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又在家乾耗了兩天,他還是沒他老子的消息。

  連大姐也在那掰著指頭算道,「不該啊,這都幾天了?」

  凌二道,「那就別管了。」

  他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他果真就不管了。

  第二天一早,他招呼上凌龍陪同他去市里。

  馬上要讀高中了,在市里讀書,他要帶上大姐她們,一大家子是需要一處住宅。

  往市裡的汽車是從縣裡過來的順路車,倆人在路上攔著一輛,坐了一個四十來分鐘的車,抵達汽車站的時候,太陽已經露頭。

  「你要不在這等會,我去找個人問問路?」凌龍雖然當過兵,在外面見過世面,可是市里他也是第一次來。

  凌二手一揮道,「跟著我就行了。」

  汽車站出口有拉客的人力三輪車,他拉著凌龍坐上去,跟著師傅說了下地址。

  「坐好嘍,現在走,拐倆路口就到。」師傅四十來歲,黝黑的臉上滿是笑。

  太陽才剛剛泛紅,氣溫卻很高,皋城丘陵地形,高一段,低一一段,只蹬了一里地,他頭上的汗,已經開始順著臉往下滴。

  凌龍道,「師傅,你要是不行,咱倆換著來,我會蹬。」

  他倒是不好意思了。

  師傅道,「馬上就到了。」

  話音剛落,在一個路口,他停了車子,指著一個大門道,「那個就是一中了。」

  「謝謝了。」凌二遞過去五毛錢。

  他沒進學校,畢竟沒開學,進去沒有什麼意義。

  凌龍從學校對面的小賣部買了兩瓶汽水,給凌二一瓶後問,「現在去哪?」

  凌二道,「邊走邊打聽吧。」

  他對市里並不陌生。

  此時皋城還沒有擴張,如果讓他描述,一個字是舊,兩個字是破舊,三個字便是很破舊。

  所謂的市中心也不過是幾條路口拼湊起來的,最高建築只有一個新華書店。

  一中雖然算不得郊區,但是起碼算偏僻地帶,沿著吸沙船轟隆響的淠河,有一些不成規模的廠和廠家屬區。

  他走進了化肥廠的家屬院,這裡都是帶院子的瓦房,他很喜歡,但是詢問一圈下來,沒幾個人搭理他。

  逗樂子呢!

  房子的產權是廠子的,跟他們個人沒關係!

  租可以,賣是不能賣的。

  凌二一拍腦袋,自己蠢了,他哪裡懂這些。

  踩著塵土飛揚的馬路繼續朝前走,腳都捂出了臭汗,也沒鬆懈。

  沒走多遠,隱隱約約聽見有人喊他們。

  凌龍道,「是喊咱們的。」

  凌二回過頭,看到一個穿著白色汗衫的年輕人,一手拉著板車,另一隻手朝著他們揮。

  凌龍點起來煙等著他過來後問,「兄弟,有事?」

  「你們是不是要租房子?」年輕人問。

  凌二道,「是買房子。」

  他打量著年輕人,年輕人年歲不大,身量不高,肩膀也窄,身上掛著開洞的襯衫,乾癟的腦袋上頂著亂糟糟的頭髮。

  這是他和潘宥誠的第一次會面。

  如果按照後來經濟史學家的狗血說法:「1988年,夏季,高溫,無風。

  中國商業教父還只是個不招人待見,滿嘴跑火車的小屁孩。

  但是這一天,被稱為商業教父第001號狗腿子,擁有不可置信的商業天賦的潘宥誠董事長,神奇的發現了凌二先生的王八之氣,高山仰止,崇拜之情簡直難以遏制。

  從此以後,歷史的車輛滾滾向前....」

  而潘宥誠看向的明明是凌龍,他壓根就沒多看凌二一眼。

  「租房不租,我們要買房。」凌龍看他不回凌二的話,終於不耐煩了。

  「我叫潘宥誠。」他伸出手道,「你們是要買房啊?」

  他撓了撓頭。

  凌二問,「兄弟,我們時間緊,你要是沒事,我們就先走了。」

  「不是,你們給什麼價,要買房有啊。」潘宥誠笑著道,」就是不知道你們給什麼價。」

  凌二走到板車跟前,掀開蓋在上面的編織袋一看,笑著道,「你是賣蘿蔔纓子的啊,季節不對啊,這麼蔫吧,誰要啊。」

  所謂蘿蔔纓子其實就是蘿蔔葉子,冬季的時候,蔬菜少切貴,不管是城裡還是農村,都喜歡儲藏一點,拌在豆腐渣里或者炒著吃,總比硬扒飯強。

  潘宥誠笑著道,「便宜,沒事販點。」

  凌龍道,「你是本地的?」

  他們縣不大,卻是同井裡的青蛙一樣,有一種迷之自信,除了本縣人,稍微靠南邊一點的市里人,在他們眼裡也是外地人,他們都稱呼為小蠻子。

  判斷的依據很簡單,他們和市裡的口音卻是不一樣的。

  倒是和隔壁的下蔡市口音差不多,後來行政規劃,成功劃入了下蔡市,不過,互相也不親熱,因為下蔡市偏北,是吃麵食的老侉。

  嘴裡是老鄉,心裡怎麼樣,那就是鬼知道了。

  總之他們這旮旯,不南不北,簡直是江淮大地的一朵奇葩。

  潘宥誠道,「不是,我石婆店的,聽說你們要買房子,我這走街串巷的,剛好遇到過一家要賣房子的。」

  凌二笑著道,「我買房是準備在一中讀書的,太遠了可不行。」

  「不遠,」潘宥誠道,「就河邊上,往前面走一里地,關鍵人家賣的不便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