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江鈞、萬山和向平三人去四六零廠談合作生產發動機的事情,這會才歷盡千辛萬苦找到了山溝溝里的四六零廠。該廠是大三線時期建立起來的航空發動機製造廠。和所有大三線工廠一樣,都是地處偏僻地帶,而且都是在內陸地區。基本上集中在內陸中間位置的幾個省份,距離海岸線以及邊境線都有上千公里的距離。

  當年為了應對有可能出現的華蘇戰爭,沿海地區大量的工廠往內地遷移,或者抽調精銳部分在內地組建新的工廠。完全出於戰爭的考慮,工廠的選址都是按照便於隱蔽、便於疏散等軍事要求原則來進行,沒有過多地考慮交通問題。

  同時大三線的工廠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技術力量普遍比沿海地區的要強。比如沈飛和成飛,兩者的關係是很密切的。當年成飛抽調了精英骨幹去了成都組建第二飛機製造廠,就是現在的成飛。現在成飛的勢頭比沈飛的要猛很多,與當年的良好底子是有密切關係的,而那些優秀的技術骨幹,都是從沈飛過去的人。

  思考了一下子,李路說,“見一見吧,咱們的選擇不多,三二五廠是最好的選擇。選擇其他履帶供應商,光是運費成本就要增加一倍。”

  劉貴松點頭說道,“好,我帶他去你辦公室。”

  “帶到會議室,讓我大哥也過來。”李路道。

  “好,我馬上去。”劉貴松連忙去安排了。

  李路想了想,回到辦公室那邊,找出付永貴留下的號碼,撥了過去。

  電話響了好一陣子,經過兩次轉接又響了好幾下,這才有人接聽。

  “喂,哪裡?”是個蒼老的聲音。

  李路正在懷念微信時代,回過神來道,“拖拉機廠的,我找一下付永貴同志。”

  “哦,找付廠長啊,你等會,我給你叫去。”接電話的是門衛大爺,把話筒放下,就連忙的去找人去了。

  李路聽得出來大概是門衛室之類的地方,一些工廠里,其他科室可以沒有電話,但門衛室一定會安裝電話。堂堂一個廠長,居然不敢用自己辦公室的電話進行私人方面的聯絡。可想而知付永貴在三二五廠里的境況多麼的艱難。

  等了有十來分鐘,才聽到付永貴的聲音。

  “我是付永貴,是李路同志嗎?”付永貴道。

  李路很意外,“門衛室的號碼,你只告訴了我?”

  付永貴無奈地說道,“是的,李總,一言難盡,你是不知道,我是天天盼著你的電話。”

  “付廠長,貴廠的代表到我這了,但我沒看見你。”李路道。

  付永貴沉聲說,“是陳煌吧,我知道。我已經被邊緣化了,雖然我還是廠長,但說了算的是書記。陳煌是陳書記的代表。”

  李路暗暗嘆口氣,問道,“那麼,三二五廠是什麼條件?”

  “更苛刻了,你一定不會答應的。”付永貴沒有隱瞞,說道,“陳書記提出的方案是,你們要給技術給錢改造設備,然後簽訂五百套履帶的合同,支付百分之五十的定金。”

  李路頓時笑了,“也就是說,有人想要讓三二五廠死。”

  付永貴沉默了,他沒有說話。

  基本屬實了。

  這樣的條件就算李路答應,新光明廠和振興公司也不會答應。三二五廠合作的對象是紅星防務公司,李路有完全的管理運營權力,但是涉及到大額的支出,必須要徵得新光明廠和振興公司兩大股東的同意。

  很顯然,三二五廠肯定是知道紅星防務公司不會答應的。因此只有一個可能——有人想要讓難以為繼的三二五廠儘快翹辮子。這樣的結果一定是對某些人有利的,否則他們不會這麼賣力的推動,甚至不惜對付永貴下手,架空他。

  李路忽然問道,“付廠長,三二五廠好像是地方政府的資產吧?部隊只負責指導?”

  “是的,早幾年就交給地方了。”付永貴道。

  “這麼說,一切就都解釋得通了。”李路微微點頭。

  付永貴沉默了好一陣子,艱難地說道,“李總,我有一個請求。”

  笑了笑,李路說,“你想讓我答應陳煌的條件?”

  付永貴頓時愣住了,“你,你是怎麼知道的?”

  李路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你想讓我幫你爭取時間,你需要時間組織反擊。”

  “是的。”付永貴聲音低沉得很,“如果讓那幫人得逞,三二五廠上上下下千餘名職工家屬就會墮入萬劫不復的地步。他們要賣掉廠子,但絕對不會管職工家屬的死活。李總,我知道這對您來說是一個很過分的要求,但我沒有別的辦法。我付永貴以黨性保證,等我解決了此事,一定會和紅星防務公司簽訂新的合同。”

  李路冷酷無情地說道,“付廠長,你的保證不值一分錢。”

  付永貴又是一陣沉默。

  是啊,在此之前只見過一次面,連朋友都算不上,人家憑什麼相信你。那不是幾百塊錢幾千塊,而是涉及數百萬資金投入的大事情。

  在他要失望的時候,李路卻是說道,“不過我還是決定相信你。”

  “什麼?”付永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