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燒了就燒了,”周騫想著,反正這東西自己琢磨半天,也沒看出什麼門道,而且他恨這傳言抹黑父親,對這樣東西實在是沒什麼好感。

  然在土灰下面,露出一個的絹布一角,紅是正紅,白是純白,不染塵埃。

  這是個什麼東西?

  小七好奇伸手去抓,被燙了一下,趕忙縮回來,找了根木棍將這東西從火盆裡頭扒拉出來,只見曾經的一幅工筆玉蘭圖浴火之後,變成了一封繡字的書信,一行行紅字嵌在白娟之上,如同血書。

  聽聞北方部落有一件寶物名叫火浣布,入火不焚,愈燒而顏色愈烈。當年柔然王與大端和親,北方部落將此物送與柔然網做賀禮,後來不知道怎麼這東西就失傳了,沒想到竟然在這兒出現,想來是胡良玉當年偷了這東西,悄悄送了出去。

  周騫心道,莫不是給周風的情書,

  那可沒辦法,他爹如今也下去了,有什麼話自己對他說吧。

  他拾起火浣布,掃了一眼,倏忽之間凝住了,

  只見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些人名,有些還很是熟悉,上頭第一個便是施垂天。

  在人名下面有一行小字,

  “這些是柔然王與大端求和後秘密拉攏的人,或是以權色相誘,或是以性命前程威脅,左右他們的奏章提議,讓周風成為大端心頭大患,裡應外合,圖謀在大端明和十五年一舉拿下大端朝。望君知曉,一切小心”

  明和十五年

  正是皇帝忽召周風回朝的那一年,柔然趁虛而入,拿下了蕭山十六郡。當時以為是他們虎視眈眈已久,恰好入侵,如今想來,竟然密謀了十幾年。

  想來胡良玉當年嫁給柔然王和親,不知怎麼知道了這個消息,便想透漏給周風,讓他有所準備,只是沒想到這封書信沒有送出去,泄露了消息,因此在江湖上掀起了風波。

  只是如今,京城已破,這個名單卻也沒有什麼用處了。

  他淡淡的將絹布放下,由著小七翻看

  “我曾聽師姐說過,當年胡良玉一曲動京城,民間傳聞說她大抵是來找什麼人的。可皇帝朱明煜很是喜歡,便將她納入宮中。後來不知為什麼,被天師堂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非說她是銀狐轉世,要殺了祭天。虧得周將軍在天子面前撕破了臉,這才勉強答應將她柔然和親,只是送去了一年,便死在客鄉。”

  小七嘆了口氣“這般看來,月姬姐姐這位師傅遭遇這許多劫難,卻仍然心懷社稷,可惜可嘆。咦,”

  她將絹布翻面,發現還有一排小字

  “我兒謹嚴,明煜之子,和親途中倉皇出生,託付與君,不求重回帝王家,只願一生順遂,望君垂憐我意,不必強求。”

  周騫一愣,

  這是在說什麼?

  第90章 謹嚴

  周騫心裡有一片疑雲,許多事情就橫亘在哪兒,像是往他心裡的扎了根刺,拔了也疼,不拔也疼。

  終於這根刺自己捅破了皮肉,竄出來了。

  周騫眨了眨眼,他以前一直覺著他爹偏心,整天大棍子伺候,對他這個弟弟卻和藹的多,甚至想過趙謹嚴會不會是周風的私生子,鬧了半天,是那個皇帝的兒子。

  小七跟說書似的嘆了口氣,道“可憐你那兄弟,沒趕上好時候,流著帝王家的血,結果一點兒福沒享著,金鑾殿就先讓人給燒了。”她忽然驚到“若是大端沒覆滅,是不是他就該是皇帝了,哎呀,早知道方才多給他說幾句好話,也好在他那兒撈個人情。”

  趙謹嚴打了個噴嚏,震得胸口疼,納悶道“誰在罵我呢。”

  他瞧著眼前這個落魄皇帝,開始發愁,琢磨著是一刀砍了他呢,還是將他丟在江裡頭餵魚呢。

  這種大逆不道的想法,放在一年前,他能活活把自己嚇死。別說殺了個皇帝,他就連個許公公下個泄藥都不敢。

  只是月移星轉,眨眼間大端朝便嘩啦一下子敗落了,昔日的酒樓里坐著傷兵,繁華的京城被付之一炬,他視為親生父親的人被賜死。

  而親手斷送這一切的,都是眼前這個無能又多疑的皇帝。

  強烈的憤恨讓他滿臉通紅,趙謹嚴雙手持刀,摩挲著刀柄,對著朱明煜一步步的走過去。許公公嚇得臉色發白,試圖擋在皇帝身前,卻朱明煜一把推開。

  他不怒反笑。

  自古君王死社稷,他猶記得自己在大殿上號對重臣所說的話,“調派出所有的精兵良將,傾全國之力以抗敵,朕必將與你們一起,守衛京城。”然而還沒等大火燒起來,他便先跑了,讓手下的一個小太監穿了龍袍,站在熊熊大火中,做個了假象迷惑敵軍,自己換成了百姓的衣服,這才跑了出來。

  起初他還懷著一絲僥倖,希望這群蠻人們只是燒殺搶掠一番,日後他重回京城,大不了再割去半壁江山給他們,只要他在宮廷里過得舒服。

  可這回柔然壓根沒有和談的意思,他們想要的是一整個大端朝的江山。

  等朱明煜出了城,他懵了。

  那些大臣口中的流民,□□,易子而食,一封封枯燥無味的奏摺終於化作了鮮活的場景,猝不及防的展現在他眼前,他第一次看見自己的奢華的金鑾殿外,原來還有這樣的一個世界。

  饑荒,殺戮,流民,外敵,心生了悔意,早知道就不出來了,被燒死在皇宮裡頭,也好過看著這滿目瘡痍的河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