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二丫抿著嘴,喜滋滋出了回神兒,高聲喚侍女,“把我去歲繡的帕子取來,給殿下送去。”

  太子泩自吵架之後,跟二丫置氣,連著好多天都不去二丫那兒,基本都宿在了太子妃魯元處。

  然而跟二丫相處過後,太子泩再跟宮中女人相處之時,總覺得少了點鮮活氣兒,往日裡看起來溫厚端莊的太子妃,也越發像是泥塑的雕像了,就連她臉上分寸得宜的微笑,都活像是帶了個面具。

  每個人面對他的時候,要麼是唯唯諾諾,要麼就是“忠言逆耳”。

  太子泩覺得這日子著實乏味,於是就連二丫叉腰撒潑的模樣,都值得懷念了。

  太子妃魯元剛哄女兒嫣兒睡下。

  太子泩道:“你何必自己這麼累呢?叫奶娘帶著就是了。”

  魯元溫柔笑道:“奶娘到底是奶娘,跟親娘自然不同。”

  太子泩不以為然,道:“她連一歲都不到,哪裡分得出誰是誰來?見了孤,還沒見了奶娘親。”

  魯元低聲道:“孩子嘛……”

  太子泩換了話題,道:“王太后這兩日便要帶著漢王去封地了?”

  魯元心裡惆悵,慢慢坐下來,道:“是啊,這一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再見了。”

  “這有什麼?諸侯王每年都要入咸陽的,你還怕見不到人麼?”

  “臣妾也不知道……”太子妃魯元難得感性了一回,望著丈夫,生出了依賴之心,道:“臣妾只覺得,母親弟弟這一走,臣妾……”

  話音未落,就聽外面傳報,說是張氏那邊來人。

  太子泩一躍而起,哼笑道:“孤就知道——她得服這個軟!”

  魯元便將後面的話咽了回去,目光漸漸澄明。

  第196章

  胡亥與韓信乘馬車出行, 半日光景抵達咸陽城外的平康鄉田地里。

  這平康鄉便是從前張伯一家所在的里,待大秦光復, 因是護下了皇太子的風水寶地, 於是更名為“平康”, 上設一級,從里躍為鄉。

  如今已是初春,田地里人們正熱火朝天得勞作著,全家男女老少齊上陣。

  眼見竟然有馬車駛入了這城外的田間, 田頭稍作休息的人們都驚徵得望來, 就連田裡正在犁地的青年都停下了手中動作。

  而那馬車竟然沒有就漸漸停在了田頭。

  胡亥與韓信下車, 舉目四望。

  胡亥對韓信道:“這等景象, 在楚地看不到?”

  韓信道:“的確只有在北方才能見到。”

  胡亥感嘆道:“江南地產豐富, 蔬果魚貝, 便足夠黔首果腹之用。至於種田,只需火耕水耨, 稻子便能茁壯成長,頗有收穫。但是北方這旱田卻不同, 犁地鬆土,間苗莠草, 不管是哪一樣, 都要無數勞力填進去。”

  雖然犁地技術上是可以用牛來出力的, 但是普通平民少牛,播種季節,縣裡下放養的牛供不應求, 絕大多數還是要靠人來干。

  仿佛是為胡亥的話做註腳,就在兩人正對著的一畝田上,就有赤膊的漢子以人力犁地,太陽曬得他古銅色的肌膚閃著亮澤,那是密布的汗水。

  田頭樹蔭里,原有位坐著休憩的婦人,見貴人下了馬車,早已捉了斗笠遮臉,站起來,手腳不知該如何放。

  倒是周圍的小孩子們膽子大,彼此推搡著湧上來,好奇得打量著胡亥、韓信,還有跟隨他們而來的眾郎官——當然最吸引他們注意力的,還是拉車的駿馬。

  忽然裡面有個兩三歲的孩子被推倒了,大哭起來。

  胡亥分開眾孩童,抱起那孩子。

  與此同時,那戴斗笠的婦人也焦急得衝上來,顫聲道:“大眼寶,摔傷了麼?”

  胡亥低頭一看,懷裡的孩子正睜著一雙含淚的大眼睛望著他。

  胡亥把孩子遞給那婦人,道:“這是你孩子?”

  那婦人緊緊摟住孩子,一面上下摸索著檢查哪裡傷了,一面低聲道:“是……”

  原本犁地的幾個漢子已是丟下犁跑過來。

  其中一個黑瘦漢子慌張道:“令長大人恕罪,小的家裡人衝撞了令長大人……”

  郎官早已上前把頑皮的孩子們隔開。

  胡亥擺擺手,道:“無妨。”抬腳沿著田頭走動,示意還慌亂的那戶農人過來一起跟上。

  數百畝的田地,分了許多戶人家的,其中有的還正在鬆土,有的卻已經分出了田壟。

  胡亥端詳著,目測距離,只見已經播種過的土地上,是一系列的溝,兩條溝之間留出了大約六尺的寬度,差不多有他一步之遙。種子是灑在寬壟上的。

  這跟胡亥後世印象中的播種不太一樣。

  胡亥自然也沒真的種過地,但是不知是小時候在田地里玩耍留下的印象,還是網絡上看過相關的視頻,他總記得後世人力種田,種子是灑在坑裡的,而不是田壟上。

  生產力總是一直在發展的。

  不求能把袁隆平的技術帶回兩千年前來,只要能把種植方式上的進步掌握一二,對於此時的農業來說就是極大的推進。

  胡亥蹲下,捻了一把撒了種子的田土,細細揉開,又落回原處,問那黑瘦的漢子,道:“等種子長出來之後,要怎麼間苗莠草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