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與其說低調,不如說神秘。蘇童的職務不算高,外聯處在紅星廠雖然屬於僅次於廠辦的大處,但蘇童不是廠領導,而在紅星防務公司裡面,蘇童是排名末尾的副總,在他前面還有四名副總。

  但是,他負責的工作卻是最關鍵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許多人都知道,紅星廠組織貨源,然後裝船發往貨主的目的地。但是具體這個流程是怎麼搞的,少有人了解。而蘇童就是負責這一個關鍵環節的人物,以紅星防務公司副總、紅星廠外聯處處長的身份,協調安排貨源。

  當時李路讓他以紅星廠外聯處處長的身份兼任紅星防務公司的副總,顯然是有了全盤的考慮。

  只是哪怕如此,國家行政部門的指令下來,你也是無可奈何。

  劉貴松一邊跟著李耀華急步走上二樓,一邊低聲匯報,“紅星防務公司那邊,通知到了第一副總陳修平同志,他正在往這邊趕。”

  “那就好,陳副總能過來,應該沒問題了。”李耀華鬆了口氣。

  陳修平是振興公司派駐紅星防務公司的幹部,擔任第一副總經理,李路之下就是他。他是副師職幹部,在紅星防務公司里任職,代表的就是振興公司的利益。

  每一船貨物出去,意味著大量的外匯到手。對於極其缺乏外匯的部隊來說,這就是命根。倘若不是因為五軸聯動數控工具機這種國之重器,當初方鶴成根本不會主動提出拿出振興公司手裡的紅星防務公司股份來交換。

  海關敢扣押部隊的貨物?基本上是不敢的,要是特殊情況,他們也沒有什麼不敢的。問題在於,那不是部隊的貨物,甚至不是紅星防務公司的,而是紅星廠的!

  因此,他們更沒有什麼顧慮了。

  第462章 重新報關

  陸港海關的前身是越海大關徵稅總口,在1685年的時候就已經存在,至今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鑑於海關機構是垂直管理,採取的是和公安機關相同的編制方式,因此一些地方政府是不太管得住的。面對同為正廳局的陸港海關,陸港市府更是沒有什麼“領導”的自我感覺。

  全國範圍內,南方省的海關機構最多,編制人員幾乎占了全國海關的一半,正廳局級直屬海關就有七個之多,沿海許多省份打包加起來也比不上。這個一方面是因為南方省有全國最長的海岸線,占了全國海岸線的三分之一強。另一個方面,有了沿海口岸通商之後,南方省自古以來是重點。

  而這裡面,陸港海關管轄的海岸線占了全省的一半,管轄的區域陸地面積占了全省的三分之一強,因此是那麼多正廳局級海關機構裡面名副其實的老大,編制人員超過了一萬人。

  因此,陸港海關是非常強勢的國家部委派駐的直屬機構。

  所以,去年海軍部隊在巡邏期間無意中抓獲了一艘走私船舶,繳獲了一批走私汽車,陸港海關就敢懟上去要部隊移交繳獲的汽車。在這件事情里,想要分一杯羹的陸港市府不得不當起了跑腿的角色。

  由此可見陸港海關的底氣多足。

  他們的關長是南方分署的第一副主任兼任的,而南方分署的主任是海關總署副署長兼任。論級別,陸港海關和陸港市府同級,他們經常不鳥市府,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紅星碼頭這裡的外貿綜合辦事處說白就是陸港海關的一個派駐點,如果不是因為紅星廠和奮遠公司大量的外貿生意,又是國家上上下下齊心合力創匯的時期,陸港海關這樣的牛逼單位是不可能專門給你一個企業碼頭建辦事處的。陸港市府的那一點面子實際上是用做不大的。

  紅星碼頭外貿綜合辦事處以陸港海關為主,其他單位就是跟著跑的——人家海關都在這裡駐點了,你們那些單位機構還不趕緊的過來合署辦公?

  因此才有了也許是全國第一家外貿綜合辦事處,一條龍服務,包括了海關負責的通關監管、稅收征管、統計稽查,還有出入境檢驗檢疫,地方稅務徵收,等等等等,商品從進入出口流程到裝船發走這個過程的所有手續,都能夠在這個綜合辦事處里完成。

  這種模式極大地提高了效率,讓紅星廠和奮遠公司為主的企業享受到了這個時代最快速的通關效率。

  李耀華和劉貴松到了二樓,就被右側的會議室里傳來的頗為激烈的對話聲音吸引住,連忙的往那邊去。

  不大的會議室里,兩方人馬涇渭分明,一邊是海關的人員,一邊是蘇童帶著的幾位常駐碼頭的幹部。

  蘇童在據理力爭,道,“楊副關長,華福號運載的整車、零部件,都是我們紅星進出口貿易公司從日本進口的商品,所有的手續都是完整的,你們的無理扣押,我們堅決不能接受!”

  楊卓笑了笑,看著蘇童,說道,“都說你們紅星系企業的領導幹部都很年輕,今天我是見識了。小伙子,你有三十歲了嗎?”

  他已經五十多歲了,從總署派過來擔任副關長也有了三年的時間。

  蘇童說道,“楊副關長,按章辦事,這與企業幹部的年齡,不存在關係。”

  “蘇處長,我糾正一點,扣押華福號的貨物,不是因為這批進口整車、零部件有什麼問題,而是因為你們要出口中東的這批貨物存在嚴重的貨不對版問題!”楊卓嚴肅地說道,“你們報關的是農用機械,沒有錯吧,但是你們裝船的是坦克火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