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邪道中人確實行事頗無章法,他們並不講究什麼下級一定要對上級畢恭畢敬、子女一定要無條件地尊崇父母師長命令,他們離經叛道,卻也同樣團結友愛、一諾千金,並不隨意濫殺無辜。

  邪道中人確實沒有那樣將正道雖設立的法典和條條框框放在心上,他們高興了便去尋幾處貪官污吏的寶庫金庫,將裡面的東西盜出來分給天下百姓,不高興了也能當場提著劍去砍了仇人的腦袋,然後再堂而皇之地將那腦袋掛在鬧市的旗杆上示眾。

  邪道當然有無數的不好,可他們也有無數的好。

  他們心隨意動、他們隨心所欲,他們做一切事,不過都是為了讓自己開心。

  邪道灑脫,他們不給自己條條框框,便也不給轄區中百姓條條框框。

  正道守心,他們對自己要求甚嚴,因此也對轄區中百姓要求嚴格。

  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不好。

  單看個人喜歡哪種生活。

  蝶衣客一案過後,因百姓們的反抗聲,以及邪道們的及時行動,即使正道再如何防範,也不可避免地讓原本只偏居一隅、根本沒有多少屬地的邪道強占了不少地區。

  待一年後塵埃落定,邪道與正道持續數月的爭鬥落下帷幕,邪道所占勢力竟不比正道差多少,天下竟漸漸有了二分的趨勢。

  不少正道人士對此痛心疾首,直言整件事定都是邪道妖人的手筆,竟趁他們不備,使計搶占了他們這麼多地區。

  簡直是其心可誅!

  但對於百姓而言,這卻是一種最好不過的結局。

  正道邪道平分天下,相互牽制,對他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才是最安全的。

  尤其現在,天下初定,正道與邪道因著近一年的爭鬥,彼此皆有傷亡。

  兩方皆傷了氣血,卻也正好給了百姓們喘息、修生養息的機會,百姓的生活竟比一年前要好上不少。

  也許數百年前武林剛興盛起來的,先聖們將武林一分為二,分為正邪兩道,本也就是為了這個。

  只可惜在數百年的歷史進程中,邪道勢力漸弱,漸漸地完全沒有了與正道匹敵的能力,才會造成如今這種場面。

  而現在,不過是一切回歸正軌。

  蘇少眠聽到上面這一大段議論的時候,正排在隊伍里、順著人群一起向城門涌去。

  四周人口涌動,頭頂陽光明媚,蘇少眠一邊舉著袖子遮陽,一邊不動聲色地聽著周圍人的議論。

  眼前的城池名叫「鳳城」,是一座坐落於江南與江北交界處的城池。

  鳳城占地極大,其中生活著不少百姓,因為位於交通樞紐上,每日來往行人便有不少,是一座十分熱鬧富饒的城池。

  如今天下分為正道邪道兩派,城池卻並不會被分。

  百姓們還是如之前那樣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以個人愛好投靠幫派。若想習武者,也憑各自天資選擇門派,亦或者被門派選擇。

  因此排在這鳳城門口的,既有正道信徒,亦有邪道信徒。

  百姓不比武者,沒有非黑即白的思維,兩派信徒排在一起照樣友好地談天說地,只是話語中更為各自派別說好話一些。

  蘇少眠是神醫谷傳人,神醫谷本就屬於中立門派,非正亦非邪。

  因此此次正邪兩派交爭,於他而言其實沒什麼特殊影響。

  蘇少眠在蘇陽縣中便與浣花派弟子道了別,接著一路沿途北上,他走得慢,一路走來,遇到有人煙的小村子、或縣城城池,便停下來義診幾日,接著再繼續北上。

  這一年來,正邪交戰,受傷的人極多,蘇少眠這一路走來竟是經歷了頗多,在醫術突飛猛進的同時,心性也成長了不少。

  如今的蘇少眠早已不是當年那個羞澀內向、初出茅廬的醫谷小弟子了,他變得沉穩、通達,他身上原本就有的璞玉一般的氣質被時光一打磨,只變得更加通透,也更加引人注目了。

  也許這就是神醫谷歷代谷主都堅持讓谷中門人在年滿十八時外出遊醫的原因,人情世故,確實是最能鍛鍊人。

  蘇少眠如今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小年輕了,身邊的人提起的正邪兩道的事,也終於不再會像以前那樣一提起,就引得他心神激盪。

  他變得極為沉穩,一路下來只微笑地聽著身旁人的議論,臉上的笑意未曾變過半分。

  只當身旁人提起那原本在一年前濃情蜜意、兩情相悅,如今卻反目成仇、刀劍相向的正道魁首葉呈與魔教教主沈瀾洲的事情的時候,蘇少眠眼中的情緒才會有所變化。

  一年前葉呈和沈瀾洲的事情剛傳出來的時候,武林中人雖也不見得有多看好,但確實誰也沒想打,兩人這分道揚鑣會分得這麼快、且這麼徹底。

  據聞正道與邪道之間,最知名的那場戰役,便是沈瀾洲親自帶領著教中弟子去打的,而這交戰的地點,正是在正道魁首天山派山門下。

  武林中人都言沈瀾洲果然是冷血無情的代表,分明是前幾日還月下花前的情|人,下一刻竟就能毫不手軟地舉劍相向,且絲毫都沒有半點心虛模樣。

  身旁人繪聲繪色地形容著那日的交爭,形容著那日沈瀾洲冷漠無情的表情,形容著那日葉呈深若寒潭的眼神。

  身旁人簡直像是親眼所見一般,直將兩人之間的糾葛描述地隱意千重、纏綿悱惻,其中萬千情緒之難解難分,簡直筆墨難描、紙硯愁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