怎麼可能呢?」侍女不敢置信的問。
太后也被這消息震了震,她有那麼片刻回不過神來, 接著就笑了,越笑越大聲。
「哈哈哈哈——」
她拍著手大笑:「他可真敢啊!」
這釜底抽薪,可真的是玩得漂亮。
她活了這麼久, 還沒見過這麼膽大的年輕人,她以為她的膽子已經夠大了,結果沒想到青出於藍勝於藍,她略輸一籌啊。
「走。」她不再閒坐:「把我那身鳳裘披肩拿來。」
那披肩是她當年當皇后的時候, 那個時候的皇帝還有點良心,跟她感情不錯,著江南七百繡女,廢了兩個月的功夫,繡制而成。
極為奢華。
她已經很少沒穿這件衣服去鎮場子了,當初宮變的時候,她裹得是鎮南大將軍的甲胃,免得把那精貴料子磨損。所以一直壓在箱底——沒想到還有它重見天日一面。
那厚重的感覺承擔在這個女人的肩膀上,她伸手細細撫摸著那精緻的繡紋。
這種感覺前所未有。
那宮女小聲問她:「娘娘,這是要去哪兒人?」
她一笑:「去給我那不省心的皇孫撐場子。」
——
大臣正聚攏在一起商討京城特別行政處的建立。
誰都想往裡面塞人,但是位置就那麼多,資源有限,各位大佬有都想在上頭狠咬一口,誰都知道這是未來的基本走勢——他們是老了,但是還有子孫後代徒子徒孫呢!
穆元詠已經領了特別行政處的處長位置,基本是照搬邊關那邊的安排,但是具體的職位還要細分,畢竟邊關那邊只用管一關之地,而京城這邊還要對接各地,所處理的事情從量上面來看就完全不一樣。
而且邊關的特別行政處,那邊的人,畢竟地理條件放在那裡,人才有限,有的人坐在那個位置可以,但是你要把他放在超出他能力的位置,可能就會出紕漏了。
吳肖肖這方面調查做得不錯,能帶來的人都帶來了,穆元詠這會兒並不是缺人,而是要把人用在適當的位置上——目前的問題是,京城這邊的模式跟邊關有很大的區別,特別行政處的辦事方法全部都是新的,所有人都沒有經驗。
沒辦法分辨誰更適合。
幾位大佬當然不僅僅只是為了幾個位子就吵到天翻地覆,其中包含各個新分出來的職位安排規劃,這裡面的每一個關節都不可以輕忽,而要兼顧各方面,各部門的運作,需要不斷的修改修正,才能得出最終的一條方案。
這也是吵鬧不休的根本原因。
當然在其中再兼顧一下各方的利益,就更好不過了。畢竟誰都不想無私奉獻。
只不過他們沒有想到穆元詠如此大度,會把這樣重要的事情交給他們,中宰已經是個五十有六,算是三位宰相當中最年輕,可是他的思維卻是最為保守的——在他看來右宰提的那些,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你把這所有的事情都安排了你讓殿下做什麼?」他直接給戳穿了,這時候也不顧及面子和情面,他們之間沒有那種東西。
他指著右宰提的那個總領官職,直接開噴:「你這是公然限制皇權!」
右宰也豁出去了:「皇權本就應該受到遏制,歷史上皇權濫用導致的悲劇少了?」
中宰指著他:「你,你簡直就是不要命了!」
「你是不相信太子殿下,還是過於自信了。」他簡直是苦口婆心:「枉付殿下如此信任你我的心,你卻在背後陷殿下於不義之地。你自己找死……連累我等,你是何居心?」
「我一切皆為公心。」右宰信誓旦旦:「太子殿下大才,我承認……但是他還太年輕了。」
他也有自己的堅持:「人,是會變的。」
「昔年□□皇帝多麼英明神武,惹人嚮往,開闢大雍盛世,但是不過二十年,□□皇帝就親小人遠忠臣,如不是一場瘟疫,帶走了□□,又有前任宰輔王老力挽狂瀾,焉有我等?」
軟刀子最是磨人心,他這一生,其實也到頭了。
反正伺候人,伺候了一輩子,能儘量湊合過就湊合過吧。
只是心裡的欣喜卻一點點散去,剩下的只有無法言說的悲涼——這是被時勢,巨浪淘沙丟下的人。
所有的人都在前進,都在為著美好的未來奮鬥,但是他們卻被拋下了,隱沒在人後,逐漸消弭。
這又如何不可悲呢。
第121章 正大光明(6
太子殿下遣返太監這麼大的事情, 宗室那邊是最後得到的消息,相比較而言,宮內的太后倒是知道得最早。
她昨夜跟穆元詠那廝鬧到凌晨,她這麼大的年齡, 還是第一次年少輕狂, 滿腔熱血上頭, 又興奮又激動,折騰一宿沒睡, 第二天自然是起遲了。
所以她是事情發生後才知道內務府做得那檔子事。
哪怕是脾氣已經在這些年的磨鍊逐漸柔和的太后,也忍不住罵了一句:「愚蠢。」
她沒想到穆元詠動得那麼快, 她這邊剛差了人, 那邊就傳來太子殿下大風雷霆,遣返太監的事情。
那個回來傳話的侍女,滿臉的空白, 半點看不出往日的機靈勁, 呆滯的重複:「太后, 太子說, 以後就沒有太太監了。」
跟她一起出去的是叫小福的太監,她說:「小福聽到這事就暈過去了。」
「這怎麼可能呢?」侍女不敢置信的問。
太后也被這消息震了震,她有那麼片刻回不過神來, 接著就笑了,越笑越大聲。
「哈哈哈哈——」
她拍著手大笑:「他可真敢啊!」
這釜底抽薪,可真的是玩得漂亮。
她活了這麼久, 還沒見過這麼膽大的年輕人,她以為她的膽子已經夠大了,結果沒想到青出於藍勝於藍,她略輸一籌啊。
「走。」她不再閒坐:「把我那身鳳裘披肩拿來。」
那披肩是她當年當皇后的時候, 那個時候的皇帝還有點良心,跟她感情不錯,著江南七百繡女,廢了兩個月的功夫,繡制而成。
極為奢華。
她已經很少沒穿這件衣服去鎮場子了,當初宮變的時候,她裹得是鎮南大將軍的甲胃,免得把那精貴料子磨損。所以一直壓在箱底——沒想到還有它重見天日一面。
那厚重的感覺承擔在這個女人的肩膀上,她伸手細細撫摸著那精緻的繡紋。
這種感覺前所未有。
那宮女小聲問她:「娘娘,這是要去哪兒人?」
她一笑:「去給我那不省心的皇孫撐場子。」
——
大臣正聚攏在一起商討京城特別行政處的建立。
誰都想往裡面塞人,但是位置就那麼多,資源有限,各位大佬有都想在上頭狠咬一口,誰都知道這是未來的基本走勢——他們是老了,但是還有子孫後代徒子徒孫呢!
穆元詠已經領了特別行政處的處長位置,基本是照搬邊關那邊的安排,但是具體的職位還要細分,畢竟邊關那邊只用管一關之地,而京城這邊還要對接各地,所處理的事情從量上面來看就完全不一樣。
而且邊關的特別行政處,那邊的人,畢竟地理條件放在那裡,人才有限,有的人坐在那個位置可以,但是你要把他放在超出他能力的位置,可能就會出紕漏了。
吳肖肖這方面調查做得不錯,能帶來的人都帶來了,穆元詠這會兒並不是缺人,而是要把人用在適當的位置上——目前的問題是,京城這邊的模式跟邊關有很大的區別,特別行政處的辦事方法全部都是新的,所有人都沒有經驗。
沒辦法分辨誰更適合。
幾位大佬當然不僅僅只是為了幾個位子就吵到天翻地覆,其中包含各個新分出來的職位安排規劃,這裡面的每一個關節都不可以輕忽,而要兼顧各方面,各部門的運作,需要不斷的修改修正,才能得出最終的一條方案。
這也是吵鬧不休的根本原因。
當然在其中再兼顧一下各方的利益,就更好不過了。畢竟誰都不想無私奉獻。
只不過他們沒有想到穆元詠如此大度,會把這樣重要的事情交給他們,中宰已經是個五十有六,算是三位宰相當中最年輕,可是他的思維卻是最為保守的——在他看來右宰提的那些,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你把這所有的事情都安排了你讓殿下做什麼?」他直接給戳穿了,這時候也不顧及面子和情面,他們之間沒有那種東西。
他指著右宰提的那個總領官職,直接開噴:「你這是公然限制皇權!」
右宰也豁出去了:「皇權本就應該受到遏制,歷史上皇權濫用導致的悲劇少了?」
中宰指著他:「你,你簡直就是不要命了!」
「你是不相信太子殿下,還是過於自信了。」他簡直是苦口婆心:「枉付殿下如此信任你我的心,你卻在背後陷殿下於不義之地。你自己找死……連累我等,你是何居心?」
「我一切皆為公心。」右宰信誓旦旦:「太子殿下大才,我承認……但是他還太年輕了。」
他也有自己的堅持:「人,是會變的。」
「昔年□□皇帝多麼英明神武,惹人嚮往,開闢大雍盛世,但是不過二十年,□□皇帝就親小人遠忠臣,如不是一場瘟疫,帶走了□□,又有前任宰輔王老力挽狂瀾,焉有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