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姨娘白天當著譚松吟的面沒有戳破,夜裡進了房才問起譚老爺。

  劉姨娘坐在妝檯前,從鏡中觀摩譚老爺倚在床邊手執一本書,愣是半天沒翻一頁,劉姨娘便知他心裡還在合計白天的事。

  劉姨娘轉過身來,手中一邊舉著檀木梳子梳理胸前青絲,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這兩日我得好好看看黃曆,選個好日子,就將松吟還有竹卿的事兒給定了,你看如何?”

  譚老爺一聽,幾乎不留痕跡的皺了皺眉,輕嘆了口氣,“此事,過些日子再說吧。”

  “這可不是小事,而且是松吟親自挑的,怎麼還要過些日子再說?難不成你對比有意見?”

  譚老爺這會兒心裡正為難,答應下來,自己心裡實再過不去,不答應又怕兒子那裡過不去,左右為難間聽劉姨娘問起,乾脆將那做樣子的書放下,輕浮攏額頭嘆道:“那許竹卿,模樣嘛,倒是不錯,為人看著也還可以,就是家世差了許多,我聽管家說,她是喇叭溝村的,家事複雜,從小混跡市井。一個姑娘家,混於市井總是會沾染一些市井習性,我們譚府好歹是涼州城有頭有臉的門戶,況且這許竹卿還是被松吟買回來的丫頭,這事兒若是傳出去,有損我譚府聲譽。”

  “什麼聲譽,”劉姨娘臉色一沉,將檀木梳子“啪”地一聲重重擲於妝檯上,“混跡市井又如何,你可曾聽過“出淤泥而不染”這句話,況且她做的又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兒,家世所累,一個姑娘家小小年紀出來討生活,憑自己本事吃飯有什麼見不得人?你可別忘了,松吟的臉如今幾乎看不出破綻,還是她的功勞。陳府家小姐倒是知書達理,整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結果呢?不還是成親時候跟人私奔了!”

  陳府的事兒一提起,便讓譚老爺一口陳年老痰慪在胸口,要多堵就有多堵。

  “好端端的你提什麼陳府!”譚老爺一怒,將書扔到地上,書頁翻折,嘩嘩作響。

  “不是我要提陳府,”劉姨娘起身蹲下,將書撿起來,又走到床邊坐下,將書重新塞回譚老爺手中,“是我要提醒老爺,一個人的家世未必能代表得了人品,過盡千帆才知道,娶妻娶賢,其他都是在外的東西,真假難辨,唯有人品才能伴隨一生。”

  劉姨娘的一番話讓譚老爺突然開竅,娶妻娶賢這四個字如雷貫耳,面前的女子可不就擔當得起一個賢字!

  雖然小戶出身,可從來豁然大度,髮妻早年病得神志不清,連自己兒子都不認識,多虧了她一直悉心照料,府中家事打理井井有條,連松吟都對她這個妾室禮敬有佳。

  想到此,譚老爺終於豁然開朗,不由自主扯住劉姨娘的手,攥在掌心,“你說的有理,是我糊塗了,是我糊塗了……松吟難得高興,便由他去吧,那個許丫頭,從此便由你提點著些吧,你辛苦了!”

  聽他這樣說,又見他臉上釋然的表情,劉姨娘方知他終於想通了,抿嘴一笑,“不辛苦,只要能為老爺分憂就好。”

  “對了,聽你前幾日日提起,你的侄女要從清州過來,算起來也快到了吧?”

  “是,”劉姨娘心算了日子,“算起來也就這一兩天就到了。”

  劉姨娘的侄女名叫馮素涵,三年前家中雙親相繼離世,她只能寄養在親戚家中,這兩年到了適婚年齡,馮素涵心比天高,不願在家鄉那種小地方隨便嫁了,便一封書信到了姑母這裡,希望姑母能在涼州城為她擇一良婿。

  劉姨娘自然也願意,便回了書信,派人接她到涼州城裡來。

  盤算著正好辦完了譚松吟的婚事便為她擇婿。

  好事成雙,劉姨娘樂的忙。

  說曹操曹操便到,次日一早,譚松吟正打算帶著許竹卿上街選些首飾,以做成婚之用,剛到前院中,便見劉姨娘一臉喜色快步走來。

  “松吟,竹卿,你們兩個要出門?”劉姨娘面上掛著笑意問道。

  “姨娘,我要給竹卿買些首飾。”譚松吟說著,目光掃過許竹卿,二人相視一笑,默契十足。

  “先別急,”劉姨娘看著二人眉來眼去,心中瞭然,“方才小廝來報,我侄女從清州來,已經到了府門口,好歹讓她先給你們二人見個禮。”

  “你的侄女,可是你曾提起的馮姑娘?”關於馮素涵,譚松吟只聞其名,未曾見面。

  “對,就是她。”劉姨娘道。

  “若是這麼論起來,我還要叫她一聲表妹的。”譚松吟說道。

  譚松吟話音剛落,劉姨娘一怔,隨之面上欣慰,心裡更暖,自己不過是個妾室,自己的侄女哪裡能跟府中長子攀親,方才譚松吟這樣說起,便是人前給了自己十足的面子。

  劉姨娘感激的話語雖然沒有說出,心裡已是春暖花開。

  許竹卿當然明白其中關係,不禁淺笑,自己的心上人無時無刻不在為他人著想,劉姨娘對他也是視如己出,這樣才稱得上是家人,這才是個家。

  而自己呢,親爹不疼,後母更是不愛。

  突然驚悟,自己和譚松吟的命運如此雷同又差之千里。

  說話間,小廝引著風塵僕僕的馮素涵從迴廊處拐進前院。

  劉姨娘多年未見自己的侄女,遠遠見著,已是激動萬分,忙迎上去,姑侄相見,未語淚先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