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總而言之這有點像是後世的那種蒸汽飛船了。

  赭石自己不要命的體驗了一把,檢測合格後,穆元詠就帶著孔稷也上去感受了一下。

  他當時跟孔稷開玩笑說:「你說我們飛著這個回京城,是不是會把他們都給嚇一跳啊。」

  孔稷當時還以為他是在開玩笑,他就說:「那當然,指不定一些老傢伙,直接把你當神仙奉著。」

  穆元詠摩擦著下巴:「我還沒感受過當神仙的感覺。」

  孔稷當時就想:你差點就要上天了,你還沒感受過……

  因為煤炭不夠,熱氣球飛了大概幾十里,他們就返程了。

  熱氣球那麼大,邊關的百姓又不瞎,當作新鮮玩意兒圍觀了一會兒,當天穆元詠準備的報社就刊登了穆元詠帶著熱氣球飛起來的新聞。

  然後講了一下熱氣球是什麼,為什麼能飛。

  雖然有一些不明白,但是不妨礙百姓們看熱鬧的心,大家都問這熱氣球能不能買。

  王旭趁此發了一筆橫財,他給熱氣球定了個很高的價格,這種熱氣球還比不上赭石出的那種,只是最簡單的只能飄在天空上的熱氣球。

  後邊邊城的百姓腦洞大開,還別說高手出在人間,有人大概是從中悟了一些什麼,比如有的想著空中種田啊,空中房屋啊什麼的,一番改造也有的真得折騰的挺像那麼回事的,赭石那個所謂的航天部總算不再是他一個光杆司令了,藉此吸收了許多的人。

  而穆元詠他們則帶足了充足的煤炭,準備了好幾個熱氣球,開始飛向京城了。

  這一次的熱氣球準備得格外的大,考慮到它的航行時間和航行路線,包括當時氣候的風向。

  關這些準備,就花了一段時間。

  但是哪怕熱氣球飛行的速度遠遠比不上後世的那些飛機,可這也比他們步行要快上許多許多了。

  恰好等待已久的一陣東南風升起,熱氣球隊開始紛紛的放下墜物,讓它升得更高,飛得更快。

  穆元詠對孔稷道:「這個看氣候的人可真是個人才,預測得真准,你是從哪裡找來的?」

  當時穆元詠說要靠熱氣球飛回京城的時候,在航線這一塊上頭,孔稷穆元詠找了很多繪製地圖的專家,他們都是從祖上就開始從事這一行業,但是你說陸地上的事情,他們清楚,可是天空上的事情,這沒人到過,又誰說得准呢。

  最後孔稷就說,看來不應該找這制地圖的,應該要找那種看天氣,節令的。

  像天氣這些東西,種地的人是非常關心的,因為天氣直接影響到莊稼的生長情況,所以當時從事這一行業的人還是非常受到人們的尊重,所以這一方的人才反倒比製作地圖的人要好找一些。

  可是穆元詠想要找到的可不是只是對一處地方的天氣瞭若指掌的,他必須要洞悉航線一條道上的所有的天氣情況,比如那年那月會吹什麼風,下什麼雨。

  畢竟有的東西它是有規律在裡面的,像東南風繞球一圈,在什麼時候會吹起來,這個東西就需要一個非常博學的人,否則總不能去一個地方就要找一個對當地氣候比較了解的人問了以後再上路吧。

  好在還真的有這個人,也好在孔稷先找來了他。

  這人呢,本來是做地圖的,所以去過了很多地方,後來又對天氣感興趣,所以在地圖上面做了很多跟其他人不一樣的標記。

  孔稷比較細心,發現了這些標記,就讓人叫他過來問這些標記分別代表著什麼意思。

  那人就說這些標記代表著當地的氣候變化情況,比如說這個是多雨,你看現在它是一個盆地,但是過不了十年,二十年,由於這種氣候的影響,它會逐漸變成一個湖,這就是我在總結我先輩繪製的地圖所得出來的結論。

  地圖裡面的地形它是會根據天氣時令的變化而變化的,而天氣時令的規律反倒是比地形地圖反而要來得更準確一些。

  所以我每到一個時間會去當地看氣候天氣,然後再實地繪製一番地圖,後面呢,再繪製一番根據天氣改變後的預測地圖。

  然後到預測的那個時間段再去確認一遍。

  這人的年紀已經三四十了,他說他這個想法是從十歲就開始有的,如今只是不斷地再實踐自己當初的那個念頭而已,從最初一個蠢蠢欲動的萌念,到如今已然長成參天大樹的成熟思想。

  這一段路,他走了已經三十年。

  孔稷聽完之後,就明白穆元詠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才。

  他當時就把情況跟穆元詠說了,很快穆元詠就從這人的手上得到了一份完整的航線氣候分析圖,包括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刮什麼風都記錄得特別的詳細。

  穆元詠當時的欣喜就像是終於發現了一個寶貝。

  他說,永遠都不要小瞧人類的智慧。

  只要給他們機會,他們就能綻放不一樣的光芒。

  而這也是穆元詠心裏面一直想要追尋和保護的東西。

  他希望他只是那個點火的人,而照亮的事情,是由後面的無數人來實行。

  好在這個人找來後,後面的一些事情就進展得很快了,在太后傳來第二道手諭的時候,穆元詠終於回了一道。

  也很簡潔,就兩字:快了。

  孔稷說他就不能多說一點。

  穆元詠卻道太后當時也沒多說一點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