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年幼的他滿懷希望,以為外祖母找到了治病的法子。以後自己也可以和弟弟小九一樣讀書練功,而不是成天被關在屋子裡見不得風雨。

  說起來也真是憋屈。

  雖然自己一生下來就被立為太子,也有專門的太傅來為自己開蒙授課。但對於一個病懨懨的孩子,太傅的精力總是有意無意轉移到身體強壯又聰慧無比的小九身上。

  就連宮的那些小太監也是如此一副嘴臉。

  人前對自己一副恭順的模樣,一轉眼便跑去和小九嬉戲打鬧,把自己丟在一邊孤零零的。

  幸好小九對自己這個只大了數個時辰的哥哥十分愛護,一有空就陪著他說那些練功的趣事兒。還安慰他之所以認真學功夫,是為了長大後更好地保護哥哥。

  無人知道,從小到大,趙天闌最大的願望不是將來當皇帝,而是能和小九一起恣意地玩耍。

  但是,他的願望落空了……

  正文 第192章 保寧山奇遇(一)

  因為外祖母並沒有帶他住進太師府,而是攜著他四處尋訪名醫隱士。

  甚至只要聽說哪個遊街串戶的江湖鈴醫有兩下子,也被一個個找來給自己把脈。

  可惜,祖孫二人費了很大的周折,就連過年也沒有回長安,卻依然沒有任何人能看出他身體得了什麼毛病。

  儘管大多數時間只能透過車窗觀賞外面的美景,平心而論,作為一個孩子,趙天闌對這次出宮之行是極為喜歡的。

  看他如同一隻飛出籠中的鳥兒,卻不能在陽光下恣意地奔跑,外祖母那羅憂心重重。

  他常常在半夜醒來,發現外祖母坐在床頭低低啜泣,不停地說著“主子對不起”之類的話。

  對不起?!怎麼外祖母和娘親一樣喜歡說對不起?

  她口中的主子是誰啊?娘親是她的女兒,自然不可能是主子。如果是指父皇,皇上就是皇上,怎麼會稱為主子呢?

  再說了,自己這身子骨不好,怎麼也怨不到她老人家頭上啊?對方一把年紀帶著自己四處奔波求醫,說抱歉的應該是他才對好不好?

  年幼的他怔怔地想,心中對外祖母的愧疚更多了幾分。

  這一天,他和外祖母在一幫宮廷隱衛的暗中護佑下到了蜀州府保寧縣城。

  其時正是正月十六,蜀人紛紛在正月最後一天出遊踏青,民間俗稱“游百病”。①

  “外祖母,咱們也去保寧山上玩玩好不好?”

  到底是個孩子,看著那些穿戴一新的孩子被爹娘背著抱著從窗外路過,他拉住那羅的手懇求道。

  “保寧,保寧……”

  外祖母那羅喃喃念著,突然眼眸亮了起來,握住他的手,聲音說不出的慈愛:“乖,咱們也去保寧寺燒柱香,讓佛祖保佑我的闌兒百病無災……”

  說走就走。祖孫二人在暗衛的保護下,順著人流往保寧山方向趕去。

  遠遠望去,保寧山臨江一邊的山體似刀砍斧切,山上的植被與岩石相互交融,猶如一道天然屏障將滾滾江水擋住,護佑一方百姓不受洪水的侵害。

  保寧山名由此而來。

  而更為出名的則是山上保寧寺的主持仁智法師。

  此人本是個遊方和尚在此掛單,被前任主持看中托以衣缽成了這保寧寺的頭號人物。

  據說其博學多才通曉古今,將個原本名不見經傳的保寧寺打理得名聲四起,方圓數百里的民眾都前來此地燒香許願。

  但此人性子卻有些怪癖,從不輕易見客。即便有人付了重金,也只在帘子後讓知客僧傳話點撥一二。

  奇就奇在這一二是極其靈驗,准得讓人咋舌。那些不缺銀子的居士們紛紛解囊,將這保寧寺建造得猶如皇宮大院,十分的莊嚴華貴。

  這一天人實在是在太多了!

  多得讓人咋舌。

  山上山下,遠望如同螞蟻大小。

  等他們的馬車趕到山腳下,已近午時。眼前皆是摩肩接踵,人山人海。

  護衛背著趙天闌行到半山腰,穿過一大片樹林,巍峨的保寧寺近在眼前。

  寺院前的空地上,林子間,人們成群結隊漫步、遊走、聊天,還有的則是特意進寺拜佛、燒香,許下心愿,等到年末再來還願。

  但最最快樂的還是那些孩子。

  他們呼朋喚友,急不可待掙脫大人的雙手,在林子裡開心地笑著,嬉鬧著。

  從小在深宮大院長大,這些日子一直呆在馬車上的趙天闌哪裡見過如此熱鬧場景?

  瞬間功夫,他被眼前鮮活的生機給深深感染。

  正文 第193章 保寧山奇遇(二)

  “外祖母,不是說拜佛祖心誠則靈嗎?就讓闌兒自己進去見佛祖吧!”他掙扎著從侍衛背上跳下來,期盼地望著那羅夫人,懇求道。

  看小傢伙因為興奮小臉多出了幾許血色,恍眼看去與那些平常孩子並無二致,那羅便點頭應允。

  想著這些宮中侍衛都是當年跟著皇帝出生入死,沒有哪個不是雙手沾滿了鮮血,那羅生怕他們跟進寺衝撞了神靈,便吩咐他們在山下馬車裡候著,她帶太子燒好香便儘快迴轉。

  侍衛們雖然有些不放心,但無奈出宮時萬歲有令,一切以夫人命令為尊。

  不說這地方並無人知道太子的真正身份,這位太師如夫人可是個敢和萬歲叫板的主兒,由不得他們不聽。

  見侍衛們聽話地轉身朝山下走去,祖孫二人相視一笑,如釋重負:終於輕鬆了!

  一路上每走一步都被人跟著的滋味可不好受!

  擔心走漏風聲,那羅連一個丫頭都沒有帶,一路上太子外孫的起居全是自己親手侍弄。

  “闌兒,但願今天咱們能見到那位仁智法師。”那羅拉著小太子一邊走一邊說。

  “嗯!”趙天闌乖巧地點點頭。

  路邊見縫插針擺滿了各類小吃、香燭的攤點,吆喝叫賣聲不斷。

  儘管小太子眼巴巴看著那些噴香的食物,拼命地咽口水,但那羅是不會讓太子爺吃這些看上去不潔淨的東西。

  她裝著沒有看見小傢伙的眼神,掏出一塊碎銀子買了一大把香燭,跟母雞護小雞般將寶貝外孫護著,一老一小夾雜在那些遊人中慢慢往寺廟移動。

  見外祖母不理會自己,小太子畢竟從小接受的是皇宮禮儀。他抿了抿嘴,努力將視線轉往別處。

  這一轉頭,正好看到一個服飾整潔,但面上疤痕累累,頭髮已花白的男子正上下打量著外祖母,神情若有所思。

  因為面上傷痕的原故,神情看上去極為可怖。

  “外祖母,那個人在看您呢!”他連忙輕輕捏了捏那羅的手,低低說道。

  等那羅轉臉看去,那男子已經迅速移開視線,目光正定定地落在一處饅頭攤子上。

  一副餓極了的模樣。

  大約看這祖孫二人衣著不菲,旁邊有人好言告知這人已經遊蕩在保寧城不少時間,無名無姓,自稱無心人。

  “估計是身上銀子用完了,今兒個一早就被客棧趕了出來。這人面相雖然不好,談吐卻極其斯文有禮。唉!也不知道如何會落得這般下場……”又有一人接過話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