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很直接的問題。

  李路說動廠里把亞洲虎坦克項目爭取到手的最主要的動因,不正是他建議出口坦克裝甲車以及火炮這些東西創匯的嗎?

  沒了軍工生產能力,移交後的光明廠拿什麼創匯?

  要剝離軍工生產能力,顯然這是最主要一個不得不解決的問題。

  第191章 你們不要我要

  既然能提出這樣建議,李路心中自然的有相應的解決辦法。

  略微思索了一下,李路道,“首長,其實解決的辦法很簡單,剛剛我們王廠長已經提到過。”

  頓了頓,李路說,“還是用代工模式。”

  “代工模式?”

  反倒是王嘉慶愣了一下,問,“怎麼個方式,詳細說說。”

  能自己折騰起一家有能力代工生產光明廠最新型手扶拖拉機廠的拖拉機廠,說明這個小伙子不簡單。劉副廳長在王嘉慶的介紹下,自始自終都沒有認為李路這麼一個毛頭小伙子沒什麼好主意。他也認真的等待著下文,同時凝眉思索著。

  “首先是大環境。部隊大大縮減了軍品採購開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加上南邊還在打仗,軍費首先要保障那邊。軍轉民的初衷是希望軍工企業能夠自給自足,因為上面會減少撥款甚至中斷撥款。不但如此,一些部隊後勤單位,也被獲准經商……”

  他說到這裡就停了下來,很自然的切換掉,這話題不能往下說那麼深,他道,“具體到光明廠的移交,為什麼要移交,因為部隊養不起了,沒有部隊的訂單,就要破產,工人要餓肚子。趁著還好的時候移交,還能支持地方的經濟建設。亞洲虎坦克是不會被部隊採購的,哪怕會採購,也是十幾二十輛做個樣子。歸根結底是要出口創匯。部隊也要外匯,他們要集中資源購買先進武器裝備,沒有外匯不行。”

  王嘉慶有些急,“小李,這個和代工有什麼關係?”

  笑了笑,李路說,“廠長,這樣的情況下,第一車間、第二配件廠、第三倉庫整合剝離出去,部隊是不會要的。明明知道亞洲虎坦克項目之後就成了累贅,部隊怎麼可能會把交出去的廠子再要回來,那還不如不交了。”

  “亞洲虎坦克還是能生產一段時間的吧?”劉副廳長倒是聽出了點意思來,微微點頭道。

  李路說,“是能生產一段時間,不過不會太多。本來就是一個政治層面的產物,那些跟著美國人走的國家願意不願意拿出錢來更新武器庫還不一定。部隊肯定很清楚。說實話,你給部隊一個生產電視機的工廠,他們會更高興。”

  “這麼說,整合後的光明坦克廠成了雞肋。”王嘉慶也聽明白了。

  現在的問題不是交出去怎麼辦,而是把這些軍工生產功能剝離整合交出去誰會要這個問題。

  李路道,“有總廠,有內蒙一機,部隊不缺生產坦克的工廠,甚至一拖的這方面能力都不比光明廠差。”

  兩位領導一下子就失望了。

  好一陣子,劉副廳長回過神來,道,“小李,你還是沒說到代工這個上面來。怎麼聯繫起來?”

  李路笑道,“首長,這可能需要省廳大力支持。整合軍工生產功能的工廠,姑且稱之為光明坦克廠,部隊不要,放在新光明廠里也不妥,可是不放在新光明廠里,目前沒有拳頭創匯產品。這裡要解釋一下,光明坦克廠對新光明廠而言,最重要的是進出口資質,並不是說只能賣亞洲虎坦克,但是又和亞洲虎坦克聯繫在一起無法分開。那麼目前看來只有一個辦法。地方和部隊合作搞這個光明坦克廠,光明坦克廠只保留設計研發能力,把生產以代工的方式交給紅星廠。這樣就剝離了日後有可能成為最大包袱的生產功能。說來說去,大家擔心的都是那麼多技術工人以後怎麼樣安排。”

  劉副廳長當真是對這個小伙子有些刮目相看,看得很深很透徹。技術人員技術工人誰不想要,但是不能圖一時之快。不再有計劃生產任務,許多國營工廠已經嗅到了危險的氣息,工人越多包袱越重。一個分明只能搞幾年的坦克廠,為了幾年的出口創匯背上那麼重的包袱,部隊能想明白,地方怎麼會想不明白。

  “呵呵,小李啊,你的心很大嘛。你的拖拉機廠不但代工生產拖拉機廠,還想代工生產坦克,呵呵。”劉副廳長笑道,他是怎麼也覺得不現實的。

  王嘉慶卻是在認真思考了,沉吟著說,“這個辦法也不是行不通。硬體到位,工人到位,生產坦克沒什麼問題。小李,你的意思是說,紅星廠接收光明廠的坦克生產部分?設計研發人員由新光明廠和部隊工廠組成一個類似於研究所的東西?”

  李路點了點頭,“是的,確切的說,是擁有設計研發能力以及精密機械進出口資質的公司。”

  劉副廳長皺眉道,“這樣一來問題是解決了,不過,這以後不搞坦克了,或者說賣不動了。這個公司怎麼辦?也是個累贅。”

  李路心裡都忍不住罵開了,那是珍貴的資源!

  “國營企業不要部隊不要,我紅星廠要,呵呵。”李路半開玩笑的說。

  劉副廳長和王嘉慶都呵呵的笑了起來,他們可不認為一個小小的私營拖拉機廠有能力吃掉這樣一個公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