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程晉州自顧自的端起茶水,一臉的懶散模樣道:「要我說,黃津縣就不錯。何必尋什麼通縣?」

  作為地頭蛇的沈聰嗤了一聲,壓低聲音道:「黃津港只比京城西碼頭小一點,照樣是繁忙港,多少人盯著呢,而且你說的那個曹祿精明著呢,你想想看,他能比你老爹早一天得到消息,那要多大的能量,咱們從他嘴裡搶食吃,雖然咱們都不怕,我覺得也沒必要,還是先從小處開始。而且……通縣可是個好地方。」

  「為什麼?」程晉州估摸著,這樣的縣城,能敲出1萬兩銀子就算不錯了,而且大部分怕都是糧食一類的東西,對他來說,數量實在是太少了。

  沈聰莫測高深的笑了兩聲,待檔案館的小吏將資料交給他,然後鋪在桌上,才解釋道:「通縣沒有戶部的倉庫,也就沒有倉司,和其他小縣城一樣,倉庫是由主簿代管。」

  「這算是什麼好處,我老爹是戶部主事,又不是吏部主事。」程晉州嘟囔著。

  沈聰嘿嘿笑了兩聲,左右看看絕對沒人,低頭笑道:「最妙的地方就在這裡,通縣有兩個好處。第一,主簿桂芳,就是從我們沈家脫離的奴才,而且膽大心細,我現在都記得,當年在府里的時候,逢年過節,那桂芳是唯一敢在府里開莊賭博的下人,沒被我老爹打死,真是運氣太好。」

  作為貴族世家的一份子,放出來做官的奴才,命運顯然將與主家牢牢的牽在了一起,無論是否在契約上分離。

  程晉州臉色稍霽,問道:「第二呢?」

  「你別看通縣也在平原上,此地產礦。」

  「莫非是銅?」程晉州頓時來了興趣。金礦銀礦產量最少,故而銅礦獲利最多。

  沈聰神秘兮兮的笑了起來道:「金銀銅三種礦你就不用想了,只要發現就會派兵過去。哪裡會輪到一個主簿去分配。」

  「那是什麼礦?」

  「錫礦。」

  「錫礦?」程晉州重複了一遍。

  「沒錯。」沈聰很滿意程晉州的表情,哈哈大笑起來道:「沒想到吧,錫礦這個東西,以前最是不值錢了,戶部寧願在鐵礦區建倉司,也不願在通縣建一個門戶,離京城這麼近,不想費錢被御史彈劾。誰知道,從前半年開始,附近的好幾個商行大肆收購錫礦,而且只從京城附近購買,把通縣錫礦的價錢炒高了至少兩成,如果不是這裡的交通不行,礦場又開始招人,價格還能上漲,你說我們不趁著戶部張嘴之前咬上一口,是不是太對不起自己了。」

  程晉州臉上的表情豐富多彩。

  對於相當於17世紀的大夏來說,他們用錫礦的機會非常之少。漲價云云更是如蓬萊仙島一般。

  錫礦的價格能上來,真的說起來,八九不離十是因為他收購的原因,每半個月10萬兩銀子的物資,對於京城周圍的所有原料產地,都是一個巨大的推動力,當然,說成是壓迫也行。

  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秦宇商行等等大量收購錫礦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不過,以通縣的自然環境和交通狀況,他們的收購與價格上漲後人們的挖掘積極性相比,是相當不足的。

  ……

  一行人用了兩天時間,直抵通縣的倉庫,那主薄則早就等在了現場。儘管後者是相當於縣委副書記的職位,可面對兩名京中來的紈絝子弟,他仍然表現的極為熱忱。

  看的出來,主薄先生顯然更在乎沈聰。或許對於他來說,星術士是個太過於遙遠的名詞。區區一個小縣城,是難得有星術士出現的。又或者,程晉州的年齡實在是難以獲得人們的平等對待。

  趁著大肆招待的空檔,程晉州找到機會低聲道:「你怎麼說服他賣倉庫里的東西給我們?」

  礦場的產出畢竟有限,他們看重的錫礦仍然在露天倉庫中存著,在沒有水路相通的情況下,運輸量決定了銷售量,價格上漲帶來的動力,倒是解決了一大批的就業問題——假如這個時代有類似的名詞的話。

  至於程晉州,自然是不用考慮運輸問題的。

  沈聰打出一個安心的手勢道:「這小子我熟的很,交給我來辦就行了。」

  說著,他扯過桂芳就道:「小桂子,我手頭有點緊,今天是來找你打秋風的。」

  桂芳三十許四十歲的人了,站在沈聰大男孩面前,臉笑的像砸開口的核桃,不顧身邊從人的眼神,道:「「二少爺說笑了,您要多少,我一定給您辦妥當了。」

  宰相庶子,有這個身份,主薄大人才不怕賴帳,他巴不得沈聰賴帳。

  沈聰看了程晉州一眼,帶著點邪氣一笑道:「實話實說,我看上了你那倉庫里的東西了,想借3個月。」

  「3個月啊。」桂芳沒有斷然拒絕,而是思考了起來。

  沈聰微微一笑。沈家的關係網龐大,他可不是隨隨便便就選了地方,尤其是第一次來熟悉情況,更是挑選了許多次。眼前這位桂芳,從府里放出來三四年,能從不入流的24級升到主薄,沈家的關係功不可沒。恩情與利益之外,膽大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果然,桂芳甚至不用仔細回家思量,只三五分鐘,就當著幾個人的面,迅速點頭道:「機不可失,這一鋪,小桂子跟著二少爺了。」

  他說著對自己帶來的幾個人吼道:「過來給二爺爺磕頭,今天的事,你們就算是上船了,有老子吃的一口,餓不死你們,誰敢亂說話,全家給我小心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