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入夜。
秋月當空,華光如水。
小閣樓木窗微張,露出江平悠然自若的臉。
似乎已經很久沒有這般平靜過了,江平遙望著天邊那輪明月,心中想起了草原上的月亮,那個時候可沒有這麼多時間賞月,除了時時關注北蠻人的動向,剩下的便是一身疲憊,大多時候倒頭就睡。
月本無異,人心不同。
伊然同何小寧在樓下的房間就寢,既然江平的傷暫時無礙,她自然也沒有徹夜守候的理由了。
閣樓的桌上放著院長送與他的那本書,名為《葉子》,出自當今丞相之手。
因為出身軍營,江平一向對朝中那些在背後指手畫腳的官員沒什麼好感,而對於這個秦丞相,他更是厭惡至極。
這個秦丞相手握大權,受賄貪財,欺壓忠良不算,對於各方的軍隊也布遍耳目,常常以朝堂為名指揮前線行事,可謂一手遮天。
但是當今聖上對此沒有任何表示。
秦丞相,不僅是兩朝元老,更是聖上之師。
江平今天再度向伊然確認了,這個秦丞相是純粹的文官,並未修道,因此他寫的書也不可能是什麼修道秘籍。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書,竟然連聖諭院的院長也讀不懂呢?
燭光輕搖,江平翻開了第一頁。
那是一首詩。
臨風杪秋樹,對酒長年人。
醉貌如霜葉,雖紅不是春。
江平不怎麼懂詩,但是這首詩他還是能大概明白,大概是在抒發人生感慨,嘆韶華易逝,倏然白首,見著楓葉紅遍的熱鬧景象,但是卻已是秋天,頗有些悲涼的味道。
所以只是感嘆自己不再年輕嗎?
江平有些奇怪,這首詩如此淺顯,為什麼院長會讀不懂呢?難道是這首詩別有深意?
江平又反覆讀了幾遍,確認自己確實無法再看出其他意思,有些惘然,翻到了第二頁。
第二頁講的似乎是個小故事。
江平默默讀了一遍,發現秦丞相寫故事的文筆也不怎麼樣,相反,很通俗,甚至有些青澀。
故事的名字叫做《妖與螃蟹》。
說是在一個海邊的小村莊,村民歷代以打漁為生。但是由於漁民們不節制地捕撈,導致近岸的魚類越來越少,後來的人們想要捕魚,則要冒著很大的風險到更遠的海面,海無言,亦無情。不少的漁民一去不返,葬身在大海之內,越來越多的漁民開始為生計發愁。就在某一天,一個金髮碧眼的妖怪乘風而來,這妖怪生著人類的身體,但是卻說著誰也聽不懂的話,漁民們一開始很害怕他。但是這妖怪似乎並沒有傷害人類的意思,相反,他開始幫助漁民們捕魚。準確來說,不是捕魚,而是發現了一種新的食材,那便是螃蟹。在漁民們看來,螃蟹全身硬殼,還有鋒利的鉗子,沒有道理可以成為食物。這妖怪便親身為大家做示範,他將螃蟹用細繩捆緊,放入蒸籠,不長時間,竟然真的有淡淡香味飄出,妖怪將螃蟹取出,不知用了什麼手法,將螃蟹的殼盡數去掉,漁民們才發現裡面是鮮美的肉。自此,漁民們發現螃蟹原來竟然也可以食用,而且味道遠勝海魚。妖怪的到來,順利地解決了漁民們的生計問題,並受到了大家的歡迎,但是妖怪似乎並不喜歡這裡,他常常望著海面出神。終於,妖怪開始收集木材,打造船隻,他夜以繼日地加工打造,終於造成了一隻巨大的帆船,在漁民們不舍的挽留中,妖怪揚帆出海,再也沒有回來。
這個故事江平也讀懂了,但是僅僅是讀懂,他並沒有看出其中的隱意,只是覺得這個故事有點奇怪。
那個妖怪,金髮碧眼,又是人形,不說漢語,那應該是個西方人吧?他駕帆遠去,自然是要回自己的家鄉。在江平看來,這個故事似乎更應該叫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江平回憶了一下,從他來到這裡開始,似乎這個世界的人本來就會吃螃蟹,秦丞相寫這個故事倒有些荒誕的意味,莫非南國人吃螃蟹還真的是西方人引領的?還是這僅僅就是秦丞相編造的一個故事?可是他將這個故事寫在這本書上是什麼意思?除了第一首詩,這個故事好像跟葉子並沒有什麼關係吧?
江平忍住了再往下看得衝動,他又再次來到窗前,將窗推得更開了些,讓更多的風吹進來。
樓外的街道早已悄無人聲,樓下的兩個女孩也入睡多時。
江平百無聊賴地輕嘆一聲,都說月色照人歸,他卻不知道自己應該歸向何處。
十八年來,他一直將和泰村當做自己的家,但是伊先生卻給他講訴了那個故事,原來自己是被擄到和泰村的。自己到底從何來?那些人不是馬賊,那為什麼會要殺掉一個嬰兒?那個死去的黑衣男子又是誰?這些事,難道終究不會有答案嗎?
……
在京城最高樓,觀星樓的最上層,一個身著深藍色錦袍的男子正對月而坐,他已年過六旬,頭髮灰白,卻梳得一絲不苟,雙眸亦不失光華。人們對他的第一印象,常常是溫文爾雅,風度翩翩,幾十年來如一。
他在賞月,這輪月他看了幾十年,亦看了他幾十年。
他的神色很平靜,像是從來不會發怒。
他的眉眼間總是那麼自信,似乎天下之事無一能逃脫他的計算。
他是南國帝王之師,他是萬人敬仰的丞相。
此時的他,本應在丞相府安睡,但是卻不知怎的有些失眠,這樣的情況在他六十餘年的人生中都不常見。
因為今天有人對他說了一句話,那是他認識了幾十年的老友。
老友說,有個少年郎將葉子比作翅膀,會飛翔的翅膀。
真是個有趣的比喻啊。
秦丞相的手微微一緊,原來他的手上還捏著一張紙。
這張紙讓他的心陷入了猶豫,也有些微寒。
這張紙從北方來,沒有署名,但他知道是誰,因為上面紙寫了三個字,言簡意賅:
他沒死。
換做以前,他會毫不猶豫地殺死那人,但是……
秦丞相看著那輪悄悄移動的明月,突然淡淡一笑。
原來他是這麼有意思的一個人啊。
秋月當空,華光如水。
小閣樓木窗微張,露出江平悠然自若的臉。
似乎已經很久沒有這般平靜過了,江平遙望著天邊那輪明月,心中想起了草原上的月亮,那個時候可沒有這麼多時間賞月,除了時時關注北蠻人的動向,剩下的便是一身疲憊,大多時候倒頭就睡。
月本無異,人心不同。
伊然同何小寧在樓下的房間就寢,既然江平的傷暫時無礙,她自然也沒有徹夜守候的理由了。
閣樓的桌上放著院長送與他的那本書,名為《葉子》,出自當今丞相之手。
因為出身軍營,江平一向對朝中那些在背後指手畫腳的官員沒什麼好感,而對於這個秦丞相,他更是厭惡至極。
這個秦丞相手握大權,受賄貪財,欺壓忠良不算,對於各方的軍隊也布遍耳目,常常以朝堂為名指揮前線行事,可謂一手遮天。
但是當今聖上對此沒有任何表示。
秦丞相,不僅是兩朝元老,更是聖上之師。
江平今天再度向伊然確認了,這個秦丞相是純粹的文官,並未修道,因此他寫的書也不可能是什麼修道秘籍。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書,竟然連聖諭院的院長也讀不懂呢?
燭光輕搖,江平翻開了第一頁。
那是一首詩。
臨風杪秋樹,對酒長年人。
醉貌如霜葉,雖紅不是春。
江平不怎麼懂詩,但是這首詩他還是能大概明白,大概是在抒發人生感慨,嘆韶華易逝,倏然白首,見著楓葉紅遍的熱鬧景象,但是卻已是秋天,頗有些悲涼的味道。
所以只是感嘆自己不再年輕嗎?
江平有些奇怪,這首詩如此淺顯,為什麼院長會讀不懂呢?難道是這首詩別有深意?
江平又反覆讀了幾遍,確認自己確實無法再看出其他意思,有些惘然,翻到了第二頁。
第二頁講的似乎是個小故事。
江平默默讀了一遍,發現秦丞相寫故事的文筆也不怎麼樣,相反,很通俗,甚至有些青澀。
故事的名字叫做《妖與螃蟹》。
說是在一個海邊的小村莊,村民歷代以打漁為生。但是由於漁民們不節制地捕撈,導致近岸的魚類越來越少,後來的人們想要捕魚,則要冒著很大的風險到更遠的海面,海無言,亦無情。不少的漁民一去不返,葬身在大海之內,越來越多的漁民開始為生計發愁。就在某一天,一個金髮碧眼的妖怪乘風而來,這妖怪生著人類的身體,但是卻說著誰也聽不懂的話,漁民們一開始很害怕他。但是這妖怪似乎並沒有傷害人類的意思,相反,他開始幫助漁民們捕魚。準確來說,不是捕魚,而是發現了一種新的食材,那便是螃蟹。在漁民們看來,螃蟹全身硬殼,還有鋒利的鉗子,沒有道理可以成為食物。這妖怪便親身為大家做示範,他將螃蟹用細繩捆緊,放入蒸籠,不長時間,竟然真的有淡淡香味飄出,妖怪將螃蟹取出,不知用了什麼手法,將螃蟹的殼盡數去掉,漁民們才發現裡面是鮮美的肉。自此,漁民們發現螃蟹原來竟然也可以食用,而且味道遠勝海魚。妖怪的到來,順利地解決了漁民們的生計問題,並受到了大家的歡迎,但是妖怪似乎並不喜歡這裡,他常常望著海面出神。終於,妖怪開始收集木材,打造船隻,他夜以繼日地加工打造,終於造成了一隻巨大的帆船,在漁民們不舍的挽留中,妖怪揚帆出海,再也沒有回來。
這個故事江平也讀懂了,但是僅僅是讀懂,他並沒有看出其中的隱意,只是覺得這個故事有點奇怪。
那個妖怪,金髮碧眼,又是人形,不說漢語,那應該是個西方人吧?他駕帆遠去,自然是要回自己的家鄉。在江平看來,這個故事似乎更應該叫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江平回憶了一下,從他來到這裡開始,似乎這個世界的人本來就會吃螃蟹,秦丞相寫這個故事倒有些荒誕的意味,莫非南國人吃螃蟹還真的是西方人引領的?還是這僅僅就是秦丞相編造的一個故事?可是他將這個故事寫在這本書上是什麼意思?除了第一首詩,這個故事好像跟葉子並沒有什麼關係吧?
江平忍住了再往下看得衝動,他又再次來到窗前,將窗推得更開了些,讓更多的風吹進來。
樓外的街道早已悄無人聲,樓下的兩個女孩也入睡多時。
江平百無聊賴地輕嘆一聲,都說月色照人歸,他卻不知道自己應該歸向何處。
十八年來,他一直將和泰村當做自己的家,但是伊先生卻給他講訴了那個故事,原來自己是被擄到和泰村的。自己到底從何來?那些人不是馬賊,那為什麼會要殺掉一個嬰兒?那個死去的黑衣男子又是誰?這些事,難道終究不會有答案嗎?
……
在京城最高樓,觀星樓的最上層,一個身著深藍色錦袍的男子正對月而坐,他已年過六旬,頭髮灰白,卻梳得一絲不苟,雙眸亦不失光華。人們對他的第一印象,常常是溫文爾雅,風度翩翩,幾十年來如一。
他在賞月,這輪月他看了幾十年,亦看了他幾十年。
他的神色很平靜,像是從來不會發怒。
他的眉眼間總是那麼自信,似乎天下之事無一能逃脫他的計算。
他是南國帝王之師,他是萬人敬仰的丞相。
此時的他,本應在丞相府安睡,但是卻不知怎的有些失眠,這樣的情況在他六十餘年的人生中都不常見。
因為今天有人對他說了一句話,那是他認識了幾十年的老友。
老友說,有個少年郎將葉子比作翅膀,會飛翔的翅膀。
真是個有趣的比喻啊。
秦丞相的手微微一緊,原來他的手上還捏著一張紙。
這張紙讓他的心陷入了猶豫,也有些微寒。
這張紙從北方來,沒有署名,但他知道是誰,因為上面紙寫了三個字,言簡意賅:
他沒死。
換做以前,他會毫不猶豫地殺死那人,但是……
秦丞相看著那輪悄悄移動的明月,突然淡淡一笑。
原來他是這麼有意思的一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