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王錚陪著虞憶雪娘倆從海里游泳回來後,陳青便拿了一份報紙遞到了他的手裡。

  一看報紙的標題,王錚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已經發表了?」

  「嗯!研究『石甲骨』半年時間,我們聘請的專家團已經從中解讀出很多東西。」

  王錚點了點頭,走到一邊屋檐下的藤椅上聚精會神的看了起來。

  「東亞民族起源論!」

  這是報紙的標題。

  「隨著這套『石甲骨』的發掘出世,很多以往我們不能確定的事情,如今絕大部分都可以從中得到解答,尤其是最重要的人類起源和東亞人起源問題。一直以來,絕大部分生物學家都認為現代人類起源於非洲東部裂谷。但現實的發掘證明,1981年在中國滇省祿豐縣石灰壩村北廟山坡發掘的『祿豐拉瑪古猿化石』,距今有800萬年。而非洲南方古猿經過DNA分子解析後,只有400萬年的歷史。」

  ……

  第七百三十三章 金融巨頭

  ……

  「……當然,我並非認為人類的起源位於亞洲。而是認為『祿豐拉瑪古猿化石』是東亞人共同的祖先。在史前800萬年到史前200萬年這段時間,『祿豐拉瑪人』從氣候溫暖的滇省向四周遷移。他們是史前170萬年的『元謀人』,南方爪哇古人,以及喜馬拉雅『拉瑪人』,以及後來『京城山頂洞人』共同的祖先。」

  「經過舊石器時代、新時期時代的演變,最先進的文明誕生於史前1萬-1.8萬年中國長江和黃河之間的平原地區。這裡氣候濕潤,土地肥沃,成為了文明發展的最佳沃土。在公元1萬年左右,經過部落征伐,華胥氏族部落成為當時黃淮地區最大的部族,各部族推舉華胥氏首領伏羲氏為『共主』。」

  「公元前8900年,伏羲氏逐漸衰落,位於長江中游的神農氏崛起,超越伏羲氏成為中國最為強大的部族。公元前7000年,共主『神農氏』衰落,各部落相互征伐,其中位於黃河上游的有熊部落,以及黃河下游的九黎部落在征伐中崛起。其中,位於黃河下游,占據華北平原和黃淮平原的九黎部落聯盟最為強大。為了爭奪統治權,有熊部落和神農氏聯合抵擋九黎部落的進攻。」

  「雙方於公元前6500萬年發生了著名的『逐鹿之戰』。九黎部落戰敗,部落首領蚩尤被斬殺,部落民眾四散。其中華北平原的部族向北方遷徙,與當地的土著部族結合後,誕生了最早的草原部族犬戎、獫狁、葷粥、肅慎等。位於黃淮平原的九黎部族向南遷移,結合當地土著部族,誕生了三苗、南蠻、駱越等南方民族。」

  「九黎部族戰敗後,為爭奪中國,有熊氏和神農氏反目成仇,雙方戰於阪泉之野,神農氏戰敗,民眾四散。向南方遷移部分與九黎移民合流,向西方遷移部分混合當地土著後,誕生了鬼方、氐、月氏、烏孫等西方部族。」

  「隨著世代發展,各部族人口增多,相互征伐,戰敗部族繼續向周圍遷移。在北方他們越過白令海峽,經過幾千年發展後成為獨立的一支『印第安人』。向東南遷移,穿過鴨綠江和對馬海峽,演變成今天的朝鮮族,以及和族。」

  「在西方,他們進入青藏高原,翻越喜馬拉雅山和塔里木河,演變成今天的藏族、回族、哈拉扎、塔吉克、土庫曼等各族。在南方,他們穿過密集的叢林,以及寬闊的海峽,演變成今天的泰族、京族、緬甸族、高棉族、馬來族、達雅克族、巴厘族、爪哇族、巽他族、孟族、阿卡族、克欽族、占婆族、他加祿族等主要民族,廣泛的分布於東協、澳洲、孟加拉、太平洋諸島國、馬達加斯加,以及印度東北七邦等地。儘管因為地理上的阻隔,我們沒有形成統一的文化和語言,但從整個東亞、東南亞,以及部分南亞和太平洋各國人種的相貌中可以看出,我們同屬於一個祖先。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和蚩尤氏,應該被所有東亞民族尊為『共祖』!」

  「另外,隨著公元前1000年-如今,中國『夏商、春秋戰國、秦漢、隋唐、元明清』等各朝各代移民的混入,整個東亞、東南亞、南亞各國都形成了相對統一的『儒家文化圈』。如果不是西方殖民者的破壞,以及文化隔離;再加上人為的製造各種屠殺,以達到割裂各個民族關係方便統治的目的,也許各國的關係要比現在更為融洽。」

  「但不管如何,我們東亞、南亞,以及南亞各民族都擁有相似的相貌和血緣,以及共同的祖先!我們應該擯棄前嫌,共同發展!」

  看著最後的落款,「印尼大學歷史學家蘇西洛·邦班」的名字,王錚嘴角微微一笑,同時臉上也露出了一絲感慨。如果不是為了這篇「東亞民族起源論」,他也不會在半年前公開「石甲骨」的存在。

  「現在外面的局勢如何?」

  放下報紙後,王錚問道。

  「在東協各國領導人都予以承認後,全世界一片譁然!」陳青道。

  王錚點了點頭。如此驚天駭俗,而且絕無僅有的論點,如果僅僅是一個大學教授的一人之言也就罷了。但現在,不僅有東協各國,以及日本、韓國等十幾個國家,上百個歷史教授認可,連東協各國高層都對此發表肯定的話,那引起的波濤就大了。因為它已經不僅僅涉及到學術,而是敏感的政治。

  就在王錚打算繼續詢問的時候,王乾從房間裡面疾步走了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