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些情況余嘉豪是知道的,在這種情況下,王嘉慶的這個操作,可以說是起到了反敗為勝的作用。原因再簡單不過——既然你們認為新光明廠這塘水比較清澈,所以不管不顧不考慮現實情況地要求港資注資進行改制,那麼我就把水給攪渾!

  你要香港永基集團注資,那我也拉一個幫手進來,而且是比你香港永基集團要更具優勢的企業!

  奮遠公司哪怕是在香港,也是名聲在外的企業,和三藍社的硬對硬對抗並且完勝就說明了問題!

  余嘉豪想通了這個關節,不由的笑著拍了拍手,“王廠,這是一步妙棋。”

  王嘉慶無奈地笑道,“如果不是被逼得沒辦法,我是不會選擇走這一步的。新光明廠有頑疾,這是客觀事實,但絕對沒有到要進行改制的地步。退一步說,哪怕要引資進來進行改制,無論如何香港永基集團都不是合適的對象。”

  長嘆一口氣,王嘉慶道,“我聽得出來,香港永基集團要注資新光明廠這件事情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得到了省委的允許,省府會要求儘快落實。五千萬港幣,我估計香港永基集團會要求百分之四十左右的股份。”

  “這不可能。”余嘉豪吃了一驚,搖頭道,“新光明廠手上的外匯訂單都不止五千萬港幣。”

  王嘉慶搖頭道,“余總,你不了解國企。單單從商業角度來看,新光明廠的估值起碼值十個億。可這裡面不單單是商業方面的因素。”

  “省府會對股份的分配做出明確的要求?”余嘉豪皺眉道。

  他想到的是,倘若如此,奮遠公司注資就沒多大意義了。因為如果省府心裡向著香港永基集團,鐵了心要引進這個港企,注資的多少就成了次要原因。

  王嘉慶道,“基本上是肯定的。確切地說,是省府會主導雙方的談判,領導會按照他們的意願來做決定。決定權不在新光明廠,機械廳也影響不了什麼。”

  “這樣一來,奮遠公司注資,恐怕不會有多大效果,也許達不到你希望看到的結果。”余嘉豪很坦誠地說道。

  微微地搖了搖頭,王嘉慶道,“沒這麼簡單。奮遠公司注資,我也不希望是單純地注資。李路手裡有大部分奮遠公司的股份,主要是想通過這一點來做文章。總而言之目的就是,香港永基集團注資之後,控制權依然掌握在新光明廠手裡,而不是香港永基集團。”

  說白了,王嘉慶想的就是不管新光明廠的股權架構怎麼樣變化,控制權必須要掌握在他手裡。

  他是國企幹部,手裡沒有哪怕一分的股份,實際上新光明廠的百分百股份是國家的,根本就沒股份制。但是一旦引入港資,那就要改成股份制企業。他考慮到的是這些。這位前機械廳里最具市場化意識的幹部,頭腦非常的清晰。

  王嘉慶把話也說得很透徹了,拉奮遠公司注資入股參與改制,目的就是要拉李路下水。他怎麼可能不知道香港永基集團想要注資紅星廠這件事情?

  余嘉豪問道,“王廠長,你是怎麼樣計劃的?”

  王嘉慶說道,“我分析上面可能不會對新光明廠的控股權提出明確的要求,這是我最擔心的。國企改制,一旦控股權不在國家手裡,那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我希望奮遠公司能夠以超過香港永基集團的資金注入。未來如果是三方持股,香港永基集團持最少股份,這是最理想的狀態。”

  “王廠長,實話實說,我即便是有這個權利,恐怕也不好做決定。”余嘉豪沉吟了一下子,道,“倒不是錢的問題,奮遠不缺這一兩個億的資金,甚至不需要從銀行貸款。主要是李路對新光明廠應該是有自己的想法,這個是我個人的判斷。”

  “哦?”王嘉慶有些意外,“這個我倒是沒想過。余總,說說你的判斷。”

  余嘉豪整理了一下子,沉聲說道,“我認識李路的時候,他是光明廠保衛科的副科長。我記得很清楚,當時他直接找到招待所里。那個時候我是電子廠的業務員,負責這一片的產品供銷。我當時答應和他合作,其實是出於光明廠保衛科副科長這個職務。光明廠是大型軍工廠,有這樣單位背書我放心很多。”

  頓了頓,他說道,“然後就有了奮遠公司,他獨到的遠見和大膽的作風,直接促使了奮遠的大步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按常理來說,他應該會辭掉光明廠包括後來的新光明廠的職務,專心做他的大老闆。”

  說到這裡他笑了笑,道,“單單是奮遠這邊的資產,李路就超過了我認識的大部分香港富豪,你可以想像他到底多有錢。可是沒有,他不但沒有辭掉新光明廠的職務,而且還很用心的做這樣一份工作,甚至對新光明廠公安保衛處的工作更重視。至少過去一年時間裡,他是極少過問奮遠這邊的事務的,但是新光明廠那邊的事情,他都做到了親力親為或者親自過問。”

  余嘉豪看著王嘉慶,道,“這個現象不符合常理,因此,我認為李路對新光明廠,心裡是早就有其他想法的。”

  王嘉慶一下子沉默了,他沒想到過這一點。作為官僚體系中的一員,他不可避免的有同樣的潛意識——做生意的都是沒有地位可言的,社會地位最高的當屬政府官員,甚至一名體制內的普通公務員都要比小有成就的老闆要牛氣。這樣的狀況會持續下去數十年得不到多大改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