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指了指橫幅,說,“紅星工業有限公司,已經完成了註冊,是個人獨資企業。現有所有的公司工廠當中,除了紅星廠,其他企業里,我個人以及紅星廠持有的股份,全部轉為紅星工業持有。”

  李路側頭看了眼蘇童,蘇童馬上抱著一疊厚厚的資料挨個地發下去。

  “這是重組之後的企業編制,包括重新整理的持股比例以及人員的安排。”李路道。

  這不是討論性質的會議,而是通知性質的會議。

  李路說,“很明顯的是,現在大家手裡拿到的這份協議是已經確定了的方案。涉及到諸位的利益,我本該先開一個討論會議,經過慎重的考慮,決定取消討論會議,我自己拿出了這樣一個方案。我醜話說在前頭,這套方案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接受的話,你就在你該簽字的地方簽字,不接受,回頭找我,我把你手上的股份買回來,溢價購買。”

  余嘉豪翻了幾頁找到自己該簽名的地方乾脆利落地簽上自己的名字,一邊笑道,“沒什麼說的,三哥讓怎麼做就怎麼做,一年前我只是一個業務員,我拎得清楚。”

  手裡有股份的不多,而且沒有人有紅星廠的股份。說起來,余嘉豪手裡的奮遠股份是最多的,除了李路。之後就是郭翰威,郭翰威更是不會猶豫,咔咔幾下搞掂。

  還有一位有股份的是楊青松,百興村四大金剛的老二,手裡有百分之三十的國光建築材料廠的股份。

  其他人是沒有股份的,包括新成立的狂魔基建公司的幾位高管,就是打工。

  今天能坐在這裡的人,沒有人會有絲毫的遲疑,根本不會考慮。沒有股份的也乾脆利落地在同意書上面簽字。

  一句話,三哥讓誰吃誰就有得吃,不讓誰吃誰就沒得吃。

  現在,大家已經很清楚了,今天能坐在這裡的人,以後就是三哥的班底,而沒有出現在這裡的人,顯然已經出局。

  因此,張衛偉和萬山不在場,更讓大家感到奇怪。和萬山一起加入的向平,此時此刻就坐在分公司板塊那裡。

  李路翻開新的一頁,說,“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麼就繼續往下說。我先講講重組的情況。”

  前年,國家組建了北方工業公司,這給了李路靈感。採取什麼樣的架構一直是他頭疼的問題,考慮到主業是搞軍工的,因此他決定參考北方工業公司的模式。總的原則是,重要的企業的絕對控股權必須要牢牢掌握住。為避免出現這次意外造成的影響,因此決定成立紅星工業,把所有的企業股份都放在這家公司里,通過制度完善的公司來控制,而不會自然人。

  這樣至少可以避免“人死了公司也完蛋”的危險。

  因此,對紅星工業公司的管理層,就必須要嚴格地考察任命。

  “以紅星廠為核心企業,形成一個企業聯合體,這個企業聯合體主要是通過控股公司,也就是紅星工業來維繫。紅星廠與紅星防務公司合併,重組為紅星地面防務公司。我已經和振興公司談好,他們會把海濱船廠移交給紅星工業,以此換取持有紅星地面防務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

  光靠振興公司手裡的紅星防務公司的百分之二十股份,是換不來紅星地面防務公司的百分之十股份的。這個帳不難算。方鶴成讓李路提條件,李路沒有怎麼猶豫就要了海濱船廠。

  海濱船廠只能造千噸一下的軍用艦艇,主要是作為海軍的艦艇修理廠,沒有什麼技術實力。不過位置很好,有兩公里的海岸線,這一溜和紅星廠的連起來之後,那可就是差不多十公里長的海岸線了,占了港灣西邊的一大半。

  軍區後勤部沒有怎麼考慮就答應了,因為海濱船廠不算什麼。當然李路有他的考慮,船廠,那必須得有的。

  也就是說,紅星地面防務公司的股份劃分是紅星工業持有百分之九十的股份,振興公司持有百分之十的股份。振興公司就是個打醬油的,抱著李路的大腿賺外匯是唯一目的。

  那百分之十早晚也是李路的,因為十年八年後部隊經商被叫停之後,這些股份都會被清退。花點錢買回來就是了。

  憑藉李路和部隊良好的關係,又因為振興公司僅占有百分之十的股份,顯而易見,作為紅星工業旗下最重要的板塊,紅星地面防務公司就是李路的帝國,誰也插不進手。甚至可以說,李路把振興公司拉進來,就有辟邪的考慮。紅星防務公司為什麼不會被盯上,還不是因為裡面有振興公司的股份。哪個腦子瓦特了的去打部隊企業的主意。

  至於紅星工業公司,至少十年內,李路是哪怕零點一的股份都不會分出去,必須要保證百分之百的持有,這樣才能有效應對未來出現的風雲變幻。就好比一支部隊,軍事主官擁有至高無上毋庸置疑的權力。

  第495章 拆分,合併

  “紅星廠下轄的三二五廠、歌星廠,全部進行合併重組,三二五廠也要搬過來,全部集中在紅星工業園裡,方便以後的管理和生產。原紅星防務公司下轄的特種煉鋼廠獨立出來,搬遷到南海島,往綜合型鋼鐵廠的方向發展,主要還是各類軍用鋼材的研製生產。”

  李路翻了翻筆記本,拿起鋼筆在“鋼鐵廠”的後面標註上幾個字“龍城鋼鐵廠”。與龍城鋼鐵廠合作,他是早有想法了的。方圓一千公里之內,只有龍城鋼鐵廠符合他的要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