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轉了差不多兩個小時之後,葛大爺精神振奮,拉著李路說,“小李,走,去看看合資坦克廠的選址,順便就定下來。”

  “葛大爺,你不累啊,先回去休息,明天再看,下午也行。”李路說,他真擔心累著這老爺子。

  “不用休息,就這點路算什麼。過去看看,能定下具體的位置,這不就是可以節省一些時間。”葛大爺說道。

  李路想了想,只能答應,“好吧,那咱們就去看看。”

  留下一部分人繼續對航發廠的選址進行具體的實地考察研究,由李耀華負責帶著。李路和葛大爺帶了另一部分人回到車那裡,驅車前往暫定的坦克合資工廠的選址。

  得虧使用的都是越野能力強悍的硬派越野車,一水的紅星陸地巡洋艦和紅星帕傑羅,道路再爛也照樣的過,哪怕沒有路,也直接碾壓過去。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陷車,有些地方的地質很鬆軟,這些車使用的都是普通的at輪胎,沒有經過放氣什麼的,比較容易陷車。

  一路顛簸四五公里,到了東北角的位置,也就是紅星廠側後靠東邊的位置,距離海邊有差不多一公里的距離。

  李路對葛大爺說,“選這裡,是看中了那邊的水深非常的適合建重載碼頭。西邊的那塊山地,適合搞試驗場。我這坦克出場,經過出產檢驗,然後鐵軌輸送到碼頭,直接裝船發走。”

  葛大爺問道,“這個廠子,計劃建設期多久?什麼時候投產?”

  李路說,“一年,爭取一年後投產。”

  “時間很緊。”葛大爺皺眉道。

  換成外國人那是一定會驚呼不可能的,一年時間建一個坦克廠,那無疑是痴人說夢。但在華夏人眼裡,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不過,葛大爺考慮的是建設期,他當然的不知道廠房建好後,安裝生產設備組織零部件供應鏈需要多少時間。還有最重要的人員培訓,生產工人的培訓。

  要實現一年後投產,只有一個辦法,工廠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其他準備工作同步進行,甚至可能要把生產設備的安裝提前到與廠房建設同步,建好一部分就安裝一部分,爭分奪秒地追趕時間。

  李路說道,“不管用什麼辦法,一年之內要完成廠房建設以及基本的基礎設施建設。”

  葛大爺卻是笑道,“你要是捨得花錢,聯繫一下,請外地的建築公司提供支援,人多了,幹活自然就快。”

  “對,我倒是沒想到咱們有這個優勢!”李路恍然大悟。

  舉國體制的好處顯而易見。

  第440章 我不投錢,我買

  建設強大工程隊伍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包括建築工程、路橋工程、航道工程等等。最終的目標是建成一家綜合型的建築工程企業。

  這個想法早已經在李路的規劃里,否則他不會在紅星廠開始建設的當口就把工程隊給拉了起來。當初僅有十來個人的李全斌帶著的農村建築隊,經過一年多的爆發式發展,在春節後完成三百人的招聘之後,已經逼近一千人,而且所擁有的建築工程機械設備全都是國內最好最先進的,也突破了二百台。

  這已經比很多市級建築公司的規模要大,甚至比很多省級的建築公司的規模也要大一些。

  工程隊一直掛在紅星廠下面沒有隸屬上的變化,李路在等的,就是一個契機,一個有大量工程建設任務的機會。上海那邊的兩個工地尚且不入他的法眼,因此一直擱置下來。

  隨著艾布拉姆斯工廠項目的不斷落實,歌星廠的搬遷,紅色防務公司生產區以及紅星廠的擴建,還有與mBB公司合作的客機項目廠區,這些大項目進入實施階段,工程隊所等待的契機就出現了。

  李路罕見的聯繫了周秘書。

  一直以來,從來都是周秘書找他,他極少主動聯繫周秘書。每一次周秘書找他,那就一定意味著地區或者市里有事情需要他的支持,無非就是工業企業發展這個方面,或者是一些投資項目。

  這一次,李路主動聯繫周秘書,卻不是有什麼事情需要他幫忙,而是對他很早之前提出來的一個想法給予正式的回應。

  李路在專員公署那裡見到了周秘書,他還是第一次到這個有濃郁三四十年代風格的院落式建築群里來。放眼望去儘管建築灰濛濛的又老又久,並且很多印刷在牆體上的紅色標語都已經斑駁,但是那些粗大的古樹以及大氣恢弘的布局,說明這裡歷史以來都是權貴之地。

  東上千公里,南北五百多公里,超過五十萬平方公里的地域之內,所有的行政管理命令,都是從這座越發顯得不起眼卻依然暗藏恢弘之氣的院落里發出去的。

  在一間牆壁都斑駁了的平房辦公室里,李路見到了周秘書,甚至那張辦公桌都是有些殘破的,根本很難想像這是一個大地區政府副首長的秘書的辦公室。

  “周秘書,你們這裡,太艱苦了。”連隊豪華辦公樓深惡痛絕的李路一路走進來,所獲得觀感都讓他感到了條件艱苦,“你這裡還比不上下面的市縣。”

  “我們是省府的派出機構,財政很緊張。”周秘書卻是早已經習慣了,請李路坐下,一邊走過去有點歪斜的櫥櫃那裡倒水一邊笑著說,“再說了,陸港地區的經濟可以說剛剛邁開一小步,還有廣大農村群眾沒能解決溫飽問題。領導說了,能用就儘量用,壞的修好用,修不好的想辦法修好用,把每一分錢都用到刀刃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