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後太醫圍在西苑裡,商量著法子。

  黎豐舒也沒真指著這些人,能救了承郡王。

  他們商量了半晌開的藥,也不過是拿個樣子,郭整和程曠兩個拿了,裝模作樣地讓人去宮裡藥局將藥抓來,但煎的,卻仍是神醫鬼手給開的藥。

  太醫們輪班留在西苑,為承郡王解毒。

  然後整個京城禁嚴。

  不用到晚上,整個京城的人,便就知道承郡王中毒,皇上大發雷霆的事了。

  黎昊也不著人去找前廢太子。

  三天後,承郡王醒了。

  不過他還不知道,自己身體的變化。

  畢竟他也算得上是受到了重創。

  晨起時,沒有動靜也很正常。

  承郡王自然還在為那些東西擔心。

  醒了之後,他第一時間細細地打量侍候他的人。

  不過這也看不出什麼來。

  對於子女再傷父母的心,也還是子女,承郡王卻是懂得的。

  就如同黎暉,皇上明知他敢弒母就敢弒父,卻仍只是奪了他的爵位幽禁。

  到底沒下得了狠心給殺了。

  對於自己能中間算,承郡王也是深恨。

  現在想一想,黎昊與他說那些話,明顯是故意讓他驚慌。

  然後那些人才會有機可乘。

  承郡王心下清楚,對他下手的,肯定是高先生。

  而非黎昊。

  黎昊那樣聰明的人,怎麼可能會親自動手,授人以柄?

  承郡王此時倒有些後悔,不若聽高先生的話,先將黎昊弄死了,再與高先生翻臉。

  不過世上沒有後悔藥,也只得再想它法了。

  可是很快的,承郡王就發現了問題。

  每日裡,太醫們都是輪著來給他診脈。

  宮女太監也侍候得十分的殷勤。

  只是……

  皇上卻一直沒有出現。

  只一想到若黎昊說得是真的,高先生寫得東西落到皇上手中,那他……

  承郡王一身的冷汗。

  此時京城裡,等於戒嚴一般。

  巡城裡面,已經有禁衛軍的人。

  再加上南衙、北衙的人。

  京上人家,此時都夾起尾巴,低調又低調的生活。

  有個什麼事情,不得不辦。

  像先前訂好了成親的日子,請柬都發了,不能改期。

  也都一切從簡。

  就是家裡不幸有人去世,也都不敢弄得半街白。

  黎昊氣定神閒地等著。

  他並不急。

  因為黎昊篤定了,從上次將那摺子送了一圈,沒人敢給前廢太子送,前廢太子可選擇的,也就只有黎昊了。

  而至於像對侍承郡王那樣,親自動手。

  若前廢太子想這麼幹,也就不會繞這麼大圈了。

  於是,在承郡王遇襲半個月後,前廢太子終是親處上安慶王府上來了。

  黎昊現在去北衙,不再從城外繞。

  而派去約見黎昊,黎昊理也不理,根本就不赴約。

  對於進城,前廢太子其實還是有些擔心的。

  但約不出黎昊,前廢太子又不甘心。

  所以,便就親自到安慶王府來了。

  只不過,領前廢太子沒有想到的便是,他才在安慶王府一站定了,周圍湧出大量禁軍,將他們圍了個水泄不通,插翅難飛。

  前廢太子暗叫了聲不好,便就想跑。

  可往哪裡跑?

  整個一條街都被堵死了。

  明擺著是讓他們有進無出。

  前廢太子沒有看著黎昊,卻見奉親王不緊不慢地從奉親王府出來。

  ☆、393 偷聽

  雖然前廢太子毀了半邊臉,但另半邊臉,依稀仍能看出當年太子的風采。

  奉親王也有些激動。

  之前種種猜測,此番得到證實。

  奉親王想到的,卻是他和黎豐舒在皇子府住時,太子對他們的種種照顧。

  他們的母妃不單不受寵,而且還已經死了。

  哪個會理他們?

  皇子府里的生活,平常百姓家裡覺得,不少吃不少喝的,已經是天上的生活了。

  可是內里的苦,也只有住過的才會知道。

  住在皇子府上的,也並非全是沒有根底的皇子。

  畢竟哪一個皇帝,將皇子放在皇子府上,也不是為了虐待他們。

  除了延宗王早早立府,太子住東宮之外,五歲以上的皇子,都是要住在皇子府上的。

  皇宮裡三宮六院,除了最得寵的,便也就有些稍微得寵的,或得先皇敬重的。

  又或是有個可靠的外家。

  皇子府的下人,是不敢明著虐待皇子。

  但皇子之間分成三六九等。

  像黎豐舒和奉親王這樣,什麼都沒有的皇子,便就是那些皇子所欺凌的對象。

  黎豐舒和奉親王,正是在皇子府上,相依為命的時候,才處出來的,比一母同胞兄弟還親的感情。

  那時候的生活,即使是現在,奉親王回想起來,都覺得難受。

  所以,他與皇上,對於兄弟,其實並沒有多少的感情。

  黎豐舒登基之後,除去想要造反的,能容得他們繼續蹦,真不是為了什麼所謂兄弟情深。

  不過是他們夠老實,夠識時務,留著他們,能顯現出他這個皇帝,有兄弟情。

  僅此而已。

  一來那時候奉親王還小,二來黎豐舒一慣是個有主意,命中做大事的人。

  自龐貴妃生下兒子之後,便就處心積慮地謀求易太子,以自己的兒子代之。

  前廢太子是皇上的嫡長子,庶長子死後,更是所有皇子裡最大的。

  延宗王行六,黎豐舒行四,奉親王行九。

  黎豐舒用自己的實力,向前廢太子投誠。

  用了幾回,大概是覺得黎豐舒能用。

  黎豐舒和奉親王在皇子府的日子,才逐漸好過了些。

  望了望天,奉親王嘆氣。

  那時候,黎豐舒也不過十二,而奉親王也有十歲了。

  想到這兒,奉親王對黎豐舒也是服氣。

  但那時候,太子對他們是真的很照顧。

  說白了,也是為了收擾人心。

  讓其他皇子看看,親太子的人,太子都不會虧待了。

  但人不能昧良心。

  我們養貓,一是因為貓能抓耗子,再有便就是小貓長得可愛,抱起來暖暖軟軟的,能愉悅我們。

  所以,一個一無是處的人,想要別人無故對你好,那是病,得治。

  所以,即使當時,廢太子對他們好,是有原因的。

  但奉親王還是感激太子的。

  只是刀越快,割傷自己的時候,也越疼越重。

  人心也總是不足的。

  他們在受人欺凌的時候,想著,靠棵大樹,只要不受氣就是好的。

  可慢慢的,黎豐舒的心,一點一點變大。

  奉親王自是看出來了。

  然而想都不用想,奉親王自是沒有一點兒遲疑地站在了黎豐舒那一邊。

  太子對他們好,是因為他用得著黎豐舒。

  但黎豐舒對奉親王好,奉親王當時,可是一點一丁也幫不到黎豐舒,還經常拖後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