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就暈過去了?

  蕭貴妃有兩個兒子,一個不行,還有另一個。

  周淑妃可就楚王一個兒子。

  完了,便就完了。

  楚潤娘讓人將周淑妃抬送到了皇帝的寢宮裡。

  勤政樓偏殿,一般皇上要是辦公晚了,哪個妃子哪兒不去的話,又沒到千秋宮,便就是在勤政樓偏殿休息了。

  如果要當一個昏庸的皇帝,有大把的時間,用來吃喝玩樂。

  可若是勤政的皇帝的話,是非常忙的。

  黎豐舒就算得上一個勤政的皇帝,用他自己的話說,起得比雞早,睡得比那看家狗還晚。

  柳元卿進宮,黎豐舒知道。

  但換成了楚暖,黎豐舒便就不知道了。

  畢竟這個時候,他在處理政事。

  而楚潤娘又下令不准千秋宮的人外出,再說,誰也不會因為這事,巴巴地跑去與皇帝報告。

  但是,當周淑妃被罰貴太陽底下,黎豐舒便就收著信了。

  黎豐舒不覺沉吟。

  他現在也頗覺得頭疼,本來,黎豐舒拿柳元卿吊著他的幾個兒子,是想看著四妃們互相勾心鬥角,然後將當年的事查出來。

  因為黎豐舒知道,現在要查是什麼痕跡都沒有了。

  只有讓這幾個妃子鬥起來。

  當年的事,他和楚潤娘不知情。

  但誰做了什麼,別的妃子,不說全部都知道,也肯定會知道些蛛絲馬跡。

  黎豐舒等著這幾個妃子,相互揭發檢舉。

  可是,似乎事與願違。

  黎豐舒按了按額角,看來他還真高估了他的這幾個兒子。

  他的大兒子這才折戟,這二兒子,又幹了什麼?

  黎豐舒讓人請了太醫來,給周淑妃看治,但卻吩咐郭整道:

  “派了人,將周淑妃的人全數看管起來,要是走了一點兒風聲,朕為你是問。”

  郭整撓汗,小跑著走了。

  黎豐舒靠在了御座上,閉上了眼睛,手指在案子上,一下一下的輕叩著。

  他不可能一天十二個時辰,派人盯著他那幾個成年的兒子。

  黎豐舒站起身道:

  “擺駕千秋宮。”

  丟下政事,黎豐舒打算親自看看,到底又出了什麼事。

  而什麼消息也沒有得著的楚王,等到下午的時候,才輕裝簡行地帶著一隊護衛,從京城的西門出去了。

  他要在半夜時分到楚暖下榻的客棧。

  周淑妃已經向皇上表明,他另有喜歡的人,也打算著不計身份地位的要娶他的心上人。

  這只是一個意外。

  楚王一副志在必得地笑了,眼前浮現出楚暖那文文靜靜的小臉來。

  之前,楚王也將全副的心思,放在了柳元卿的身上。

  只是,從秦王失敗之後,楚王才驚覺,娶柳元卿,風險太大。

  秦王不光是敗在了他的手上,背後還有齊王的推波助瀾。

  其實若是結果都一樣的話,楚王更喜歡文文靜靜,看起來美麗溫柔的楚暖。

  而非飛揚跋扈的柳元卿。

  到於周嬤嬤的娘家侄女……

  楚王很是薄情地笑了。

  周嬤嬤的娘家侄女,閨名周媛,年芳十八。

  雖然周媛很有才氣,又有智謀,但楚王與她來往,不是因為喜歡她。

  而是因為周淑妃讓的。

  周嬤嬤知道周淑妃太多的事,而周嬤嬤一輩子沒有嫁人,她視若生命的,便就是她哥哥一家。

  還有這個侄女兒了。

  周媛之於周嬤嬤,就好像柳元卿之於楚潤娘。

  因此上,不管楚王喜不喜歡,他都要拉著周媛。

  不過,令楚王滿意的是,周媛真的很聰明。

  也明白以她的出身、地位,不可能當上楚王妃。

  周媛給自己的定位,便就是楚王的紅顏知己。

  她不美,但她會比楚王的妻妾們更有知識,見識更寬。

  而非只是與楚王風花雪月,談琴說畫,如籠中鳥的女人。

  正是這個原因,楚王做什麼事,只要周媛從楚王嘴裡知道,或是猜到了,都要給楚王出些主意。

  而往往周媛說出的話,卻是有著獨到的見解。

  就像上次搬到秦王的事上,周媛便就出了不少的主意。

  還有楚王與她的書信來往,便簽上各種不同的香,代表不同的意思,更是周媛想出來的。

  而做為回報,楚王與周媛,一早便就好上了。

  並許諾周媛,他日若得如願,中宮之位,定是周媛的。

  太子繼位,不以太子妃為後,前朝也是有的。

  有了這個諾言,不光周媛,就是周嬤嬤對周淑妃,都更加的忠心。

  只不過,自認聰明的人,往往自大。

  她卻不知道,這世上專門有這樣的人,破解別人的暗語。

  而黎昊手下,正好有擁有這種本事的人。

  所以,楚王和著周媛兩個人的書信真實內容,早就被人破解了。

  黎昊讓人模仿著楚王的字,熏著淡淡的茶花香味的便簽,給周媛寫了一封信,大意便就是約周媛在這店裡相會,以遮人耳目。

  周媛一想也對,反正她已經是楚王的人了。

  楚暖的事出來,楚王便就會說約的是她。

  雖然於她的名聲不好,但她終歸是妾,名聲於她來說,比不過能幫上楚王的忙重要。

  ☆、204 藉口

  只要將來楚王對她好,好名聲壞名聲都無所謂。

  就像柳菲莫,滿京城再沒她丟臉的,可進了奉親王府,成了黎陽的妾,也就沒人追究了。

  楚王將來定是要拿上大寶的人,到時候她成了皇后,現在她所做的事,更是從龍之功。

  誰又會再揪住名聲?

  只會誇讚她慧眼識英雄。

  韓王此時正在蕭柱國府上,與蕭照兩個商議怎麼辦。

  客棧里的人手已經安排好,但主要是要怎麼抓,才能順其自然。

  因為,若是弄不好,露出馬腳來,傷得不光是皇帝,還有楚家。

  然而,韓王此時卻也動起了歪心思。

  他想來個漁翁得利。

  蕭照聽了韓王的話後,也覺得此事可行。

  若是讓楚王先進去,然後韓王以抓賊的名義衝進屋裡,將衣衫不整的楚暖,於眾目睽睽之下,抱了出來……

  舅甥二人,對視了一眼,深覺得此計不錯。

  只是,此事怎麼行呢?

  上次楚王抓秦王的時候,便就利用抓賊。

  既然楚王做了初一,那麼韓王和蕭照最終決定,他們依樣畫瓢,做個十五。

  蕭照在刑部多年,雖然沒有調兵的權力。

  但是,他管的是天下刑案。

  讓京郊縣令出人,協理查案,卻是不用驚動任何人。

  再說刑部衙門上,也有不少的兵卒,以供辦案拿人用的。

  蕭照想到了上一次,楚王卻是讓秦王的側妃報的案,這招簡直太狠了。

  可是楚王府沒有側妃。

  韓王有些撓頭。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張臣派了人來,請蕭照去廷尉衙門,說有要事商議。




章節目錄