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愉妃的智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烏嬤嬤二話不說,趕忙叫兩個小太監搬了一張沉甸甸的紫檀木椅子到太后榻前。

  乾隆陛下端坐椅上,拉著太后的手,細細詢問了太后飲食、安寢一系列狀況。做足了孝順兒子的姿態。

  太后有了精神,心情也甚好的樣子。

  關心過後,乾隆陛下這才步入正題,「如今貴妃之位空懸,皇后獨掌六宮事宜已久,也該有人分憂了。」

  盈玥默默吐槽:分憂?是分權吧?

  太后點了點頭:「早先純貴妃和嘉貴妃協理得都不錯。」這意思上,遠則上同意了封貴妃,而且暗示,最好一封封倆,省得一人獨大。

  乾隆捋著鬍鬚笑了:「皇額娘的意思,朕明白。令妃誕育有功,性情溫順仁和,雖說魏家做過些不像樣的事兒,但也不該遷怒到令妃頭上。」

  太后蹙眉一忖,嘆了口氣:「也罷,永琰和永璘這兩個孩子都不錯,豐克里也伶俐乖巧。給她這份體面也無不可。」

  太后心中何嘗不知皇帝一直屬意令妃,當初要不是魏家鬧出那起子不像樣的事兒,令妃生了永琰之後,便該封貴妃了。

  太后又道:「貴妃之位有二,一個給令妃,那另一個位子呢?」

  乾隆沉吟道:「愉妃資歷最年久,中年喪子,也很是可憐。舒妃出身書香門第,氣度才學甚佳,還生育了永瑔。還有穎妃、慶妃都不錯。兒子心下也有些猶豫。」

  盈玥吐槽:你還真博愛!乾脆都都封了得了!

  太后略一忖,便道:「穎妃慶妃都無所出,便不必考慮了。便在愉妃和舒妃中擇其一吧。」說著,太后便問:「這件事你可跟皇后談過了?」

  乾隆面露不快之色:「自然是談過的,皇后一力舉薦愉妃!哼!早先老五在的時候,也沒見她這般稱讚過愉妃!」

  太后心下一轉,自然明白皇后的意圖!沒了榮王,愉妃就只是個孤寡老妃子而已。而舒妃,膝下有子,皇帝又一直欣賞舒妃的才學。

  太后嘆息著道:「愉妃的確當得起這個貴妃之位,只是哀家瞧著,愉妃愈發深居簡出,只怕她自己已經沒有一爭之心了。」

  乾隆點頭:「貴妃之尊,朕是打算賜予協理六宮之權的,愉妃畢竟已經不年輕了。方才,朕也去愉妃那兒略坐了一會兒,也跟她說了封貴妃的事兒,沒想到——」

  乾隆露出感喟之色:「沒想到愉妃竟一力推辭。她說自己年老不濟,膝下有養著永琪一雙兒女,只怕沒那個精力輔佐皇后。愉妃還說,永琪之逝,也是她這個做母親沒有照顧好,心裡很是自責,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做這個貴妃。」

  聽了這話,太后不禁唏噓:「榮王早就成婚分府,就算是照顧不周,也是他妻妾沒有盡職盡責,怎能怪到愉妃頭上?」

  太后又鬆了一口氣的樣子:「不過愉妃既然謙讓了,倒也省得咱們為難了。舒妃的出身門第,是嬪妃里數一數二的。哀家也喜歡她的氣度涵養,這點令妃就差了些了。」

  乾隆尷尬了,畢竟令妃讀書不多,自然拍馬難及,嘴上只得附和:「皇額娘說得是。」

  「既然此次加封,不能給愉妃這份尊榮,皇帝就賞賜愉妃點別的什麼東西吧。」太后道。

  乾隆微微沉吟,「永琪的遺腹子,愉妃一直精心照顧著,瞧著倒是強壯了些。朕已經給他賜名綿億,待他大些,朕打算讓他不降封襲爵。」

  太后連連點頭:「哀家記得,這一雙兒女,似乎是一母所出。」

  盈玥吐槽:可不都是順容生的嗎?

  乾隆道:「是周氏所出。如今在妙法庵代發修行。」

  太后滿意地道:「瞧著是個貞烈的。」

  乾隆又嘀咕道:「不過聽愉妃說,這個周氏已經許久不曾進宮看望兒女了,也不知是怎麼了。」

  太后笑著道:「寒冬時節,本就不利行走。」

  是啊,順容雖然去了妙法庵修行,一直被皇后獲准可以時常遞牌子進宮探視兒女。只不過順容,似乎已經有兩個月沒進宮了。因今冬寒冷,旁人倒也沒有多想。

  盈玥卻覺得稍微有點不對勁,順容……該不會是出了什麼事兒吧?

  弄不好跟五福晉西林覺羅氏有關……

  旋即心中發笑,就算真出了事兒,關她屁事?妙法庵也指望這順容添香油錢呢,肯定會極力保證她的人身安全,五福晉再囂張,她的手還敢伸到佛門清靜之地嗎?也不怕給自己惹來一身騷。

  順容這一手帶髮修行,可給自己刷足了名聲。生生把五福晉反襯得名聲有些微妙了。

  五福晉早恨不得掐死順容了。

  恭送走了乾隆陛下,盈玥便向太后跪了安,火速直奔舒妃小姨媽的承乾宮去了。

  「母妃,事情妥了!皇上和太后已經商量定了,這次加封貴妃,有你一份!」盈玥眉飛色舞報喜。

  舒妃納喇氏臉上雖然歡喜,卻並未過於驚喜,「哦,是麼。」

  「誒?母妃該不會早就知道了吧?」盈玥有些覺得不可思議,乾隆陛下和太后明明是今早才決定的……

  舒妃莞爾一笑,這才娓娓道來。

  啟祥宮。

  宮女正為愉妃捏著肩膀,「今早皇上分明有意封娘娘為貴妃,娘娘何必拒辭不受?」

  愉妃撫了撫自己斑駁的鬢角,「我如今只是個沒兒子的老女人,還爭這個做什麼?」

  宮女道:「這個貴妃之位啊,您難道真的不想當貴妃娘娘?」

  愉妃搖頭苦笑:「貴妃,我何嘗不想?只是我就算能跟舒妃爭贏了,自此壓她一頭,聽著是得意了。可人家舒妃有兒子,將來造化還指不定如何呢!」

  愉妃幽幽道:「若皇上壽考綿鴻,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未嘗沒有機會。若壽數上……如先帝爺那般,十一阿哥便是最有望之人。十六阿哥是舒妃的兒子,十一福晉是舒妃的侄女。壓她一時痛快了,日後她享晚輩後福的時候,本宮又該如何自處呢?」

  宮女垂首不言。

  愉妃道:「既然如此,還不如謙讓這回,讓舒妃欠我一個人情。」

  「還是娘娘思慮長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