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直是古代四大港口之一。

  1979年6月1日,寧波港正式對外開放。

  這意味著外籍輪船可以出入寧波港,世界各地貨物可以通過寧波港往來運輸。

  曾經作為「五口通商「口岸的寧波港,從這一刻起重新崛起。

  「比省城都強。」王剛發自內心的說。

  「廢話。」凌二白了他一眼,中西部城市,完全沒有這種經濟活力,還是死水一片。

  火車站門口有摩托車拉客,凌二談好價格,坐上去往市中心去。

  按照在合肥的操作,倆人往銀行打聽。

  先去的是工行,結果人家報價是102,凌二考慮也沒考慮,扭頭就走。

  一連找了三家支行,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

  最後在一家建行的支行找到了令倆人比較滿意的數額,百元券92元。

  當即所有的現金都買了國庫券,買完後,當即返程。

  一路上,兩個人都很興奮,這就實現了兩個人當日往返的計劃。

  一天下來,一個人能分一千四五百塊!

  這還是個人均年收入一兩百的年頭。

  有了錢,兩個人都敢住一晚上二十幾塊的賓館了,有兩張大床,終於不再擠著睡了。

  王剛洗完澡,美滋滋的躺在大床上,一邊啃蘋果一邊道,「我想好了,回去我就不在郵局幹了,先掙上幾萬塊錢,躺著睡覺,也餓不死了。」

  有了幾萬塊錢,光是躺著吃利息,也比工資高。

  仔細一想,這小日子,簡直是瀟瀟灑灑。

  凌二坐在一手拿著筆,一手拿著本子在那算帳,聽見他這樣說,轉回頭道,「銀行利息大概是五個點到八個點左右,前幾天看報紙,說有的地方還有十幾個點的,但是,你得看通脹,就是這個物價漲幅,現在漲的很厲害。

  我這麼跟你說吧,現在幾萬塊錢算錢,進入21世紀,你這點錢,也就夠給孩子交上兩年學費吧。」

  「你這麼說也太誇張了吧,什麼叫只夠交學費?」王剛有點不信這話。

  凌二道,「你不上班我支持你,但是你說你不掙錢,只指望存幾萬塊錢吃老本,那是不可能的,說實話,你現在有摩托車了,你就不想著買轎車了?」

  「那誰買得起,一輛普桑二十來萬呢。」王剛搖搖頭道。

  凌二笑著道,「做人呢,最重要的的是志氣,咱們掙幾十塊錢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現在會一下子掙到幾千塊?」

  王剛道,「你自己說的,國庫券異地差價,頂多做半年,我這不就尋思這半年內掙個幾萬塊錢嘛,沒有其它行業能像這麼好賺的了。」

  凌二道,「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這個時代最不缺的就是機會。」

  「還有比倒騰國庫券更賺錢的事情?」王剛不敢置信。

  「以後看情況吧。」凌二不置可否。他和王剛現在只是合作夥伴,不是朋友,他不想說的的太多。

  19、年華初冠帶

  接下來日子裡,兩人就是在浦江和寧波之間往返,銀行已經把他們視為大客戶,連休息日也不休息了,只要兩個人來,必定有專門的人來招待。

  跑的越勤快,賺的越多,賺的錢繼續生錢。

  最後一趟,從寧波回來在證券營業部交割完,本金已經翻到36000多塊。

  他們已經出來一個星期了。

  兩個人都捨不得回去,一天掙個幾千塊錢跟玩似得,但是沒辦法,必須回去了,這是信譽問題。

  在一處旅館裡,開始算帳,先算出王科長等人應得的14805,再拿出來凌二應得的的1545,王剛再拿出945,還剩下一萬九千多塊錢。

  「我拿八千,剩下你的。」王剛道。

  「說好平分的。」凌二推辭道。

  王剛道,「我是喜歡錢,可是我不貪心,沒你的話,我一毛錢拿不著。」

  不由分說,把大部分錢都給了凌二,自己只裝了自己的八千塊錢。

  凌二道,「公平一點好。」

  王剛道,「你做的多,你拿的多,這才叫公平。」

  「好吧。」通過這句話,凌二覺得他是認真的。

  凌二去商場買了三塊廣州產的手錶,全鋼機械錶,統共才60塊錢,至於一旁的上海牌,他捨不得,一塊就要九十塊錢。

  其中的一塊表送給了王剛,王剛笑著接了,稀罕的很。

  從合肥火車站下車,凌二找了農行,辦了一張存摺,除了身上留下的三百塊錢,剩下的全部存到了銀行里。

  王剛有樣學樣,也辦了個存摺。

  省城的汽車到達鎮上的時候,太陽已經西落。

  王剛道,「你在我家坐一會,我先把錢送給我二伯那邊,回頭我騎摩托車送你。」

  現在任務完成了,不是屬於他的的錢,在他這裡多放一分鐘,他都覺得煩躁。

  「行。」天氣熱,凌二也懶得走動,王家也是在鎮上,父母都是糧站職工,對凌二也只是客氣的招呼了兩句,連杯茶也沒泡。

  他不以為意。

  王剛從他二伯那邊回來,凌二上了摩托車的后座。

  摩托車騎得很快,凌二這才感受到絲絲涼意。

  家裡大門是鎖著的,他找不到一個人,先去了奶奶那邊,老五正坐在門口的蓆子上玩空瓶子,看到他過來,張開手就要抱。

  「給你的。」凌二從口袋裡掏出來兩個糖,「正宗的大白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