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第一五〇章 皇后的盤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暮色時分,宮女將晚膳送到秀女們的房中。

  今日晚膳主食是一碟白面餑餑卷子,共三隻,巴掌大,配三碗熱乎乎的粳米粥,菜都是素的:糖醋荷藕、清炒春筍和一品豆腐羹。

  看著桌上的菜色,小納喇氏也面如菜色了,她苦著臉道:「自打進了西三所,就沒吃過一口肉!」她捏著自己的臉頰,苦兮兮道:「我都瘦了!」

  盈玥:「我也瘦了。」O(∩_∩)O好開森喲!

  寶容:「我也是。」寶容惆悵地嘆了口氣,「選秀素來如此,其實咱們正屋算是好的了,起碼能吃飽。偏屋那些秀女,一個屋住五個人,每人一個餑餑卷子。吃的菜也是三道,連粥都沒有呢。只能吃個五六分飽。」

  小納喇氏鬱悶地抓起一隻稍大些餑餑卷子,憤憤咬了一口,「還是咸口的,居然不放糖。」

  盈玥:你這嗜甜的口味,真像個土生土長的南方銀。

  這餑餑卷子,其實就是大花卷……額,好吧其實並不大。和著油和鹽擰出來蒸熟既可,很符合北方人的口味。

  寶容搖了搖頭:「餑餑還要吃甜的?」寶容的眼神,分明是在看異端。

  小納喇氏口中銜著哈喇子,眼中滿是嚮往:「暄軟的餑餑,裡頭包著足足的桂花糖餡兒,一口咬下去……吸溜!」

  盈玥:請恕她毫無感觸。雖然她也蠻喜歡吃點心,但甜點跟主食餑餑那是兩回事好伐?!

  寶容:我也是。

  盈玥瞧著有些冷場,自己若不說點什麼,只怕就成了小納喇氏一個人的表演了,便笑著道:「那個啥,我也挺喜歡吃桂花糖的。」——不過如果是包在餑餑饅頭裡面,便謝敬不敏了。

  小納喇氏眼睛立刻亮了:「江浙的桂花糖可好吃了!」她順手夾起一塊糖醋荷藕塞進嘴裡,小臉嗖的一僵,眉頭都要打結兒了,她好不容易咽了下去,立刻便忍不住吐槽:「這哪裡是糖醋荷藕?分明是醋酸荷藕!一點都不甜!」

  「是嗎?」盈玥也嘗了一塊,只覺得酸溜溜中帶著一點甜絲絲的,一口咬下去,端的是爽脆,便含混地道:「那個,還湊合吧……」

  便端起碧粳米飯,一口氣吃掉了半盤糖醋荷藕,至於另半盤——自然是祭了寶容的五臟廟。

  小納喇氏看她們兩人的眼神,分明是在看異端!

  盈玥:……o(╯□╰)o

  寶容:……o(╯□╰)o

  今日正值十五,翊坤宮,皇后如尋常人家妻子一般,笑著為乾隆布菜,甚是殷勤周到。

  膳畢,有眉宇端整的宮女跪捧著雕漆長盤上前,盤上有一小銅盆淨手的溫熱香湯——裡頭加了甘松、白芷、杜若、沉香等十幾味香料,以此淨手,洗過之後,手上沾染一股子馥郁的香味,很是雅致。

  淨了手,底下又沏了消食的清茶。皇后親自接了過來,奉與皇帝。

  乾隆接了茶,不禁微微蹙眉:「這香湯過於濃郁,生生把茶香都蓋過了。」

  皇后臉色頓時尷尬無比,只得忙道:「是,臣妾會叫太醫重新擬一個清淡的香湯方子。」

  乾隆抿了一口茶,便擱下了,「延禧宮的合歡香湯淨手便甚好,氣味清幽,頗有節儉之心。」

  這下子皇后臉就更難看了,那合歡香湯是元後在世的時候鍾愛之物,令妃慣愛借元後餘澤討皇上歡心!她若學了去,豈非自降身份?!

  皇后強忍著怒火,扯出個笑容道:「令妃早年服侍過孝賢姐姐,自然更懂得如何調製合歡香湯。相比之下,臣妾就是外行了。」

  乾隆點了點頭,「你是皇后,自然不需要學這些。」這話倒也聽不出喜怒,乾隆沒有多言,便忽的問:「小十二怎麼樣了?」

  皇后頓時容色和緩,眉宇透著憐愛:「多謝皇上關懷,永璂已經好得差不多了,正吵擾著要去尚書房讀書呢。」

  乾隆點頭:「他有這份求學之心,自然甚好。只不過這孩子從小體弱,還是再將養兩日,不必急著功課。」

  皇后從中品讀出了幾分不妙的味道,便忙笑著道:「其實不過底下奴才不當心,開了窗戶,才著了涼。本就不打緊。皇上慈父之心,臣妾明白,只是您一味叫永璂歇息,這孩子惦念著落下功課,只怕反而不能好好養病了。」

  乾隆皺了皺眉,「倔強的性子。」跟皇后一般。

  皇后忙笑著道:「孩子大了,有主意了。」

  「那就明日回去讀書吧,不過騎射課還是緩緩吧。」乾隆如是道。

  皇后一喜,連忙道:「是。」又忙叫宮女捧上了幾分墨跡嶄新的經文,笑著道:「這是秀女們剛剛為榮王抄寫的地藏王經,臣妾從中選了最好的幾分,還請皇上御覽。」

  乾隆想到這個剛剛病逝的兒子,眉宇染了一絲惆悵,「皇后有心了。」命秀女抄經繡福包,正是皇后輝發那拉氏的意思。

  乾隆一一草草翻閱,目光停在了那娟秀的簪花小楷上,「這份……」

  皇后笑容燦爛:「這是富察大格格的抄錄的地藏王經,不但字寫得好,還足足抄錄了一整部經文,是秀女中抄得最多的。」

  乾隆龍心大悅,「不錯、不錯!字雖然還稚嫩了,但她這個年紀,能寫出這樣的字,已經是很難得了。」

  皇后笑著點頭:「臣妾瞧著,這一筆一划,已經頗有三分衛夫人簪花小楷的風骨了。才十四歲的格格,就能寫出這樣的字,可見平日裡必定十分用過。這經文,真該叫永璂也瞧瞧,好敦促他更用功些才是。」

  乾隆笑容收斂了泰半,皇后三句話不離小十二……

  見皇帝笑意不似方才,皇后忙又道:「還有這份,是承恩公傅文之女所書,字寫得也十分端正,臣妾也瞧了她繡的福包,很是精美大氣,是個秀外慧中的。」

  乾隆微微一忖:「傅文這個女兒……朕數年前見過一回,模樣倒也標緻。」

  皇后笑著道:「是呢,如今出落成大姑娘了,容色在秀女中也算是拔尖的了。」

  乾隆點頭:「你留心引閱、復看著。」

  皇后一喜,急忙稱「是」,心道:十一阿哥年幼喪母,哪怕性子再不堪,可皇上憐愛,未來十一福晉家世絕對低不了。而富察家承恩公府的格格,總配得上了吧?

  不得不說,皇后真打了一把好算盤,「臣妾覺得,給十一阿哥選福晉,得挑個沉穩大氣些才成。」

  乾隆贊同地點了點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