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許竹卿喪嘆了一口氣,又重新躺回床上,不禁回憶起來,當初那皮若是能加以改動用在譚松吟身上,或許效果會非常驚人。
這件事記不得也便罷了,既然想起就成了她的一塊兒心病,努力回想曾經外婆熬皮用過的材料,穿鞋下地,翻箱倒櫃尋到紙墨,將還能回憶得起來的材料一一記錄下來。
次日公雞才鳴,許竹卿便麻利起床,去了前院跟廚子要了一塊豬皮,又按照自己回憶的方子尋了一些物件,再次返回偏院廚房中生火擺灶。
天大亮時候,譚松吟從房間裡出來,遠遠便聞著院中散著一股子怪味兒,順著味道摸過來,廚房裡味道刺鼻,許竹卿一手執蒲扇控住灶台中的火苗,一手執長勺在灶上瓦罐內來回翻攪。
“竹卿,你這是在做什麼?”譚松吟以為她這架勢是在做什麼吃的,可味道聞起來又不像是能吃的東西。
只聞著味道便讓人食慾全無。
“秘密。”
許竹卿挑一挑眉,對此閉口不提,眼前此事還沒有眉目,是否能成尚且未知,以免說了讓他有所期待,倘若不成那豈不是空歡喜。
好在譚松吟並非是非要刨根問底之人,見她不願說,也便不強問,只柔聲叮囑道:“那你小心一些,不要燙了手。”
“好。”許竹卿滿口答應,實則顧不得那麼多,只想將這些豬皮加上這些材料儘快熬好。
將一罐子東西熬成透明湯汁,又倒在托盤中,可無論怎麼看都與記憶中的假皮相差甚遠。
猶記得外婆每到熬製完成,都會讓它自然冷卻,冷卻後凝固成一體,貼在面上十分服帖,與自己皮膚融合一體,輕薄又自然。
“不管了,先放涼了再說。”許竹卿將托盤小心放置一旁,仔細回憶自己是不是錯漏了什麼。
“許姑娘,你在嗎?”譚安不知何時來了院中,同平常一樣,只停在院中,不再多進一步。
“我在,”許竹卿從廚房出來,扯住腰間系的圍裙擦了手,“譚管家有何吩咐?”
譚安負責管教府中所有丫鬟小廝,許竹卿又很敬重他,說話很是客氣。
譚安見著她繫著圍裙,又從廚房出來,還以為她在做吃食,“不是我找你,是劉姨娘找你。”
“好,我這就來。”
許竹卿將圍裙解下,隨著譚安來了劉姨娘所居小院。
剛剛踏步進來,便見劉姨娘正坐在院中石桌邊,手上端著一碗湯羹,手執湯匙餵入對面坐在藤椅上的婦人口中。
藤椅上的婦人看起來比劉姨娘年紀要大上一些,湯羹喝得認真,見了來人也不知道看上一眼。
“見過劉姨娘。”許竹卿微微福身道。
“竹卿來了。”劉姨娘聽聞許竹卿過來面露喜色,稱呼親近,眼睛卻始終不離那婦人,見婦人嘴角沾了湯漬忙將湯匙放入碗中,從腰間扯過自己的絲帕小心為她擦拭。
許竹卿這才看出些端倪,坐在藤椅上的婦人雖然看起來長劉姨娘幾歲,卻不是七老八十,手腳看起來也算健康靈活,唯獨覺著腦子似乎有些問題。
再看衣著,乾淨整潔又不俗氣,許竹卿早就聽聞譚家主母病了,腦筋不清,仿佛孩童,想必眼下這位便是了。
見著劉姨娘細心妥帖的照拂,怪不得譚松吟平日裡如此敬重劉姨娘。
若在別府,一個姨娘,是不可能有如此尊待的。
劉姨娘將碗遞給身旁侍女,叮囑要好生餵她,安頓好後,這才轉過身來。
“竹卿,你也見了,這位便是譚府的主母,譚夫人。”
許竹卿心想果然猜對,隨即微微福身向譚夫人請安,“見過譚夫人。”
“罷了,夫人身子不好,她幾乎不認人的。”劉姨娘笑容中有些說不出的無奈。
許竹卿會意,又問:“聽譚管家說,您找我有事?”
“的確有事,”劉姨娘站起身來,“你陪我去花園走走吧,這幾日菊花開得正好。”
“是。”許竹卿乖巧應下,站到劉姨娘身側,攙扶住她,二人朝府中花園走去。
天氣轉涼,府中栽種的銀杏樹已是滿樹金黃,落葉掃之不盡,隨處可見,倒憑添了花園中的景致。
腳踏上去,絲絲作響,卻不會覺得紛擾。
“竹卿,你來府上也有些日子了,可還習慣?”劉姨娘開始閒話家常起來。
“習慣,大少爺平時都在書房裡,院子裡也沒什麼活。”許竹卿老實回答。
“他啊,他可是天底下最好說話的人了,”劉姨娘目光別有深意的看向許竹卿,又問,“竹卿,你今年多大了?”
“17了。”許竹卿琢磨著,怎麼今兒個劉姨娘這般奇怪,好端端的不會就是為了讓她陪著逛花園吧。
“你家的事,我也都聽說了,”劉姨娘抬手輕輕拍了拍許竹卿的手背以做安撫,“松吟處理的很好。”
“劉姨娘,您是不是有什麼事要跟我說?”許竹卿大著膽子問道。
每每提到家裡的事,都會讓許竹卿覺得顏面掃地,實再不想多談,譚松吟買下她這件事也算鬧得人盡皆知,讓許竹卿過意不去。
“我的確有事,”劉姨娘明顯也不適應這種沒話找話,見許竹卿開門見山自己也就乾脆利落,“你覺得松吟如何?”
這件事記不得也便罷了,既然想起就成了她的一塊兒心病,努力回想曾經外婆熬皮用過的材料,穿鞋下地,翻箱倒櫃尋到紙墨,將還能回憶得起來的材料一一記錄下來。
次日公雞才鳴,許竹卿便麻利起床,去了前院跟廚子要了一塊豬皮,又按照自己回憶的方子尋了一些物件,再次返回偏院廚房中生火擺灶。
天大亮時候,譚松吟從房間裡出來,遠遠便聞著院中散著一股子怪味兒,順著味道摸過來,廚房裡味道刺鼻,許竹卿一手執蒲扇控住灶台中的火苗,一手執長勺在灶上瓦罐內來回翻攪。
“竹卿,你這是在做什麼?”譚松吟以為她這架勢是在做什麼吃的,可味道聞起來又不像是能吃的東西。
只聞著味道便讓人食慾全無。
“秘密。”
許竹卿挑一挑眉,對此閉口不提,眼前此事還沒有眉目,是否能成尚且未知,以免說了讓他有所期待,倘若不成那豈不是空歡喜。
好在譚松吟並非是非要刨根問底之人,見她不願說,也便不強問,只柔聲叮囑道:“那你小心一些,不要燙了手。”
“好。”許竹卿滿口答應,實則顧不得那麼多,只想將這些豬皮加上這些材料儘快熬好。
將一罐子東西熬成透明湯汁,又倒在托盤中,可無論怎麼看都與記憶中的假皮相差甚遠。
猶記得外婆每到熬製完成,都會讓它自然冷卻,冷卻後凝固成一體,貼在面上十分服帖,與自己皮膚融合一體,輕薄又自然。
“不管了,先放涼了再說。”許竹卿將托盤小心放置一旁,仔細回憶自己是不是錯漏了什麼。
“許姑娘,你在嗎?”譚安不知何時來了院中,同平常一樣,只停在院中,不再多進一步。
“我在,”許竹卿從廚房出來,扯住腰間系的圍裙擦了手,“譚管家有何吩咐?”
譚安負責管教府中所有丫鬟小廝,許竹卿又很敬重他,說話很是客氣。
譚安見著她繫著圍裙,又從廚房出來,還以為她在做吃食,“不是我找你,是劉姨娘找你。”
“好,我這就來。”
許竹卿將圍裙解下,隨著譚安來了劉姨娘所居小院。
剛剛踏步進來,便見劉姨娘正坐在院中石桌邊,手上端著一碗湯羹,手執湯匙餵入對面坐在藤椅上的婦人口中。
藤椅上的婦人看起來比劉姨娘年紀要大上一些,湯羹喝得認真,見了來人也不知道看上一眼。
“見過劉姨娘。”許竹卿微微福身道。
“竹卿來了。”劉姨娘聽聞許竹卿過來面露喜色,稱呼親近,眼睛卻始終不離那婦人,見婦人嘴角沾了湯漬忙將湯匙放入碗中,從腰間扯過自己的絲帕小心為她擦拭。
許竹卿這才看出些端倪,坐在藤椅上的婦人雖然看起來長劉姨娘幾歲,卻不是七老八十,手腳看起來也算健康靈活,唯獨覺著腦子似乎有些問題。
再看衣著,乾淨整潔又不俗氣,許竹卿早就聽聞譚家主母病了,腦筋不清,仿佛孩童,想必眼下這位便是了。
見著劉姨娘細心妥帖的照拂,怪不得譚松吟平日裡如此敬重劉姨娘。
若在別府,一個姨娘,是不可能有如此尊待的。
劉姨娘將碗遞給身旁侍女,叮囑要好生餵她,安頓好後,這才轉過身來。
“竹卿,你也見了,這位便是譚府的主母,譚夫人。”
許竹卿心想果然猜對,隨即微微福身向譚夫人請安,“見過譚夫人。”
“罷了,夫人身子不好,她幾乎不認人的。”劉姨娘笑容中有些說不出的無奈。
許竹卿會意,又問:“聽譚管家說,您找我有事?”
“的確有事,”劉姨娘站起身來,“你陪我去花園走走吧,這幾日菊花開得正好。”
“是。”許竹卿乖巧應下,站到劉姨娘身側,攙扶住她,二人朝府中花園走去。
天氣轉涼,府中栽種的銀杏樹已是滿樹金黃,落葉掃之不盡,隨處可見,倒憑添了花園中的景致。
腳踏上去,絲絲作響,卻不會覺得紛擾。
“竹卿,你來府上也有些日子了,可還習慣?”劉姨娘開始閒話家常起來。
“習慣,大少爺平時都在書房裡,院子裡也沒什麼活。”許竹卿老實回答。
“他啊,他可是天底下最好說話的人了,”劉姨娘目光別有深意的看向許竹卿,又問,“竹卿,你今年多大了?”
“17了。”許竹卿琢磨著,怎麼今兒個劉姨娘這般奇怪,好端端的不會就是為了讓她陪著逛花園吧。
“你家的事,我也都聽說了,”劉姨娘抬手輕輕拍了拍許竹卿的手背以做安撫,“松吟處理的很好。”
“劉姨娘,您是不是有什麼事要跟我說?”許竹卿大著膽子問道。
每每提到家裡的事,都會讓許竹卿覺得顏面掃地,實再不想多談,譚松吟買下她這件事也算鬧得人盡皆知,讓許竹卿過意不去。
“我的確有事,”劉姨娘明顯也不適應這種沒話找話,見許竹卿開門見山自己也就乾脆利落,“你覺得松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