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十畝地,操場、園林就占了一大半,這裡原來也是部隊機關單位的駐地,移交給公安廳之後,鑑於這個位置交通便利,因此被當做倉庫來使用。

  用倉庫原來的辦公室改成了工程指揮部,李路和葛大爺對著圖紙進行討論。圖紙是從公安廳那邊找來的,倉庫的建築圖紙以及布局圖。

  葛大爺是省建築設計院的老工程師了,曾留蘇的老爺子,滿頭白髮身子骨硬朗得很,背著左手,右手取鉛筆往園林那裡一畫,道,“這個花園別拆了,留著挺好。”

  站在李路身邊的李全斌撓了撓頭,說,“老爺子,不拆地方不夠用啊,這裡計劃作為庫房,這一塊是維修中心。這個花園有十幾畝地,占了差不多一半的面積。”

  葛大爺瞪著眼說,“培養個這樣的花園可不容易,你去看看,那裡面有三顆有好幾百年歷史的古樹。這花園從清朝那會兒就有了,歷任的主人都不曾動彈分毫,你這拆了,多可惜!”

  他穿的短袖的確良白襯衣,灰白色西褲,褲管捲起了一節,腳下踩著一雙解放膠鞋,他那白襯衣衣領的位置泛黃並且有磨損,灰色白西褲應該曾是黑色。這位建築設計院的老爺子更像鄉幹部一些。

  李全斌不認同葛大爺的意見,農村里講究的是實用、耐用、便宜,什麼花園園林什麼歷史古樹的,是比不上一間明亮透風的大瓦房的。賣相再好的菜餚也比不上一大盤冒著油星子的肥豬肉。

  乾脆的,他對李路說,“老三,花園不拆,庫房可沒地方。”

  拆不拆還不得是老闆拿主意。

  李路盯著圖紙看,思索著。

  一看這個情況,葛大爺有些急了,他堅決地說道,“小李,這個花園真不能拆。前面幾百年雖然說不是什麼達官貴人的宅邸私家花園,但一直是大戶人家的,還有好幾姓書香門第。這可是歷史的見證啊!”

  李路問道,“葛大爺,這麼說應該有大宅子,不能只是個花園,宅子呢?”

  “毀了。”葛大爺嘆口氣,底氣也沒那麼足了。

  “難怪那花園看著古古怪怪的,宿舍那個位置就是原來的宅子吧?”李路恍然,問道。

  葛大爺點了點頭,“就是那一塊兒。小李,這個花園,我的意見是儘量保留下來。庫房容量不夠,可以想辦法再改改設計,總是能夠想到辦法的,再優化一下方案。”

  緩緩點了點頭,李路對李全斌說,“斌叔,留著吧,不拆了。”

  既然李路已經決定,李全斌也就不再說什麼,道,“行,我去把花園圈起來。圖畫要快點拿出來,我這邊搞差不多了。”

  他習慣把圖紙稱之為圖畫,保留著陸港方言的用詞方式。

  李路就和葛大爺湊在一起研究怎樣更改設計方案。李路基本上靠著記憶參照未來的某品牌四兒子店布局勾勒出來的規劃圖,粗糙得很,差不多就是方方塊塊的各個功能區、出入口、道路這些。

  具體的建築物設計他就不行了,這方面全部是葛大爺親自操刀。而現在遇到容量的問題,李路顯然一籌莫展。花園占去了差不多一半的面積,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操場,而操場已經規劃為維修中心以及有一部分被展廳占了去。以目前的布局來看,庫房很難再放進去。

  李路心目中的第一家4s店,不但作為4s店,未來還要承擔著全省總店的重擔,起碼得是區域中心店這樣的級別。這就意味著需要容量極大的庫存,充當區域調度店這樣的角色。

  按照他的估計,庫房至少能夠容納三百台車輛。

  拋出花園所占的面積,其實剩下的可用面積是非常緊張的。出於長遠考慮,李路規劃的展廳面積達到了三千平米,維修中心則有兩千平米,並且全部按照多層地基來建築,以便後續可以進行加高。

  根據他所知的規劃,這個位置可以使用二十年,到了市府開始把企業工廠往外趕,這裡會被劃為商住板塊。到那個時候賣掉也好自己用來建個寫字樓什麼的,那都是可以選擇的。

  最關鍵的是眼下以及未來這十幾二十年,既不會投入太大,也給以後留下了擴容的空間。

  李路和葛大爺商量一個多小時也沒能拿出個滿意的方案來,於是李路索性說道,“葛大爺,我看還是從源頭入手吧。既然地不夠用,那就買地。我去找找人,把周邊的地買一下,這樣一來問題就解決了。”

  葛大爺譏諷道,“買一下?這周邊都是事業單位的地,怎麼買。小李,你的情況小方介紹過,你有工廠有公司,可以說你率先走到了民營經濟的前沿,你有錢,可你要知道,這附近的地不是有錢就能買的。就說這個用原來部隊營房改的倉庫,公安廳不主動賣給你,你也是買不到的。”

  “那您說怎麼辦?”李路無奈的說道。

  葛大爺摸著下巴思索了一下,說,“縮小展廳的面積,我認為啊,兩千平米足夠大了,差不多七畝地,你不就是擺幾台車嘛,要那麼大地方幹什麼。”

  搖著頭,李路道,“展廳面積是不能縮小的了,現在看著是絕對夠用甚至還顯得太大,可是以後呢。以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買小汽車和現在買自行車一樣的時候,這點地方就絕對不夠用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