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培森已經在紅星廠辦公院子裡等著了。李路是要帶上他的,林培森在機械修理方面極具天賦,如果不是跟著郭翰威那邊,李路是要把他安排進紅星廠的。因此只要驅車進行長途機動,林培森是絕對要帶上,只要不是重大機械問題,有他在就沒有問題。

  掛了甲牌的Lc80在林培森手裡搞了三天的時間,全面的檢查以及進行必要的改裝。有了上次去洛陽的經驗,林培森很清楚長途跋涉情況下,車輛的哪些方面最重要。

  把幾個大箱子裝上去,個人所需物品什麼的裝載完畢,林培森就點了根煙站在那裡候著。他可不知道車上那三個大皮箱子裝的都是錢。

  李路、張衛偉和李家華到了之後,四人上車隨身帶著二百萬現鈔連夜出發了。

  第163章 大武漢

  泳州地界。

  范誠躍在分局食堂吃了午飯,便騎了自行車返回兩公里外的家中午休。出分局大門上了大路,一輛外形霸氣十足的越野車從身邊疾馳而過,他下意識的扭頭看過去,只來得及看清楚車尾部的號牌。

  他頓時一愣,這個車太熟悉了,記憶一下子就甦醒了過來這不是幾個月前遇到過的外形新奇的部隊越野車嗎?Lc80的造型在汽車稀少的現在,絕對的是讓人印象深刻的。

  只是,那車速度非常快,不一會兒就消失在了遠處的拐彎處,往北去了。

  范誠躍是記得原來那台車的號牌的,和剛剛過去的那台不一樣,但是他總感覺是原來那撥人。

  他一下子就留了個心眼。

  李路等人沒有在泳州停留,一路疾馳往北。一直到洛陽,這段路都是熟悉的,自然的比上一次更快。他可不知道上次在泳州偶遇的姓范的交警,剛剛擦身而過。

  這一次,李路他們依然是走原來的路線,一直往北走邵陽方向,若不是往東邊的衡陽方向。

  邵陽,長沙,岳陽,武漢,信仰,駐馬店,許昌,鄭州,安陽、石家莊一線,走保定過帝都,沿承德、赤峰、通遼一線到長春。

  這一路,4200多公里,人歇車不歇,哪怕如此,李路估算中的每天跑的里程也不會超過八百公里這可是一個沒有高速公路的年代。華夏的第一條高速公里要等到1988年才能全線通車,動工時間是三年之後。

  這已經是很樂觀的估算。

  出發之前李路打聽了一下火車的時間表情況,陸港地區有好幾趟終點站是哈爾濱的列車,到長春耗時比他想像中的要慢一些,需要七天七夜的時間。關鍵在於,這只是計劃時間表。而當前的列車誤點之嚴重,完全的不是他能夠想像的。通常十天八天時間是絕對需要的。

  這也就堅定了他選擇開車的決心。

  四人都是老司機了,除了補充燃油、吃飯、拉屎拉尿,他們是輪流休息,馬不停蹄的趕路。道路狀況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原則是儘量開快一些。這個時代也有幸福之處極少紅綠燈、根本沒測速。玉哥兒的幸福日常

  這也就是為什麼通過泳州城區的時候,Lc80保持了那麼快的速度。別忘了,這還是一輛掛著軍牌的越野車。

  過岳陽進武漢,李路他們到了第一個也是中途唯一一個休整點。武漢這個地方,李路是想看一看,同時又是相對居中的重鎮,恰好的在路途一半上,於是就把這裡當成一個休整點,人車都好好的休息一個晚上。

  前面還算順利,除了頻繁遇到各種收費站、稽查站之外,沒有別的情況。李路和張衛偉都是軍工系統的人,車輛掛的又是比較厲害的甲字號軍牌,因此通過哪些收費站、稽查站是很順利的。

  進入武漢城區之後,李路一看路牌,便知道首先進入的是漢陽,他正在左右觀察道路兩側建築物的時候,隱約看到遠處有一棟很高的樓宇,心中驚奇,對開車的林培森說,“大嘴,看見遠處那棟高樓沒有,去那。”

  林培森凝神看了看,看到了遠處隱隱約約仿佛在天上的高樓,吃驚地道,“呀,三叔,那是大廈啊,這麼高!”

  說完油門就到底了。

  另一輩子,李路經常的光顧武漢,對三鎮漢陽、漢口、武昌非常的熟悉。但是,他對八零年代的武漢,是一些印象都沒有的,他甚至沒有看見過武漢八零年代的老照片。

  八零年代的武漢,道路是那麼的寬闊,交通是那麼的暢通,除了公交車,就是一些單位的212吉普、上海牌轎車以及進口的蘇聯製造的伏爾加和拉大轎車,很少很少。行人能夠看到的這些車,通常都是在路上飛馳而過。更多的是自行車以及逐漸出現的摩托車。

  不堵車的漢陽,讓李路目瞪口呆完全的沒能回過神來。

  這個時候的武漢大概是什麼樣子的?

  北京二環三環還是一片荒蕪的時候,它已經是現代化樓宇遍布的樣子,它已經有寬敞的雙向六車道以及發達的公交出行系統,它幾乎是除了上海之外,最能代表華夏城市建設最高水準以及引領時代潮流的城市。韓國之猛龍過江

  在李路眼裡,這大概是他回到這個年代以來,看到的第一個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有三十年後城市雛形的城市。起碼現在的陸港,若不是非常的熟悉,他是很難將此時的陸港與三十年後的陸港聯繫到一起的。

  武漢這個地方,上下幾千年以來都從來是華夏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從來沒有出現過變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