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而蘇家唯一的小小姐蘇粥, 則一舉從鄉野丫頭成了貴族名媛,受人追捧無度, 前來求親的人踏破了門檻。
誰知蘇粥心氣也跟著高了起來, 誰也瞧不上眼,蘭老太太一問, 就支支吾吾開始遮掩, 但言語中透露出來的意思已是十分明顯。
蘭老夫人問了兩三次之後,心中大愕,急忙捉了人關在屋裡問個清楚。
時值夏日,屋裡開始擺放起冰盆,蘇府如今比起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就老太太屋裡熏的香都是御賜的,地位恩寵可見一斑。
蘭老太太對蘇家這個幼女就如同對當年的蘇媛一樣呵護寵愛, 這會銀髮爍爍, 卻是難得陰沉了臉, 聲音裡頭雖也還噙著笑意,卻是不達眼底, 她朝蘇粥招手,道:“你且站過來些,祖母問你些事。”
蘇粥絞著帕子站到老太太跟前,心裡大概有了個底, 她如今也希望開誠布公地與老太太談一談。
見過了紀煥那樣的男人,又是那般深情,她的眼裡哪還看得見京都那些紈絝子弟?
她也想得很清楚了,哪怕進宮會遭堂姐打壓,她也仍想試一試,更何況那人是天子,天子的後宮,怎麼可能一直只有一個人呢?
自當肥水不流外人田,等老太太和陳鸞說道說道,她自然就能想的通了,本來兩人就是姊妹關係,都在宮裡也互相有個挾持。
“你到底是怎麼想的?你堂姐三月前專程托人遞出來的名冊,那上頭的三四家少年郎我和你祖父也看過,家世清白,人也上進,你如今到了婚配的年齡,總這般拖著也不算個事。”
“你今日就跟祖母放個準話,看上了哪家的兒郎?只要真是個不錯的,祖母便也不留你了。”
蘭老太太目光如炬,緊盯著蘇粥的神色,任何一絲一毫的變化也逃不過她的眼。
蘇粥眸色幾經變化,而後咬了咬下唇,淚水漣漣地望著蘭老夫人,那樣的眼神看得後者心裡頓時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果不其然,“祖母,孫女想進宮。”
這話如同平地一聲炸雷,蘭老夫人面色凝重,氣都險些倒不勻,她拄著拐杖緩緩起身,問:“你為何會有這等想法?”
蘇粥默了會,回答道:“孫女曾見過皇上幾回,僅僅只是看上一眼便面紅心跳,瞧京都其他男子卻無半分動容。”
她側首,朝著蘭老夫人一拜,眼裡的淚掉在白皙的手背上,她聲里蘊著哭腔,一張小臉楚楚可憐,道:“孫女長這樣大,從未向祖母求過什麼,如今只求這一件事兒,望祖母成全。”
“孫女進宮後,定會盡心為娘娘做事,盡力幫襯著娘娘,斷不會礙著娘娘和太子殿下的路。”
蘭老夫人那根鑲金嵌玉的拐杖重重敲在地面上,發出沉悶的聲響,她低喝一聲,到底沒捨得對蘇粥說重話,只是竭力說服她打消這個念頭。
“你說得倒是輕巧,你堂姐自幼喪母,沒人疼沒人愛的,好容易現在熬出了頭,我與你祖父再將你送進宮去,和那鎮國公府有何差別?我們舉家前來是想做你堂姐的靠山,不是攔路石!”
“這樣的想法,你還是趁早消了的好,若是你祖父知道了,腿都要給你打折,我保都保不住你。”
蘇粥不解,愕然抬眸,有些執拗地答:“為何我與堂姐有所差別?明明孫女才是蘇家的小小姐,而堂姐雖說與祖父祖母親密,但也分個親疏遠近,她到底還是姓陳啊!”
按理說,蘇粥是蘇府之人看著長大的,乖巧懂事,每個人對她都是喜愛有加的,直到遇見了陳鸞,頭一次見面,後者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后了。
而清雋俊朗的帝王因為她,放下了身段,跟著她對蘇祁和蘭老夫人行了半禮,叫了聲外祖父和外祖母。
這樣的男人,哪個女子不心動呢?
以她現在的身份,也不比曾經的陳鸞弱幾分,她也不求皇后之位,只想做朵溫柔解語花,在那人處理政務煩累之際,柔聲寬慰幾句。
蘭老太太搖頭,有些失望,“你怎麼這般拎不清?蘇家能重煥生機不過都是因為皇上看在娘娘和太子的份上,不然這會你只能在沅縣的寒門學士中擇一人為婿。”
她頓了頓,又道:“你也莫說什麼親疏有別的話,你堂姐沒有你姑姑照拂,我們蘇府多少年沒管她?你自幼在我們的照拂下長大,又受過多少委屈?”
“我今日這些話,你自個好生琢磨琢磨,別讓人失望了才好。”
這原本是極隱秘的一段談話,卻不知怎麼傳到了陳鸞耳里,她聽了傳得模稜兩可的話渾不放在心上,轉而就叫流月往御書房跑了一趟,將這話說給男人聽了。
當夜被收拾得有些慘。
當了爹的男人更見成熟內斂,陳鸞有時候望著,都覺得歲月善待,仿佛沒在他身上留下什麼痕跡,反倒是她,在生了孩子之後,有一兩月的時間憔悴得不像話。
風停雨止後,紀煥啞著聲在她耳畔意味深長地低語,“怎麼白日裡又叫人給我傳那樣的話?還嫌我不夠疼你?”
陳鸞拭去鬢角的細汗,蠻不在意地笑了笑,伸出纖長的手指尖點了點男人堅硬的胸膛,道:“那倒不是,只外祖父母都對我不錯,蘇粥若是想進宮,我必然不允,只怕到時候叫人兩面為難,反而傷了和氣。”
誰知蘇粥心氣也跟著高了起來, 誰也瞧不上眼,蘭老太太一問, 就支支吾吾開始遮掩, 但言語中透露出來的意思已是十分明顯。
蘭老夫人問了兩三次之後,心中大愕,急忙捉了人關在屋裡問個清楚。
時值夏日,屋裡開始擺放起冰盆,蘇府如今比起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就老太太屋裡熏的香都是御賜的,地位恩寵可見一斑。
蘭老太太對蘇家這個幼女就如同對當年的蘇媛一樣呵護寵愛, 這會銀髮爍爍, 卻是難得陰沉了臉, 聲音裡頭雖也還噙著笑意,卻是不達眼底, 她朝蘇粥招手,道:“你且站過來些,祖母問你些事。”
蘇粥絞著帕子站到老太太跟前,心裡大概有了個底, 她如今也希望開誠布公地與老太太談一談。
見過了紀煥那樣的男人,又是那般深情,她的眼裡哪還看得見京都那些紈絝子弟?
她也想得很清楚了,哪怕進宮會遭堂姐打壓,她也仍想試一試,更何況那人是天子,天子的後宮,怎麼可能一直只有一個人呢?
自當肥水不流外人田,等老太太和陳鸞說道說道,她自然就能想的通了,本來兩人就是姊妹關係,都在宮裡也互相有個挾持。
“你到底是怎麼想的?你堂姐三月前專程托人遞出來的名冊,那上頭的三四家少年郎我和你祖父也看過,家世清白,人也上進,你如今到了婚配的年齡,總這般拖著也不算個事。”
“你今日就跟祖母放個準話,看上了哪家的兒郎?只要真是個不錯的,祖母便也不留你了。”
蘭老太太目光如炬,緊盯著蘇粥的神色,任何一絲一毫的變化也逃不過她的眼。
蘇粥眸色幾經變化,而後咬了咬下唇,淚水漣漣地望著蘭老夫人,那樣的眼神看得後者心裡頓時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果不其然,“祖母,孫女想進宮。”
這話如同平地一聲炸雷,蘭老夫人面色凝重,氣都險些倒不勻,她拄著拐杖緩緩起身,問:“你為何會有這等想法?”
蘇粥默了會,回答道:“孫女曾見過皇上幾回,僅僅只是看上一眼便面紅心跳,瞧京都其他男子卻無半分動容。”
她側首,朝著蘭老夫人一拜,眼裡的淚掉在白皙的手背上,她聲里蘊著哭腔,一張小臉楚楚可憐,道:“孫女長這樣大,從未向祖母求過什麼,如今只求這一件事兒,望祖母成全。”
“孫女進宮後,定會盡心為娘娘做事,盡力幫襯著娘娘,斷不會礙著娘娘和太子殿下的路。”
蘭老夫人那根鑲金嵌玉的拐杖重重敲在地面上,發出沉悶的聲響,她低喝一聲,到底沒捨得對蘇粥說重話,只是竭力說服她打消這個念頭。
“你說得倒是輕巧,你堂姐自幼喪母,沒人疼沒人愛的,好容易現在熬出了頭,我與你祖父再將你送進宮去,和那鎮國公府有何差別?我們舉家前來是想做你堂姐的靠山,不是攔路石!”
“這樣的想法,你還是趁早消了的好,若是你祖父知道了,腿都要給你打折,我保都保不住你。”
蘇粥不解,愕然抬眸,有些執拗地答:“為何我與堂姐有所差別?明明孫女才是蘇家的小小姐,而堂姐雖說與祖父祖母親密,但也分個親疏遠近,她到底還是姓陳啊!”
按理說,蘇粥是蘇府之人看著長大的,乖巧懂事,每個人對她都是喜愛有加的,直到遇見了陳鸞,頭一次見面,後者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后了。
而清雋俊朗的帝王因為她,放下了身段,跟著她對蘇祁和蘭老夫人行了半禮,叫了聲外祖父和外祖母。
這樣的男人,哪個女子不心動呢?
以她現在的身份,也不比曾經的陳鸞弱幾分,她也不求皇后之位,只想做朵溫柔解語花,在那人處理政務煩累之際,柔聲寬慰幾句。
蘭老太太搖頭,有些失望,“你怎麼這般拎不清?蘇家能重煥生機不過都是因為皇上看在娘娘和太子的份上,不然這會你只能在沅縣的寒門學士中擇一人為婿。”
她頓了頓,又道:“你也莫說什麼親疏有別的話,你堂姐沒有你姑姑照拂,我們蘇府多少年沒管她?你自幼在我們的照拂下長大,又受過多少委屈?”
“我今日這些話,你自個好生琢磨琢磨,別讓人失望了才好。”
這原本是極隱秘的一段談話,卻不知怎麼傳到了陳鸞耳里,她聽了傳得模稜兩可的話渾不放在心上,轉而就叫流月往御書房跑了一趟,將這話說給男人聽了。
當夜被收拾得有些慘。
當了爹的男人更見成熟內斂,陳鸞有時候望著,都覺得歲月善待,仿佛沒在他身上留下什麼痕跡,反倒是她,在生了孩子之後,有一兩月的時間憔悴得不像話。
風停雨止後,紀煥啞著聲在她耳畔意味深長地低語,“怎麼白日裡又叫人給我傳那樣的話?還嫌我不夠疼你?”
陳鸞拭去鬢角的細汗,蠻不在意地笑了笑,伸出纖長的手指尖點了點男人堅硬的胸膛,道:“那倒不是,只外祖父母都對我不錯,蘇粥若是想進宮,我必然不允,只怕到時候叫人兩面為難,反而傷了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