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岳繼陽擺著手說,“這些個情況我知道,經濟局面剛剛打開,你搞個機械廠也是不容易。今天過來除了給你送公章,主要還是想請你幫個忙。”

  “岳大哥你說,幫得上的我一定幫。”李路說,心裡暗道一句,只要不是要我的地就什麼都好商量。

  岳繼陽略微尷尬地笑了笑,說,“羊城市第一紡織廠知道吧?你有沒有興趣注資?”

  這一愣非同小可,李路暗道,人家要什麼地沒有,怎麼可能要你的地,但是跳躍到紡織廠這一塊,他又不明白了。他李路不是什麼有錢人,岳繼陽要找人注資進行改制,有一大票香港大老闆支持他。

  岳繼陽笑著解釋道,“羊城第一紡織廠經營上面越來越困難,聽說你和小日本那邊的紡織貿易做得不錯,陸港的許多紡織廠都在向你供貨。”

  李路這才明白過來,原來是看上了紅星廠與三井公司之間越來越上規模的貿易。這一點還真的沒幾個人比得上他,三井公司儘管不是小日本國內的什麼知名企業,但是路子夠野夠廣,胃口大了,紅星廠這邊的供應量自然就上漲,貿易規模每個月都有很大的增長。

  岳繼陽這是看上了李路的外銷渠道。距離又近,自然的是最合適的對象了。

  羊城第一紡織廠的情況比岳繼陽說的更加嚴重,已經到了頻臨死亡的狀態。沒有新的資金注入,找不到新的銷路,只有死這一條路。岳繼陽還真的是從乾充那邊了解到的詳細情況。

  沒有什麼事情是瞞得住中調部的,況且之前在金三角那邊,乾充是給李路提供了很多幫助。出於各方面的考慮,李路也不會對乾充進行隱瞞。

  李路說,“岳大哥,羊城第一紡織廠是有三千多職工的大廠,現在又是你們華信公司出面,恐怕情況不樂觀吧?”

  岳繼陽嘆口氣說,“不瞞你說,已經千瘡百孔了。去年一整年,創匯十萬美元。今年只拿了一個兩萬美元的單子。紡織一直是我們的創匯主力,這麼大一個廠子倒了,不但可惜,對咱們的紡織工業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華信公司臨危受命,負責引資工作。領導們研究後認為,光是引資很難從根上解決問題。要技術,要先進生產設備,要更多的外銷渠道。”

  頓了頓,他道,“所以我就想到了你。”

  顯然,他點出的羊城第一紡織廠急需的三方面資源,都是李路這邊最豐富的。技術和先進生產設備肯定要引進,要引進就得用外匯。全國外匯儲備僅有兩三億美元的今年,你動一塊錢外匯都很難被批准。根據統計,全年全國外匯儲備還有個七八億美元,今年到底了,才兩三億美元。

  國家如此重視創匯工作把創匯工作與一切成績掛鉤,原因就在於此。有太多的地方需要使用過外匯,上面又哪裡顧得上一個紡織廠。

  那麼,剛剛簽訂了一筆七點二億美元合同的李路,就成了岳繼陽眼裡最合適的合作對象。並且,紅星廠是擁有外匯自主使用權的,而且有香港分公司。

  有了外匯就有先進技術和先進生產設備,再加上紅星廠豐富的外銷渠道,簡直就是完美的合作對象。

  李路緩緩搖著頭。

  正當岳繼陽以為他要拒絕,準備再勸說一番的時候,李路說道,“岳大哥,注資入股我看還是算了,羊城第一紡織廠我多少有些了解,那個廠子積累了不少問題,非動大手術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乾脆就賣給我吧,我來救活這個廠子。”

  愣了一下,岳繼陽卻是出乎意料的搖頭,“這個是不行的,廠子不能賣,政府要有控股權。”

  李路也很乾脆,攤手說,“那就沒辦法了。”

  ……

  第263章 東之找上門來

  岳繼陽去了羊城。

  羊城第一紡織廠是市屬企業,華信公司儘管領受了相關任務,但他們也做不了地方國企的主。涉及到飯碗,地方不賣部委帳是常有的事,別說你一企業了,他管你公章是不是帶國徽,他們隨便一個科級單位的公章都是國徽。從法理上來講,再大的企業你也牛逼不過一個鎮政府,因為那是黨一級機關。

  李路要直接買,意味著羊城第一紡織廠要變成私營工廠,企業性質發生了改變,岳繼陽哪怕願意,他也做不了這個主。他得去羊城和有關部門進行討論。

  實際上李路很清楚,現階段里,羊城市基本不可能把第一紡織廠賣掉,引進民間資本進行股份制改革已經是差點扯著蛋的大邁步了,已經是羊城市府的領導們很具改革意識的體現額,你還要啥自行車。

  這與鼓勵發展私營經濟是兩碼事。

  你看紅星防務公司,投入最大的是紅星廠,新光明廠和振興公司基本上就是坐著分錢,但最小的股東還是你紅星廠。你愛要不要吧。

  李路之所以“漫天要價”,則有更深的考慮。

  對他而言,收不收羊城第一紡織廠沒多大影響,反正陸港地區有大大小小二十多家紡織廠。但如果能借這個機會,繞著道促使羊城市府把羊城第二運輸公司的改制交給他,何樂而不為呢?

  羊城市二運公司才是他最惦記的。這不,馬金濤這段時間沒日沒夜忙活著的,不就是基於紅星海獅麵包車開發出中巴車的工作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