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呵呵,你沒意見,那就這麼著。”李路笑道。

  陳俊寧整理了一下思緒,開始匯報工作,他的記憶力驚人,不像其他人需要把匯報的事情要點記在本子上。這也與他的工作性質有關,保密也是很重要的要求。

  “三哥,九叔派我回來,主要匯報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李平春掃平了一大半的武裝勢力,那邊的混亂局勢得到了緩解,不過他的部隊損失慘重,尤其是武器裝備,他希望能夠採購一些。第二件事,泰國的一些貿易公司提出了採購汽車的要求,主要是運輸車輛和豪華轎車。”陳俊寧匯報導,“我們在新加坡、泰國建立了辦事處,目前那邊的運轉順利,不過新加坡的局面還沒能打開。張大哥在那邊親自負責,情況有些麻煩。”

  李路道,“具體說說。”

  陳俊寧說道,“那邊的治安很差,黑幫橫行,而且民眾的生活水平比不上泰國。主要是地方很小。我們內部有了一些分歧,一些人認為應該放棄那邊的市場。”

  “你怎麼看?”李路問道。

  陳俊寧沉思了一陣子,說,“我個人認為不應該放棄。”

  “為什麼?”

  “那裡有個海峽。我研究過地圖,走海路的話,從咱們這裡出去的輪船,要前往歐洲,必須要經過那道海峽。新加坡恰恰的就扼守在最好的位置上。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我認為不但不應該放棄,而且要加大力量把重點放在那邊。”陳俊寧絲毫沒有猶豫,把心裡的想法說了出來。

  看得出,海外分公司內部因為新加坡市場,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分歧。

  恐怕這才是唐九派陳俊寧專程趕回來匯報工作的真正原因。

  第370章 1981年的最後安排

  亞洲四小龍韓國、台灣省、香港市、新加坡,四地當中,相對而言,新加坡的起步是相對較慢的。

  從1970年開始,除了新加坡,其餘四地的經濟已經表現出了強勁的勢頭。這些以農業和輕工業為主的地區,利用西方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地區轉移勞動密集產業的機會,吸引了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利用本地廉價而高素質的勞動力優勢,調整經濟發展策略,迅速發展起來。

  四地當中,各有各的不同之處。但他們的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幾乎都達到了駭人聽聞的百分之十。

  如果說往泰國擴展業務是為了下一步的軍火銷售提前打下基礎,那麼開拓新加坡市場,就是明顯的要搭上這一班經濟發展的高速快車,提升自身的實力。

  之於李路,他落子新加坡,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並不僅僅限於經濟領域——他一向對香蕉人沒有多少好感,況且這群香蕉人還控制著重要海運咽喉馬六甲海峽。

  現在的新加坡可不是二三十年後的發達國家,它剛剛被馬來踢出去獨立建國還沒幾年,當地的局勢混亂不堪,經濟水平非常的落後。

  正如陳俊寧匯報的那樣,此時的新加坡,國內治安一塌糊塗,各種黑幫黑勢力橫行,百姓叫苦連天。不過這樣的情況很快會得到解決,因為他們有一位還算有智慧並且有鋼鐵手段的領導人。

  很巧合,那人也姓李,這讓李路感到慚愧——李氏群體出了這樣一個人,李路不是覺得自豪,而是感到了慚愧。

  客觀地評價,對新加坡人民來說,他是偉大的。

  收起這些思緒,李路問道,“九叔現在在什麼位置?”

  陳俊寧一愣,隨即馬上回答,“我回國前,九叔出發去新加坡了。建軍大哥那邊遇到困難,他說要親自過去解決。”

  建軍大哥便是張建軍,那位帶著幾個退伍兵當了路霸的屠夫,眼下是李路在海外的的得力幹將,除了唐九,就數他地位最高了。讓張建軍親自過去負責新加坡市場,無疑也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說到底,唐九讓陳俊寧回國匯報的兩件事情,李平春要買裝備,泰國公司想要進口汽車,這些事情根本不需要李路批准,唐九就能拿主意。很顯然,當知道唐九已經前往新加坡,李路馬上明白了唐九的真正目的——關於新加坡市場的分歧,需要李路拿出一個明確的指示來。

  顯然,陳俊寧不知道唐九派他回國匯報的重點,其實是表面上最次要的這件事情。

  唐九一向做事縝密,事關內部分歧的事情,他總是會非常小心的處理,避免任何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

  這讓李路更加放心海外的事務了。

  李路說,“重點開拓新加坡市場。你出去之前,來我這裡一趟,我再給你一個詳細的指導計劃。”

  “明白!”陳俊寧點頭道。

  “還有個事情。”李路猶豫著說,“前段時間你妹妹專程過來讓我轉告你,說家裡給你找了個對象……”

  陳俊寧一下子就傻了,“什麼?”

  “呵呵,你歲數也不小了,正好,回去看看,能解決就解決了。”李路笑道。

  陳俊寧臉色頓時就紅了,他也不過參加工作兩年多,二十四五歲的小伙子,如果沒有這場意外造成的既成事實,他也許會考慮,但是現在這個情況天南海北的,而且隨時有生命危險,他是怎麼也不會現在考慮個人問題。

  “行了,回去吧,正好和你妹妹一起回家過年。”李路從抽屜里取出一把鑰匙,扔過去,說,“外面那台銀灰色的越野車,掛外事牌照的,你開回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