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能夠讓絕大多數農民安居樂業,他的天下才能穩固。

  胡亥頭戴白鹿皮做的冠,身著素服,腰系葛帶,手持榛杖,率領眾大臣,於鐘鼓樂音中,祝禱道:“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

  這場年終大祭過後,便將是他執政的第二年,若記在歷史上,便該是秦二世二年某月某日了。

  平時忙於政務倒還好,蜡祭過後,突然有半日空閒,又是在大熱鬧之後,胡亥越發覺出咸陽宮的冷清來。

  宮女返鄉之事進行了三個月,第一批只有三百人通過考試,可是隨著時間推移、宮女們學習熱情高漲,便是原本不會認字的宮女經過兩個月勤學後,也能認得《新政語書》上的幾百字了。於是第二批返鄉的便多達九百人,第三批多達兩千人,第四批多達四千人,等到十二月月初的考試後,近萬名宮女,凡是想要返鄉的,都通過了考試,也都離開了咸陽宮。

  宮中只剩了三百宮女,其中多半已過三十歲,也習慣了在宮中的生活,不願返鄉,自願留在了宮中。

  不只是宮女幾乎全部遣散,趕在新的一年之前,胡亥把眾姬妾也都遣散回鄉了。

  宮裡地方大,給她們白住倒也沒什麼,但是人不能吃白食。

  胡亥御筆一揮,於是留下來的嬌美人成了大秦“紡織女工”,總之人人都要自食其力。

  這正是這種“自食其力”的要求下,數千姬妾才一鬨而散。畢竟漂亮的小美人,不管在古代還是現代,不管是在宮廷還是鄉間,總是有人願意白養著她們的。而她們中的大部分,也習慣了做金絲雀的生活。

  忽然來了這麼一位“愛財勝過愛色”的皇帝,眾小美人個個花容失色,溜之大吉。

  細務還是由叔孫通和劉螢辦理的.

  於是宮中只剩了三百宮女,和十數名無家可歸的姬妾。

  不只是胡亥覺出冷清來,就是那三百宮女,從前都是數人一起行動,現在卻只一二人便要守著一座宮殿,也都覺出空寂來。

  劉螢原本想留下來,等新年開始再離宮。

  胡亥翻閱著全部離宮宮女與姬妾的名冊,道:“若論真本事,你該是第一批離宮的宮女,如今多留了你這近半年,已經是朕為朝政耽擱了你。朕還記得第一次見你,問你是否願意回家,你當時雖然強作鎮定,然而難掩激動。現在人雖然留在宮中,只怕心已經飛回家鄉了?”

  劉螢望著年輕的皇帝,內心又是感激又是震動,沒想到時至今日,皇帝還記得初見時她的細微情態。

  “陛下,奴在宮中能為陛下所用,便是奴最大的榮耀了……”

  胡亥笑道:“這才哪到哪兒啊?你在宮中能幫朕的忙,到了宮外,就能幫朕更大的忙。你要壯起膽子來,將來朕用你,就好比朕用朝臣。唔,你知道夏臨淵和李甲?以後啊,你就跟他們一樣,出去替朕撫定四境的。”

  皇帝親封的抱鶴真人和李斯之子,劉螢當然知道。

  整個宮廷都流傳著抱鶴真人的傳說,關於他是如何三言兩語便降服了造反大軍的。

  聽到皇帝把自己與抱鶴真人相提並論,劉螢面色漲紅,胸中熱血涌動,雖然聲音仍是柔婉,語氣卻多了一分鏗鏘,“奴必不辱命!”

  “朕當初說好的,等你回鄉,送你一支護衛隊。務必讓你風風光光回鄉。”

  劉螢望著胡亥,因為感動,越發不舍起來。

  胡亥卻是揮揮手,笑道:“去去,早些上路,說不定回家還能趕上冬祭。”

  “奴告退。”劉螢最後望了胡亥一眼,低聲道:“陛下千金之軀,萬望自己保重。”

  這種詞兒胡亥聽多了。

  他點點頭,表示聽到了,道:“朕讓阿圓送你出宮,就好比朕親送你了。”

  劉螢給他磕了個頭,抱著包袱出了章台宮。

  馬車聲碌碌,劉螢也踏上了返鄉之路。

  胡亥獨自在宮中,年節下,也想有點團聚氣氛。

  都說有小孩子的地方是最熱鬧的。

  可是小糰子瞅著胡亥就跟階級敵人似的。

  本來就沒有父子感情,胡亥倒沒什麼感覺,但是怕嚇著小孩子。這個時候醫療又不發達,萬一不小心把這根獨苗給弄折了,他去哪兒再找個繼承人?

  好在胡亥還有一條狗。

  “小二郎!”

  聽到主人的召喚,二郎神立刻搖著尾巴飛奔而來,“汪!”

  胡亥一彎腰伸手。

  二郎神立刻仰天躺倒,露出肚皮,小尾巴還一個勁兒搖著。

  胡亥笑著把小東西抱起來,摸著狗頭,道:“走,帶你去個好地方。”

  這個好地方,就是驪山皇陵。

  年終祭祀,也祭奠祖先。

  自然而然的,胡亥想起先帝來。

  不管是他還是原主,都從來沒有去過驪山皇陵。

  胡亥召了李斯同行。

  驪山皇陵工程的總負責人是李斯。

  李斯一年就放半天假,還又被皇帝傳召了。

  這就是能臣的甜蜜負擔吶。

  君臣二人一狗,行走在驪山通往皇陵的路上。

  胡亥已全然擁有原主記憶,回憶著笑道:“朕記得小時候,先帝讓你率領七十二萬刑徒修築皇陵。那是……先帝三十七年之時。皇陵修到一半,你給先帝上奏章,說是‘治驪山者,已深已極,鑿之不入,燒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天狀。’朕當時在旁聽說了,還問先帝‘廷尉李斯果然鑿到地底了嗎?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先帝笑朕年少無知,給你批覆‘旁行三百丈,乃止’。你當時果然往旁邊支出三百丈,繼續穿鑿了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