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了看時間,李路問道,“夜總會叫什麼?”

  “陸港之夜。”張衛偉回答。

  李路又問,“幾點開始營業?”

  “晚八點。”張衛偉說道,“一直營業到凌晨兩點。”

  “凌晨兩點?那會兒還有客人?”李路訝異,他的觀念已經融入了這個時代,別說凌晨兩點,就是晚上十點,也少有人在家門之外了。

  張衛偉笑著說,“頭兒,你太久沒晚上出來逛了。現在市區變化可大,尤其是晚上,這個……叫什麼來著?”

  “夜生活?”李路道。

  “對對對,夜生活。”張衛偉道,“就是這個,現在市區的夜生活很豐富了,濱海區那邊有一條街出現了七八家夜總會,大大小小的,還有一些歌廳,那是越來越多。”

  李路失笑,“不能夠吧,這才1982年。”

  “是1982年啊,這有什麼問題。”張衛偉說。

  他沒明白李路的意思,在李路的記憶里,起碼得進入九十年代,陸港才有這些夜晚消遣場所出現,最多的就是大大小小的歌廳、ktv,尤其是ktv,隨便有幾個包房的那種,簡直不要太多。

  “有市場嗎?”李路問。

  張衛偉說道,“一年前沒有,現在有,消費能力還不差。你看,海富大酒店計劃年底才開業的,這不加快了速度,把建好的那一部分開了,剩下的在加緊建設。不就是看到了市場的消費能力很強。”

  李路愕然,“陸港這個變化確實有點大,大大出乎我的預料。”

  張衛偉比他還要驚訝,道,“頭兒,你真不知道原因?”

  “什麼原因?”李路沒回過神來。

  張衛偉說道,“不都是因為咱們。別的不說,光是奮遠公司所帶來的外地客商,尤其是港澳那邊的商人,據說就有上千人常駐在這裡。濱海區那邊,奮遠公司總部周邊的,港務局所屬的許多空置的樓房門面全都租出去了,幾乎都是外地工廠的辦事處。奮遠工業園已經是十幾家香港工廠進駐了。還有紅星防務公司帶來的效應,還有紅星廠……頭兒,市裡的人都在說,紅星廠和奮遠公司撐起了當地一半的經濟貿易。”

  這一點,李路顯然是沒有想到的。

  “原來如此。”李路長嘆一口氣。他埋頭工作,這個方面的情況,確實的沒有了解過。

  “走,去濱海轉一轉,海富吃個晚飯,然後去見識一下陸港之夜。”

  第427章 高檔酒樓

  海富大酒店是陸港市區最高檔的酒店,首先開業的是副樓,也就是酒店餐廳,臨著沙灘,放眼望去就都是湛藍的港灣。

  李路和張衛偉在濱海區轉了一圈,有了一個直觀的感受。

  濱海區、西城區以人民大道為中軸線,呈現南北分部的態勢,南邊是濱海區,北邊是西城區和老城區。老城區的位置比較特殊,它幾乎是被西城區包裹了三遍。從地理位置上看,西城區的名稱應當是西北城區,面積最大,而且是和濱海區直接接壤的。

  但是,西城區和濱海區之間,也就是新光明廠為中心的那一大片區域,除了新光明廠,全都是村莊和農田荒地。相對而言,西城區的財政反而是三個區最差的。

  紅星工業園所在的位置就很厲害了,行政上屬於老城區管轄,實際上老城區政府根本沒搭理過那邊。那裡除了幾條村子就什麼都沒有。化為紅星工業園之後,直接歸了市里直管,老城區也只能幹看著吃不著。

  因為有商業港口在,濱海區的經濟一直是三個城區中的第一。

  李路大多數時候是在老城區裡面轉,往南最遠就是新光明廠,濱海區這邊確實是很長時間沒來過了,哪怕不太遠。因為他基本上沒有去過奮遠公司總部那邊看。

  這會兒在濱海區轉了一圈,李路才強烈地感受到這裡的變化。商鋪多了,飯店多了,他大概數了一下,Ktv夜總會之類的地方,就是十三處。甚至他發現海員俱樂部貌似走在前面,霓虹色的招牌都掛上了。

  相對而言,濱海區有了一些香港街區的風格,而老城區還是那一套單調的色彩。

  “頭兒,就那,豪富大酒樓的餐廳,規模很大,有三層,一樓就是個很大的大堂,擺的圍桌,二樓是雅座,三樓是包間。”張衛偉指著前面那棟還在建造的大樓邊上的副樓說道。

  李路抬眼一看,副樓面前寬敞的水泥地面已經停了有二十多台車,基本上都是轎車。一看時間,六點不到。

  “這裡都成銷金窟了。”李路道。

  張衛偉說,“現在業務招待談生意什麼的,基本流程就是海富吃飯陸港之夜看演出。一通下來,呵呵,沒見過世面的,基本都成了。那幫香港人最擅長搞這個。”

  “那些是政府部門的車,不少領導在這吃飯呢。”李路放慢車速,指了指那些車。

  那些車很容易辨認,看車牌,然後看車型。陸港地區的許多公務用車,都是紅星廠出去的,大多數是低配的紅星帕傑羅,一眼就能看出來。少數紅星皇冠,那是少數幾位領導的座駕,更好認了。

  除此之外,就是212吉普車了,更多的是區里或者下面縣鎮的公務車。少有老百姓買這種車,因為有錢買得起小汽車的,直接就奔紅星廠去了。有個幾萬塊錢的小富豪呢,可能會找關係弄一台二手的212吉普車開開,比如部隊淘汰轉回地方的車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